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財政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50958
- 條形碼:9787100150958 ; 978-7-100-1509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財政學 本書特色
辨章學術,呈現中華學術之演進脈絡考鏡源流,厘清中國模式之思想資源**流中國知識人的時代回應和精神建構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共相輝映。 新故相推 日生不滯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自晚請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 2017年2月1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
財政學 內容簡介
《財政學(120年紀念版)》編輯,始于民國十九年。初稿完成之后,已用作講義三年矣。吾國財政情形,年來頻有更改,因之《財政學(120年紀念版)》內容,在此三年之中,亦屢有所修正。 《財政學(120年紀念版)》編輯之始,得同事華君文煜之協助,至深感激。在用作講義中,同學諸君讀是書者,亦多極有價值之建議及糾正,甚可感也。此次付印之前,承馬寅初、陳鐸士、皮皓白、趙乃搏、陳岱孫、魏頌唐諸先生展讀一通,多所指正。又承楊學通、方才英、王文鈞、吳石城、梁衛漢諸君詳細對校,均深感動,特此志謝。
財政學 目錄
序
緒論
**章 財政學之定義及范圍
**節 財政學之定義
第二節 財政之基本原則
第三節 政府理財與私人理財之比較
第四節 財政學與其他社會科學之關系
第五節 財政學之范圍
第二章 財政學之發達
**節 歐美財政學之發達略述
第二節 歐美現代財政學界之著作
第三節 中國古昔之財政論說略述
第四節 民國以來之財政資料及著述
**編 支出
**章 概論
**節 公共支出之意義
第二節 國家職務之范圍
第三節 公共支出與工商業及政治情形之關系
第二章 公共支出之分類
**節 分類之功用
第二節 分類之方法
第三章 公共支出膨脹及分配之趨勢
**節 公共支出增加之趨勢
第二節 公共支出分配之趨勢
第三節 公共支出增加之原因
第四節 公共支出節制之方法
第四章 公共支出之經濟性質及影響
**節 專門名詞之詮釋
第二節 公共支出之經濟性質
第三節 公共支出對于生產及分配之影響
第五章 中央支出與地方支出之劃分
**節 中央支出與地方支出劃分之原則
第二節 歐西各國中央與地方之財政關系
第三節 吾國中央及地方收支之劃分
第二編 收入
**章 公共收入之分類
**節 公共收入之意義
第二節 公共收入之分類
第三節 本書所采用之分類
第二章 公產收入
……
第三編 租稅
第四編 公債
第五編 財務行政與立法
何廉先生學術年表
財政思想與民國實踐的創新性結合
——何廉、李銳《財政學》導讀
財政學 節選
《財政學(120年紀念版)》: 財政整理會成立于民國十二年八月,以審核中央各機關無確實擔保之內外債務之本利實數;根據此項審定之債額,研究整理及清算方法,并討論債務整理后中央宜有之財政方針。其所編成之報告,統計三百三十種,共分債務、預算、稅收及其他財政各問題四類。債務方面,曾向債權債務雙方分別列表調查,匯集核算,財部內債,以債權債務雙方所定結算辦法,擬為標準,結數刊布。外債數目,與各國債權代表詳為核對,列表刊布。交部內外債之清理亦如是。為詳盡計,又將財交兩部各債經過始末,詳為說明,編印《財政部經管有確實擔保外債說明書》、《財政部經管無確實擔保各項外債說明書》、《財政部經管無確實擔保各項內債說明書》、《交通部經管各項債款說明書》等書,皆為研究我國內外債*詳審之資料。預算方面,則就財部調取各省送到表冊,會集各專門委員,從事編制。**次印行者在民十三年九月,為《試擬預算》。第二次印行者在民十四年十月,為《暫編預算》。第三次印行者在十六年五月,為《整理國家財政概算》。此外又有中央每月軍政費概算,核擬中央每月支出概算,及其他各項調查比較表約十數種,皆以備預算之參考。稅收一項,注重事實之調查,如關鹽煙酒印花各稅,及應解中央專款各項稅收等,皆以調查所得,分別表列刊行。其如何整理之法,則列作條陳,單行編輯,如《鹽稅收支概況及增收之意見》、《調查印花稅及關稅自主之先決問題》、《關稅之二五附加及裁厘加稅之各項研究》、《煙酒專賣意見書》、《整理全國稅制計劃書》等書。新稅問題,亦曾分別研究,具有成編,如《營業稅之研究》、《所得稅之研究》、《發行鈔票稅之研究》、《家屋稅之研究》、《內地稅之研究》等,為類頗多。此外關于財政其他各問題,如審計制度,則有《整理吾國審計制度根本計劃書》、《吾國審計制度之商榷》、《各國審計制度之現狀及中國審計制度之批評》等;如交通整理,則有《交通財政積極的計劃案及審查報告》、《將來郵政方面關于整理收入之計劃》等,此財政整理會所刊行之財政資料也。 前北京財政部財政調查處,亦成立于民國十二年。方其設立之始,其旨在調查各省區財政實況,成一有系統之專書,以為整理財政之根據。故制成調查歲入歲出各表共九十余種,自前清宣統三年始至民國十三年止,先發各區財政機關填報,更由調查大員率領派定各省區調查委員分別馳往各地調查,共得總分表冊四千余份,并具說明。其中如浙江、江西、江蘇等省*為詳備,即廣西、四川、貴州等省,亦各有表冊及說明,為向來所未有,惜刊資過巨,致未能全部付梓也。現已印行者,僅**編《各省區歷年財政匯覽》,該書刪繁就簡,以每省區為一卷,每卷冠以財政總說明,次以國家財政概況經濟說略,重要各表,分別附后。十數年各省區財政之經過,顯豁呈露,亦云善矣。 國民政府成立以來,聘美儒甘末爾教授來華組織甘末爾設計委員會,集專家十余人,進行我國財政上之設計。該委員會分:(一)幣制銀行;(二)預算會計及國庫監督;(三)國債;(四)鐵道;(五)租稅;(六)關稅政策各股。均有報告及建議,此亦研究吾國財政之重要資料也。 ……
財政學 作者簡介
何廉,有名經濟學家。1919年赴美留學 耶魯大學博士。1926年回國任南開大學商科財政系和統計學教授。1931年任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積極推進經濟學教學“中國化” 主張“教學與研究相輔而行” 受到靠前外研究機構的高度重視。同時 領導了對山東、河北向東北移民問題的研究。何廉被譽為“在靠前很早引入市場指數之調查者”和“我國很早重視農業的經濟學家”。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