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你無法改變世界時改變自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258521
- 條形碼:9787547258521 ; 978-7-5472-585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你無法改變世界時改變自己 內容簡介
快樂的人總能夠在各種境遇中培養自己的好心境,能夠用心享受當下簡單的生活。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我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關鍵是你懷著怎樣的心態,如果你能用樂觀的心態看待生活中的不幸與煩惱,你就會收獲一片陽光;如果你用一種悲觀的心態去看待問題,那你的世界到處都充滿陰霾。因此,是快樂,還是煩惱,都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內心。所以,當你無法改變世界時,唯有改變自己。
你無法改變世界時改變自己 目錄
第1章 內心強大,從建立心理優勢開始
1.建立在任何人面前都不被摧毀的心理優勢
2.不要過分著眼于不能控制的東西上
3.少一點私心雜念會活得更好
4.克服憂慮,培養一種超然的心理狀態
5.接受自己,調校永遠不能達到的完美標準
第2章 了解游戲規則,就不會委屈和無助
1.自助者,人助之
2.學會結交更多有正能量的朋友
3.提升人格魅力,讓自己更有吸引力
4.反省自身,隨時覺知自己的狀態
5.一個強項足以讓人對你刮目相看
第3章 認清自己,你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滿意
1.墻頭草不好當,有原則讓別人更信任
2.他人只是看客,不要把命運寄托于人
3.自我肯定,從自己內心汲取力量
4.接受自己,做自己當下該做的事情
5.找準位置,別讓他人影響你的判斷
第二篇 定義不了人生起點,但可以掌控人生軌跡
第1章 沒有不可改變的人生
1.自己是*可靠的靠山
2.建立心中積極的心理暗示
第2章 弄清楚一個問題:你到底想要什么
1.隨時清零,保持“空杯”心態
2.執著心便是煩惱心
3.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第3章 不要自卑,潛意識會決定你有一個怎樣的人生
1.克服自卑心態,相信自己能行
2.懦弱自卑的標簽效應
3.孤僻性格,阻礙社交
4.為自己加油打氣
5.拒絕自卑,為夢想照進現實掃清障礙
……
第三篇 他人不變,你可以變
第四篇 改變不了處境,可以改變心境
第五篇 預知不了明天,何不好好把握現在
第六篇 無法改變事情,可以改變心情
你無法改變世界時改變自己 節選
《你無法改變世界時改變自己》:一個木匠背井離鄉在外打工,由于他的手藝好,人也勤快,深得主人的器重。幾年后,木匠替主人辦好了差事,準備回家和妻兒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主人同意了他的請求,但是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木匠再為自己蓋*后一棟房子,蓋好了,就放他回家。木匠歸心似箭,心里只想著要快點回家和親人團聚,根本沒有把心思放在蓋房子上,于是只是暗暗計算著回家的日子。結果他在挑選材料的時候因為沒有用心,用的多是并不合適的材料,粗制濫造。在他急切的心情之下,房子很快就建好了。主人來這里驗房,看過之后,主人把一把鑰匙交到了木匠手中說,這座房子就算我給你的賞賜,你把你的老婆孩子接過來住吧!木匠心里咯噔一下,驚得目瞪口呆,接著就號啕大哭,他哭不是因為被主人的慷慨大方感動,而是悔不當初,要是早知道這是給自己造的房子,他肯定不會建得這樣草率……這個木匠之所以沒有把自己的認真嚴謹堅持到*后一刻,就是因為他已經產生了私心。因為私心,他偷工減料,又因為私心,他后悔莫及。在老子看來,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并非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存在。一個人沒有私心,反而能成就大私。一個人要想獲得真正的長久,*重要的就是要去除一己之私心。