-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長江口大型底棲動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50215
- 條形碼:9787109250215 ; 978-7-109-2502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江口大型底棲動物 本書特色
全書共分15章。 、二章闡述長江口的自然地 理和底棲生境特點,重點包括長江口自然地理概況、 氣候、水文條件及區域水體理化特征等。第三章綜述 底棲動物相關經典概念和 已有關于此類群的研究 現狀。第四至七章分別介紹長江口區域內底棲動物物 種組成、潮間帶和潮下帶環境中底棲群落結構時空變 化特征以及群落結構和環境因子相關性等。第八至十 一章介紹針對區域內典型脅迫對于底棲群落影響開展 的研究,主要包括圍墾活動和互花米草入侵對于灘涂 底棲群落以及水利工程和低氧對于潮下帶群落的影響 。第十二至十五章聚焦大型底棲動物的生態功能,重 點闡述該類群對于海洋漁業的支持、海洋次級生產、 生態修復、環境指示和生物擾動等方面的功能。
本書較為系統地收集和整理長江口區域底棲動物 類群已有相關研究成果,可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基礎 資料。同時,該書所獲的概括性結論可供從事底棲動 物、長江河口生態學等專業科研人員、高等院校師生 閱讀參考。
長江口大型底棲動物 內容簡介
本書**章開宗明義,闡述擬研究水域長江口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底棲生態特點,分門別類針對性地闡述了長江口水域*為典型的5種生境的特點(潮溝、鹽沼濕地、光灘、牡蠣礁、潮下帶);同時分析了研究水域內對于大型底棲群落具潛在重要作用環境因子(鹽度、溶解氧、有機碳、氮、磷和重金屬)的長周期變動特征。第二章介紹了大型底棲動物的相關背景知識和研究意義,詳細綜述了國內已有關于大型底棲動物的專著,以方便讀者對國內大型底棲動物總體研究狀況有所了解。第三章記載了長江河口不同底棲環境中(基于**章的劃分)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特征的長周期變化。
長江口大型底棲動物 目錄
前言
章 長江口自然地理概況
節 長江口自然地理特點
一、長江口地理位置及范圍
二、長江口的主要空間格局
三、長江口地形特征
四、長江口的主要島嶼
五、長江口的區劃
第二節 長江口較具生態特點的水域
一、長江口潮下帶區域生境
二、長江口潮問帶區域生境
第三節 長江口的自然保護區
一、長江口自然保護區建設概況
二、各自然保護區簡介
第二章 長江口氣候、水文條件及理化環境特征
節 長江口氣候、水文條件
一、氣候條件
二、水文條件
第二節 長江口理化環境特征
一、水體理化環境特征
二、沉積物理化環境特征
第三章 底棲動物定義、主要類群和 研究現狀
節 底棲動物定義及主要類群
一、定義
二、主要類群
第二節 底棲動物研究意義
一、海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需求
二、生態系統動力學研究的需求
三、海洋開發活動環境效應研究的需求
四、生物海洋學研究的需求
第三節 我國底棲動物研究概況
一、中國海底棲動物主要研究內容
二、長江口底棲動物主要研究內容
第四章 長江口大型底棲動物物種組成
節 長江口大型底棲動物生態類型劃分
第二節 長江口大型底棲動物物種組成
一、主要類群簡介
二、已記錄的物種數量
第五章 長江口潮下帶大型底棲動物時空分布
節 長江口潮下帶大型底棲動物數量的空間差異
一、棲息密度空間差異
第六章 長江口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時空分布
第七章 長江口大型底棲動物時空分布與環境因子關系
第八章 長江口海洋開發活動對底棲群落的影響
第九章 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對長江口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的影響
第十章 低氧對長江口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的影響
第十一章 長江口底棲動物的資源生物功能.
第十二章 長江口底棲動物的次級生產功能
第十三章 長江口底棲動物的生態修復功能
第十四章 長江口底棲動物的環境指示功能
第十五章 長江口底棲動物的生物擾動功能
附錄 長江口水域大型底棲動物物種名錄
長江口大型底棲動物 作者簡介
周進,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長期致力于長久口水生生物資源環境的研究,在大型底棲生物資源方面研究積累頗多。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