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洪山文史(第25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6096249
- 條形碼:9787216096249 ; 978-7-216-09624-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洪山文史(第25輯) 內容簡介
《洪山文史(第25輯)》為政協文史資料性質出版物,以“根據統一戰線組織的特點進行關于中國近代以來文史資料的征集、研究和出版工作”為主要工作方針,同時,也辟出部分篇幅介紹本地名勝古跡、歷史傳說和風土人情。為講述好、宣傳好洪山文化、武漢文化乃至荊楚文化,為洪山區和武漢市打造“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和“活力之城”的美好愿景提供文化支持。
洪山文史(第25輯) 目錄
終其身寄情于卷帙
——憶思張舜徽先生與書之緣
絕頂上的靈芝
——回憶遲先生
許道琦平生值得欣慰的一項事業
李西屏在武昌首義中血與火的洗禮
他一生先天下之憂而憂
卓越的國際政論家、軍事評論家——楊潮
歸國不久的張培剛與初創時期的華中工學院
——憶建校初期的張培剛先生
蕭老師指引我走上學問之路
王文農與齊白石的師生情
黃曼君先生的惜才與浪漫
往事漫憶
“住讀”湖北省圖書館8年
——18歲及之前小記
南下路漫漫(之二)
我與姚老交往二三事
風雪漢丹線
“碰巧
——大學畢業三十周年隨感
老廠的記憶
1978:陽光燦爛的日子
回歸家鄉
歷史滄桑
洪山區科技一條街背后的故事
我的湖北聯中情懷
讀《黌府弦歌烽火中》有感
1954年的嚴西湖大水
憶青鋒中學
美麗家園
楚劇:從鄉野小調到都市正劇
張之洞與馬鞍山煤礦
曇華林,你從哪里來
附:重游曇花林小記/劉溱
我的一冶一中
湖北新語(之一)
編后記
洪山文史(第25輯) 節選
《洪山文史(第25輯)》: 自從1911年9月24日南湖炮兵事變后,瑞澄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他下令加強戒備,禁止學生出校,收繳士兵子彈。在這種情況下,革命黨人作了八月十五中秋節起事的決定,不幸起義日期被泄露了,于是起義日期又被推遲到10月9日,但決定首先發難的炮兵沒接到命令又耽誤了。接著,漢口的機關、武昌小朝街總機關連續被破壞,孫武在制作炸彈時,不幸出事受傷,彭、劉、楊三烈士及幾十名革命黨人相繼被捕,為起義準備的武器彈藥被搜繳,更要命的是革命黨人的組織人員名單也被搜走。于是瑞澄、張彪召開緊急防務會議,下了特別戒嚴令,按名單抓人,真是風雨滿樓,黑云壓城,形勢非常緊張,起義如箭在弦,不得不發。 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日)晨,彭、劉、楊三烈士慷慨就義于武昌督署前,人心痛憤,點燃了革命的引信。當天,天亦與人同悲,整日凄風苦雨,全城陷在一片反常的死寂之中。傍晚,天驟晴,明月當空,突然靜夜中響起急促的槍聲,守備在楚望臺軍械庫的工程營終于打響了武昌首義的**槍。如地火之迸發,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發難了,它宣告了數千年君主制度的滅亡,揭開了中華民族民主共和的歷史新篇章。 10月10日,父親李西屏聽到三烈士就義消息后,按捺不住激憤的心情,認為與其引頸待屠,不如孤注一擲同清王朝拼了。他正準備拼命時,一個王姓同學告訴他“今晚起事,做好準備”。父親心中有了底,急切關注著動態,所以離測繪學堂不遠的工程營槍一打響,他就立即站出來,對正在上晚自習聞槍驚散的同學大聲疾呼:“大家不要驚慌,今晚是革命黨人舉事,推翻清王朝。我就是革命黨人,愿意參加的立即到操場集合,準備戰斗。” 這時,從工程營聯絡回來的方興同學帶回了兩把指揮刀,一把交給父親,要父親先殺掉滿族學員。父親說:“滿族學生僅一二人,殺掉他們不但無益,反而會引起混亂,現在主要是要攻下督署,督署若下,根本已拔,區區無鐵之人何足掛齒?”方興同意了父親意見,于是迅速集合好隊伍,父親手持指揮刀與方興一起率領一百多名徒手的學生奔赴楚望臺軍械庫。 當時,大家按照起義命令要求,把白色窗簾或被單撕成條,扎在左臂膀上。經過黃土坡(今武昌首義路)時,路上有人叫道:“這是孫文派來的革命軍。”這是因為測繪學堂學生新換發了軍裝,清一色藏青色的新軍裝與舊軍裝不一樣.而且臂膀上一律扎著白條,遠看像白色袖章,加上全是年輕后生,個個生龍活虎,故路人有此一呼。 ……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