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要一個人去除私心,也就是心里沒有自己,即進入“無我”的狀態。連毛澤東都說,一個人做點兒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要一個人一輩子都為別人服務,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可能嗎?雖然做到的人不多,但這是可能的。在天地間,原始的本相本身就是無私無我的。天地間的植物沒有私心,所以無論它是生在溫室峽谷,還是墻角裂縫,無論有沒有人欣賞,它都生枝長葉,開花結果,并不因為任何原因而停止自己的生長。太陽發光放熱,為萬物提供生命的熱量,也沒有私心。動物們繁殖后代,綿延生息,同樣沒有私心,只是自然而然。天地萬物,只有人有私心,這個私心,就來自于人的欲望,而一旦有了欲望,也就有了痛苦。馬祖道一的得意弟子大珠慧海問馬祖:“什么才叫真正的修行?”馬祖答日:“饑來吃飯,困來睡覺。”大珠慧海一愣,不解地問:“人不都是這樣嗎?”馬祖答日:“普通人吃飯睡覺不是修行,因為他們吃飯的時候在想著一千個心事,睡覺的夢里在糾纏著一萬個結。”那人們在吃飯睡覺中,糾結痛苦的是什么事呢?估計十有八九不是想著怎么給別人做好事,而是想著怎么樣從別人那兒得到些什么東西,但求而不得,所以痛苦得食不知味,寢不安席,又怎么淡定得起來呢?饑來吃飯,困來睡覺,本是*本分的事情,為什么現在那么多人失眠抑郁,需要的就是一顆平常心而已。《世說新語》里講過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一個叫王濟的人,非常了解馬性。他養了一匹馬,特別喜歡,為了以示區別,特地給它披著繡有精美圖案的馬韉,用來遮擋沙塵和泥土。有一次他騎馬出門,被一條河擋住了去路。王濟策馬過河,馬卻始終原地不動,眾人不解,這馬平日里有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能力,怎么如今連個小河溝都不敢過呢?王濟笑了笑說:“這馬一定是珍惜它的馬韉,所以不肯過河。”于是,叫人解下它漂亮的馬韉,扔到一邊。果然,馬嘶吼一聲,縱身一躍,就毫無顧忌地渡過河去了。世上本無事,有了人,才有了事。所以東西多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增添一件東西,也就會同時增添連帶的問題。世上有太多的聲色誘惑,連馬都怕濺濕了自己的馬韉,而人又怎么不會為名利所累呢?所謂人心中的私心雜念,就是人們對生活中的欲望,對生活的不滿足感。修行的人放下自己心中的私心雜念,也就是去除人們對這些欲望的執著的過程。有句成語叫“欲壑難填”,人的欲望是永遠也無法得到滿足的。通過不斷地要更多是無法填補空虛的,一位哲人說過:“我們從來不會因為想要的東西得到了而覺得滿足。”所以不斷用填充的方法是并不起效的,因為這已經偏離了“道”,而偏離了道的一切行為,必然會導致一個惡性循環的結果。太多的私心雜念,不僅會讓人失去理智的心,還會對你正在做的、原本簡單的事情造成阻礙。記得小時候考試之前,老師都會說,你們要全神貫注,不要有私心雜念。想太多,一定會讓你發揮不好。就像聽過的一個笑話,一個人在路上撿了一個雞蛋,他非常高興,拿著這個雞蛋邊走邊算計,要把這只雞蛋孵成小雞,小雞長大了,就會再生雞蛋,雞生蛋,蛋生雞,越攢越多,然后把雞和蛋都賣掉,再用賣掉的錢買房置地,等家業越來越大,然后再捐錢做官,買幾個丫頭,娶上幾房姨太太,從此就過上好日子了。他想得興高采烈,一不小心,這唯~的一個雞蛋摔在地上打碎了。于是這個愚蠢的人竟然痛哭一場,覺得什么都沒了。但是他失去的到底是什么呢?他失去的不過就是一個雞蛋,而讓他痛苦的卻是那些癡心妄想和私心雜念。而這些私心雜念,貪婪欲求,造成了我們現代人的恐懼、焦慮、緊張、警惕。很多人都患得患失。為什么我們在做事時會緊張,會害怕,為什么我們在得到一件東西后,會害怕失去,甚至在沒有得到的時候就開始想著怎樣避免失去呢?就因為我們的出發點是自己,怕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報,所以不去付出,怕自己失敗后被別人嘲笑,所以不敢去冒險。怕這個怕那個,結果活了一輩子,*終什么都沒做成,一切都只是在腦海里怕來怕去。……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