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萊州灣漁業資源與棲息環境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47932
- 條形碼:9787109247932 ; 978-7-109-2479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萊州灣漁業資源與棲息環境 本書特色
《萊州灣漁業資源與棲息環境》根據近年來萊州灣漁業資源及其棲息環境的調查資料,比較系統地闡述了萊州灣水域的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狀況。全書共七章,分別介紹了萊州灣概況、理化環境、生物環境、魚卵及仔稚魚、漁業資源結構、主要漁業種類和漁業資源增殖等內容。
《萊州灣漁業資源與棲息環境》可供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海洋生態學、生物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等專業領域的高校師生、科研人員以及有關管理人員參考。
萊州灣漁業資源與棲息環境 內容簡介
本書在對萊州灣漁業資源與棲息環境調查的基礎上, 根據理化環境、生物環境、漁業資源種類組成、數量分布、群落結構等情況, 結合歷史資料, 分析了目前萊州灣主要漁業種類的數量變動及生物學特征, 評價了萊州灣餌料生物狀況以及漁業資源增殖的餌料基礎。
萊州灣漁業資源與棲息環境 目錄
前言
**章 萊州灣概況
**節 地理區位與自然環境
一、海灣岸線
二、底質地貌
三、人海徑流
第二節 海洋資源與開發利用現狀
一、生物資源
二、濕地資源
三、港口航運資源
第二章 理化環境
**節 海水溫度和鹽度
一、溫度
二、鹽度
第二節 海水營養鹽
一、活性磷酸鹽
二、亞硝酸鹽
三、硝酸鹽
四、氨氮
五、無機氮
第三節 化學耗氧量
第三章 生物環境
**節 浮游植物
一、種類組成
二、數量分布
三、優勢種類
四、物種多樣性
五、長期變化
第二節 浮游動物
一、小型水母
二、餌料浮游動物
三、餌料浮游動物代表種
第三節 底棲動物
一、種類組成和季節變化
二、大型底棲動物的分布特征
三、時空變動
四、評價
第四章 魚卵及仔稚魚
**節 種類組成
第二節 數量分布
第三節 優勢種類
一、多鱗
二、短吻紅舌鰨
三、斑鰷
四、沙氏下鱵魚
五、白氏銀漢魚
六、鲬
七、小帶魚
八、矛尾復鰕虎魚
第五章 漁業資源結構
**節 種類組成
一、種類名錄
二、生態類型
第二節 漁業資源密度及分布
一、季節變化
二、長期變化
第三節 優勢種類
一、季節變化
二、長期變化
第四節 甲殼類群落結構的季節變化
一、種類組成及優勢度
二、生物多樣性指數
三、數量分布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四、評價
第五節 頭足類群落結構的季節變化
一、種類組成及優勢度
二、數量分布的季節變化
三、數量分布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四、評價
第六章 主要漁業種類
**節 魚類
一、鯤
二、赤鼻棱鯤
三、青鱗小沙丁魚
四、黃鯽
五、斑鰷
六、銀鯧
七、藍點馬鮫
八、小黃魚
九、花鱸
十、鲬
十一、鲆鰈類
十二、舌鰨類
十三、東方鲀類
十四、鰕虎魚類
第二節 甲殼類
一、中國對蝦
二、三疣梭子蟹
三、日本蟳
四、口蝦蛄
第三節 頭足類
一、槍烏賊類
二、蛸類
三、曼氏無針烏賊
第七章 漁業資源增殖
**節 漁業資源增殖基礎
一、生境質量評價
二、餌料基礎與敵害生物
第二節 漁業資源動態
一、漁業資源總密度
二、各類群資源密度
第三節 主要增殖種類
一、中國對蝦
二、三疣梭子蟹
三、海蜇
四、褐牙鲆
五、半滑舌鰨
第四節 增殖效果評估技術
一、概況
二、評估方法
三、新技術應用
參考文獻
萊州灣漁業資源與棲息環境 作者簡介
王俊,男,1964年9月出生。研究員。現任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洋可捕資源評估和生態系統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