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尚書全解(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03485
- 條形碼:9787010203485 ; 978-7-01-02034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尚書全解(上下) 本書特色
林之奇(1112—1176),福建侯官人。從學呂本中,呂祖謙嘗師事之。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歷官秘書省正字、國史日歷所檢討官、提舉福建市舶。 林之奇《尚書全解》是宋代《尚書》學史上具有重要價值的著述,匯集了其前重要的《尚書》研究成果。林氏解《書》無征不信,訓詁義理上折衷諸家以證己說,每立一說必旁征博引,辯正是非,無故意詆誣之論,態度客觀。解經以傳圣賢之心和文脈為宗旨。是書對王安石《尚書新義》穿鑿傅會、雜刑名法術之學多有批評,保留了《尚書新義》二百余條遺文,是了解王氏《書》學的重要憑借。林之奇認為《書序》出于史官,反對以“《春秋》筆法”解《書》,《書》分六體以批評孔穎達十體之說,系統區別了今古文《尚書》之難易,又大量援理學思想解《書》,闡發了基于氣稟說的人性論思想,解《書》滲透《大學》之修養路徑,《中庸》之關懷,建構其理學思想和儒家道統譜系,是反映理學與新學交鋒的重要著作林之奇對今古文《尚書》的疑辨、對《書序》作者的重新認識、以理學觀念解《書》對其后《尚書》學的影響都是深遠的。尤其是他對王安石《尚書新義》的批判,完成了對王氏新學的全面批判,標志著思想領域王氏新學向程朱理學的轉關。
尚書全解(上下) 內容簡介
林之奇(1112—1176),福建侯官人。從學呂本中,呂祖謙嘗師事之。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歷官秘書省正字、國史日歷所檢討官、提舉福建市舶。 林之奇《尚書全解》是宋代《尚書》學目前具有重要價值的著述,匯集了其前重要的《尚書》研究成果。林氏解《書》無征不信,訓詁義理上折衷諸家以證己說,每立一說必旁征博引,辯正是非,無故意詆誣之論,態度客觀。解經以傳圣賢之心和文脈為宗旨。是書對王安石《尚書新義》穿鑿傅會、雜刑名法術之學多有批評,保留了《尚書新義》二百余條遺文,是了解王氏《書》學的重要憑借。林之奇認為《書序》出于史官,反對以“《春秋》筆法”解《書》,《書》分六體以批評孔穎達十體之說,系統區別了今古文《尚書》之難易,又大量援理學思想解《書》,闡發了基于氣稟說的人性論思想,解《書》滲透《大學》之修養路徑,《中庸》之關懷,建構其理學思想和儒家道統譜系,是反映理學與新學交鋒的重要著作林之奇對今古文《尚書》的疑辨、對《書序》作者的重新認識、以理學觀念解《書》對其后《尚書》學的影響都是深遠的。尤其是他對王安石《尚書新義》的批判,完成了對王氏新學的全面批判,標志著思想領域王氏新學向程朱理學的轉關。
尚書全解(上下) 目錄
尚書全解(上下) 作者簡介
陳良中,四川鄰水人;重慶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學士、安徽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碩士、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所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現為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尚書》研究十余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宋代尚書學研究”(08CZS006)、“元明尚書學研究”(16XZS001)及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規劃項目《林之奇整理》等課題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尚書》學文獻集成與研究”(12&ZD155)子課題負責人;在《浙江社會科學》《孔子研究》《陜西師大范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二十余篇;著有《朱子尚書學研究》。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