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58244
- 條形碼:9787511558244 ; 978-7-5115-582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在當前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基于現行城市規劃專業體系,圍繞山地城市這一特定研究對象,系統地探討了關于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的認知、理念與方法;并以重慶主城區為案例分析對象,將規劃實踐與理論研究相結合,體現出城市規劃科學理性、客觀務實的精神,也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實際意義。
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借助系統性思維中的主客觀視角,以生態和諧為出發點,對重慶的山地城市規劃進行了詳細闡述。本書將生態和諧理念與城市空間格局系統統一起來,構建了針對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的四維一體規劃途徑,闡述了山地城市空間格局具有空間本體和空間載體的二重性,揭示了影響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的各種主客觀要素在城市層級和片區層級兩個空間尺度下具有不同的空間層級性表現,形成了一套山地城市空間格局的規劃內容與方法體系,具有一定的獨創性和實用性。
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研究 目錄
目錄
**章 緒 論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鎮化時期山地城市空間發展面臨的問題
1.1.2 生態文明建設視角下的山地城市空間發展
1.1.3 重慶構建科學合理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的訴求
1.2 概念解析
1.2.1 和諧與生態和諧
1.2.2 城市空間與城市空間格局
1.2.3 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
1.3 相關研究進展
1.3.1 “生態和諧”城市空間規劃的相關研究
1.3.2 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的相關研究
1.3.3 相關研究綜述
1.4 研究目的與意義
1.5 研究內容與框架
1.5.1 主要研究內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理論構建
2.1 認識基礎: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與生態和諧理念的基本特征
2.1.1 山地城市空間格局的二重性
2.1.2 山地城市空間格局的層級性
2.1.3 山地城市空間格局的系統性
2.1.4 生態和諧理念的系統性
2.2 理論聯系:生態和諧與山地城市空間格局的系統性相統一
2.2.1 統一的基礎——生態和諧與山地城市空間格局的系統性關聯
2.2.2 統一的結果——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
2.3 理解內涵: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釋義與內涵
2.3.1 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釋義
2.3.2 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客觀適應內涵
2.3.3 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主觀協調內涵
2.4 理論構建: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四位一體理念
2.4.1 適應自然環境的客觀適應維度
2.4.2 適應人工環境的客觀適應維度
2.4.3 基于文化性引導的主觀協調維度
2.4.4 基于社會性引導的主觀協調維度
2.4.5 四位一體理念的規劃理論框架
2.5 理論認知: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系統優化理念
2.5.1 系統優化理念
2.5.2 規劃的有限目標
2.6 確定原則: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原則
2.6.1 以人為本原則
2.6.2 整體協調原則
2.6.3 環境共生原則
2.6.4 動態發展原則
2.7 小結
第三章 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影響要素
3.1 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的客觀影響要素
3.1.1 自然環境要素
3.1.2 人工環境要素
3.2 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的主觀影響要素
3.2.1 文化性要素
3.2.2 社會性要素
3.3 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影響要素的空間層級性表現
3.4 小結
第四章 適應自然環境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
4.1 適應自然環境的城市層級規劃
4.1.1 被動適應——城市自然山水格局的維系
4.1.2 主動適應——城市非建設用地系統規劃
4.1.3 案例研究——重慶主城區自然山水保護與利用規劃
4.2 適應自然環境的片區層級規劃
4.2.1 適應城市環境氣候,優化空間形態組織
4.2.2 適應山地地形條件,引導物質空間布局
4.2.3 適應自然山水環境,保證山城空間特色
4.2.4 案例研究——重慶渝中區適應自然山水的相關規劃策略
4.3 小結
第五章 適應人工環境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
5.1 適應人工環境的城市層級規劃
5.1.1 適應城市空間結構,選擇適宜發展模式
5.1.2 城市功能布局優化與城市空間格局協同
5.1.3 交通系統規劃優化與城市空間格局互動
5.1.4 案例研究——重慶主城區空間功能布局與空間結構的協同
5.2 適應人工環境的片區層級規劃
5.2.1 適應城市空間形態的優化引導
5.2.2 適應用地功能布局的優化調整
5.2.3 適應歷史文化遺存的優化引導
5.2.4 案例研究——重慶渝中區適應人工環境的相關規劃優化
5.3 小結
第六章 基于文化性引導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
6.1 城市層級基于文化性引導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
6.1.1 規劃基礎——城市空間文化體系
6.1.2 規劃策略——城市層級基于文化性引導的主要規劃內容
6.1.3 規劃案例——重慶主城區空間文化規劃引導
6.2 片區層級基于文化性引導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
6.2.1 規劃基礎——文化導向的空間規劃營造
6.2.2 規劃策略——片區層級基于文化性引導的主要規劃內容
6.2.3 案例研究——重慶渝中區空間文化規劃引導
6.3 小結
第七章 基于社會性引導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
7.1 基于社會公平的協調引導——空間公平規劃引導
7.1.1 城市層級的山地城市空間公平規劃引導
7.1.2 片區層級的山地城市空間公平規劃引導
7.2 基于社會交往的協調引導——公共開放空間規劃
7.2.1 城市層級的山地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系統規劃
7.2.2 片區層級的山地城市公共開放空間規劃引導
7.3 基于安全適災的協調引導——城市空間適災規劃
7.3.1 城市層級的山地城市空間適災規劃引導
7.3.2 片區層級的山地城市空間適災規劃引導
7.4 小結
第八章 結 語
8.1 研究結論與創新點
8.2 本書的不足及后續研究設想
附 錄
參考文獻
后 記
展開全部
生態和諧的山地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研究 作者簡介
王力國
男,注冊城鄉規劃師,高級工程師。2016年畢業于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現任職于重慶市規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