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中國黍稷種質資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40079
- 條形碼:9787511640079 ; 978-7-5116-400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黍稷種質資源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黍稷種質資源研究項目歷經30余年,到2017年12月底止,收集保存到長期種質資源庫的黍稷種質9885份,保有量居世界位。本書的內容是在不同時期收集、保存黍稷種質資源的基礎上,相應開展的各項研究以及種質創新和利用的系統總結。從黍稷的起源演化開始,到黍稷種質資源的收集、繁種入庫保存,植物學特征和生物學特性鑒定,高品質、抗病、耐鹽堿、抗倒伏、抗旱、豐產優異種質的篩選、創新和利用,以及標準化、規范化平臺建設的共享利用等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和論證。本書共分15章,圖文并茂。是一部系統研究我國黍稷種質資源的重要歷史文獻。可供黍稷科研、生產、教學以及黍稷食品加工企業參考應用。也可供我國其它作物的科研人員在開展種質資源的研究中參考應用。
中國黍稷種質資源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黍稷種質資源研究項目歷經30余年,到2017年12月底止,收集保存到國家長期種質資源庫的黍稷種質9885份,保有量居世界位。本書的內容是在不同時期收集、保存黍稷種質資源的基礎上,相應開展的各項研究以及種質創新和利用的系統總結。從黍稷的起源演化開始,到黍稷種質資源的收集、繁種入庫保存,植物學特征和生物學特性鑒定,高品質、抗病、耐鹽堿、抗倒伏、抗旱、豐產優異種質的篩選、創新和利用,以及標準化、規范化平臺建設的共享利用等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和論證。本書共分15章,圖文并茂。是一部系統研究我國黍稷種質資源的重要歷史文獻。可供黍稷科研、生產、教學以及黍稷食品加工企業參考應用。也可供我國其它作物的科研人員在開展種質資源的研究中參考應用。
中國黍稷種質資源研究 目錄
前言
章 黍稷的起源和演化
節 世界農業種植業的歷史及作物起源的環境
一、世界農業種植業的歷史
二、作物起源的環境
第二節 黍稷的起源
一、 外學者關于黍稷起源的幾種論述
二、中國是黍稷的起源地
三、山西是黍稷的起源中心
四、山西是黍稷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中心
第三節 黍稷的演化
一、黍稷的演化過程
二、細胞學和遺傳學研究結果的驗證
三、黍稷是人類 早馴化的作物
四、我國甲骨文、《詩經》和其他農書有關黍稷的記載
五、黍稷的名實考證及規范
六、黍稷的規范稱謂
第二章 黍稷的分布和生產概況
節 黍稷在世界上的分布和主產國的面積、產量
一、黍稷在世界的分布
二、黍稷主產國的栽培面積和產量
第二節 黍稷在中國的地理分布及生產概況
一、黍稷在中國的地理分布
二、中國黍稷生產概況
第三節 外黍稷種質遺傳改良的進展和成就
一、國外黍稷種質遺傳改良的進展和成就
二、中國黍稷種質遺傳改良的進展和成就
第三章 中國黍稷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編目與貯存
節 收集、整理和編目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 農藝性狀鑒定的項目和標準
一、植物學特征的鑒定項目與標準
二、生物學特性的鑒定項目和標準
第三節 《中國黍稷(糜)品種資源目錄》的編寫
一、《中國黍稷(糜)品種資源目錄》編寫人員名單及前言
二、《中國黍稷(糜)品種資源目錄(續編一)》編寫人員名單及前言
三、《中國黍稷(糜)品種資源目錄(續編二)》編寫人員名單及前言
四、《中國黍稷(糜)品種資源目錄(續編三)》編寫人員名單及前言
五、《中國黍稷品種資源目錄(續編四)》編寫人員名單及前言
第四節 中國黍稷種質資源的貯存
一、黍稷種質資源的貯存方法
二、不同類型黍稷種質資源繁種入庫貯存的技術和程序
三、黍稷種質資源繁殖 新技術規程
第四章 《中國黍稷(糜)品種志》的整理和編寫
節 序、前言、編寫人員省(區)和名單
一、序
二、前言
三、編寫人員省(區)和名單
第二節 人編品種的品質分析(粗蛋白、粗脂肪)
一、分析結果
中國黍稷種質資源研究 作者簡介
王綸:研究員,1996年畢業于山西農業大學,農學碩士,中國作物學會粟類作物專業委員會委員。是農作物種質資源平臺——黍稷種質資源平臺(已掛牌)、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黍稷種質資源鑒定、編目、繁種與利用專項負責人。現在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從事黍稷作物研究工作。任職期間,先后主持3項重量課題,3項院級課題;獲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山西省農村技術承包二等獎2項;主持育成并推廣“晉黍7號”、“品糜1號”、“品黍1號”、“品黍2號”等11個新品種;出版《黍稷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小雜糧營養品質及加工利用》等7部著作;在《植物遺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