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文化與人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51986
- 條形碼:9787100151986 ; 978-7-100-1519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與人生 本書特色
辨章學術,呈現中華學術之演進脈絡考鏡源流,厘清中國模式之思想資源**流中國知識人的時代回應和精神建構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共相輝映。 新故相推 日生不滯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自晚請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 2017年2月1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
文化與人生 內容簡介
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始創,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宗旨,于建館翌年便出版了《馬氏文通》,這部學術經典既是中國學術現代化的標志之一,也開啟了商務印書館百年學術出版的序幕。 其后,商務印書館一直與中華現代學術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鮮明原創精神并富于學術建樹的經典著作,諸多開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館首次問世。這些學術經典的出版,使本館得以**現代學術發展,激動社會思想潮流,參與民族新文化的構筑,也分享中國學界的歷史榮光。 1949年以后,本館雖以迻譯世界學術名著、編纂中外辭書為側重,但原創學術著作的出版從未止步。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叢書立足于精選、精編、精校,冀望無論多少年,皆能傲立于書架,更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共相輝映,昭示中華學術與世界學術于思想性和獨創性上皆可等量齊觀,為中國乃至東方學術在世界范圍內贏得應有的地位。 2017年2月I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為紀念本館與中華現代學術風雨同行的這段歷程,我們整體推出“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200種),既有益于文化積累,也便于研讀查考,同時向長期支持叢書出版的諸位學界通人致以感激和敬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兩個甲子后的今天,商務印書館義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傳承前輩的出版精神,迎接時代的新使命,且行且思,我們責無旁貸。
文化與人生 目錄
儒家思想的新開展
抗戰建國與學術建國
經濟與道德
物質建設與培養工商業人才
物質建設與思想道德現代化
法治的類型
五倫觀念的新檢討
論假私濟公
論英雄崇拜
論人的使命
信仰與生活
理想與現實
樂觀與悲觀
自然與人生
觀念與行動
基督教與政治
論研究宗教是反對外來宗教傳播的正當方法
基督教和中國的民族主義運動
納粹毀滅與德國文化
諸葛亮與道家
讀書方法與思想方法
從看外國電影談到文化異同
戰爭與道德
宋儒的新評價
楊墨的新評價
功利主義的新評價
宣傳與教育
漫談教學生活
陸象山與王安石
人心與風俗
樹木與樹人
學術與政治
政治與修養
王船山的歷史哲學
論哲學紛無定論
文化、武化與工商化
王安石的哲學思想
認識西洋文化的新努力
西洋近代人生哲學的趨勢
反動之分析
革命先烈紀念日感言
向青年學習
賀麟先生學術年表
理想主義信念中的儒家復興和抗戰建國
——賀麟先生的《文化與人生》簡評
文化與人生 節選
《文化與人生(120年紀念版)》: 在思想和文化的范圍里,現代決不可與古代脫節。任何一個現代的新思想,如果與過去的文化完全沒有關系,便有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絕不能源遠流長、根深蒂固。文化或歷史雖然不免經外族的入侵和內部的分崩瓦解,但也總必有或應有其連續性。 儒家思想,就其為中國過去的傳統思想而言,乃是自堯舜禹湯文武成康周公孔子以來*古*1日的思想;就其在現代及今后的新發展而言,就其在變遷中、發展中、改造中以適應新的精神需要與文化環境的有機體而言,也可以說是*新的新思想。在儒家思想的新開展里,我們可以得到現代與古代的交融,*新與*舊的統一。 根據對于中國現代的文化動向和思想趨勢的觀察,我敢斷言,廣義的新儒家思想的發展或儒家思想的新開展,就是中國現代思潮的主潮。我確切看到,無論政治、社會、學術、文化各方面的努力,大家都在那里爭取建設新儒家思想,爭取發揮新儒家思想。在生活方面,為人處世的態度,立身行己的準則,大家也莫不在那里爭取完成一個新儒者的人格。大多數的人,具有儒家思想而不自知,不能自覺地發揮出來。有許多人,表面上好像在反對儒家思想,而骨子正代表了儒家思想,實際上反促進了儒家思想。自覺地、正式地發揮新儒家思想,蔚成新儒學運動,只是時間早遲、學力充分不充分的問題。 中國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民族復興的時代。民族復興不僅是爭抗戰的勝利,不僅是爭中華民族在國際政治中的自由、獨立和平等,民族復興本質上應該是民族文化的復興。民族文化的復興,其主要的潮流、根本的成分就是儒家思想的復興,儒家文化的復興。假如儒家思想沒有新的前途、新的開展,則中華民族以及民族文化也就不會有新的前途、新的開展。換言之,儒家思想的命運,是與民族的前途命運、盛衰消長同一而不可分的。 中國近百年來的危機,根本上是一個文化的危機。文化上有失調整,就不能應付新的文化局勢。中國近代政治軍事上的國恥,也許可以說是起于鴉片戰爭,中國學術文化上的國恥,卻早在鴉片戰爭之前。儒家思想之正式被中國青年們猛烈地反對,雖說是起于新文化運動,但儒家思想的消沉、僵化、無生氣,失掉孔孟的真精神和應付新文化需要的無能,卻早腐蝕在五四運動以前。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生活上失掉了自主權,喪失了新生命,才是中華民族的*大危機。 五四時代的新文化運動,可以說是促進儒家思想新發展的一個大轉機。表面上,新文化運動是一個打倒孔家店、推翻儒家思想的一個大運動。但實際上,其促進儒家思想新發展的功績與重要性,乃遠遠超過前一時期曾國藩、張之洞等人對儒家思想的提倡。曾國藩等人對儒學的倡導與實行,只是舊儒家思想的回光返照,是其*后的表現與掙扎,對于新儒家思想的開展,卻殊少直接的貢獻,反而是五四運動所要批判打倒的對象。 ……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