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文化史(上下冊)(120年紀念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52532
- 條形碼:9787100152532 ; 978-7-100-15253-2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化史(上下冊)(120年紀念版) 本書特色
辨章學術,呈現中華學術之演進脈絡考鏡源流,厘清中國模式之思想資源**流中國知識人的時代回應和精神建構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共相輝映。 新故相推 日生不滯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自晚請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 2017年2月1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
中國文化史(上下冊)(120年紀念版) 內容簡介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收錄晚清以迄20世紀80年代末,為中華學人所著,成就斐然、澤被學林之學術著作。入選著作以名著為主,酌量選錄名篇合集。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入選著作內容、編次一仍其舊,唯各書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跡等。卷末附作者學術年表和題解文章,誠邀專家學者撰寫而成,意在介紹作者學術成就,著作成書背景、學術價值及版本流變等情況。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入選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訂、校閱本為底本,參校他本,正其訛誤。前人引書,時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則不以原書文字改動引文;如確需校改,則出腳注說明版本依據,以“編者注”或“校者注”形式說明。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作者自有其文字風格,各時代均有其語言習慣,故不按現行用法、寫法及表現手法改動原文;原書專名(人名、地名、術語)及譯名與今不統一者,亦不作改動。如確系作者筆誤、排印舛誤、數據計算與外文拼寫錯誤等,則予徑改。 原書為直(橫)排繁體者,除個別特殊情況,均改作橫排簡體。其中原書無標點或僅有簡單斷句者,一律改為新式標點,專名號從略。 除特殊情況外,原書篇后注移作腳注,雙行夾注改為單行夾注。文獻著錄則從其原貌,稍加統一。 原書因年代久遠而字跡模糊或紙頁殘缺者,據所缺字數用“□”表示;字數難以確定者,則用“(下缺)”表示。
中國文化史(上下冊)(120年紀念版) 目錄
自敘
卷首 敘意
**章 中國文化史之意義
一 國名詮釋
二 文化詮解
三 史之解釋
第二章 中國文化史資料論
四 中國史料之紛繁
五 主料與副料
六 推理與校讎
第三章 治中國文化史者的態度
七 因果的見解
八 進步的見解
九 影響的見解
第四章 何為治中國文化史
一〇 中國文化在世界之地位
一一 中國文化在亞東之地位
卷一上古卷
**章 古代史上之難題
一 所謂古代
二 古代已來之中國民族
三 古代史中之時與地
四 事物創制之尋討
第二章 洪水時期與中國文化
五 洪水之傳說
六 君權與人權
七 生活與生活型式
八 結繩圖畫與文字
九 古代無一統及堯舜禪讓
一〇 女性中心與男系社會
第三章 周前文化
一 農業文明之表見
一二 夏商間的文明
一三 古田制與古兵制
一四 封建制度
第四章 封建制度之崩潰
一五 封建制未隳前之各方面
一六 政治上之兼并
一七 因時世而起之文物進步
一八 因時世而起之國疆開展
第五章 救世主義
……
卷二 中古卷
下冊:
卷三 近古卷
**章 近古文化概說
一 本系文化之延長
二 近古文化之特征
第二章 近古文化史中之陰霾
三 婦女地位之降落
四 臣子地位之低落
五 平民地位之低落
六 民族地位之降低
第三章 抗衡黑暗之文治
七 印刷術
八 杯酒釋兵權
第四章 寧靜與掙扎
九 書院制度
一〇 官學與選舉
一 道學
一二 神宗熙寧前之時世
一三 熙寧更法
一四 自元祐至崇寧
第五章 新外族之陶冶
一五 西夏與遼之開發
一六 宋金文物關系
第六章 舊民族文明述
一七 宋代詩文
一八 經學語錄及小說
一九 宋詞概說
二〇 北宋入學藝
二一 宋藝術
第七章 南宋文明史
二 南方開明與湖山沉醉
二三 文學方向之轉變
二四 理學方向之轉變
二五 南宋文明之病征
第八章 異族入主與新文明
二六 元人之承襲與掀動
二七 元人海運
二八 北部文物之維護
二九 元入學藝
第九章 明朝成立以后
三〇 專斷政治之更進一層
三一 民生困苦之更進一層
三二 理學之波折與萎沉
三三 奴婢與婦女之沉淪
……
卷四 近世卷
后序
陳登原先生學術年表
陳登原與《中國文化史》
中國文化史(上下冊)(120年紀念版) 作者簡介
陳登原(1900-1975),原名登元,字伯瀛。1922年考入南**南大學歷史系,畢業后,先后任教于東南大學、寧波女校。1930年任南京金陵大學講師及該校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1935年升任教授,編著出版大量史學著作。1950年在西北大學任教,先后擔任歷史系教授、圖書館館長、校務委員會委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