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哈代中短篇小說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041084
- 條形碼:9787020041084 ; 978-7-02-004108-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哈代中短篇小說選 本書特色
人民文學出版社曾在2004年隆重推出一套八卷本的“哈代文集”,包括《枉費心機》《遠離塵器》《還鄉》《卡斯特橋市長》《德伯家的苔絲》《無名的裘德》《中短篇小說選》《詩選》八種,內容涵蓋偉大的英國小說家托馬斯·哈代的全部代表作,并選用張谷若等翻譯大家的譯文,問世后深受讀者歡迎,如今已脫銷多年,早無庫存。這次再版,對譯文進行了精益求精的修訂,而且設計精美,定價合理,是一套值得品味和收藏的文學經典。 吳爾夫:“英國小說中*偉大的悲劇大師”。 韋伯:“英國小說中的莎士比亞”。 哈代的中短篇小說,可謂之“長篇濃縮”,以陳述故事為主,輒曲折奇幻,妙趣橫生;于人物、風光、評說、慨嘆方面,雖筆墨大有減省,而其十之八九,以本集所選十七種為例,則仍不乏哈代長篇小說中上述素質。已稔哈代長篇讀者,讀此中短篇,可做參照對比,反復追味;尚未涉其長篇者,亦可從中略窺哈代小說創作之一斑。(譯者語)托馬斯·哈代的中短篇小說,或嘲諷世事人生,或探索心理活動,或記述浪漫傳奇,有些,已躋入世界中短篇小說佳作之林。哈代的中短篇小說風格多變,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他在小說創作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被譽為英國19世紀后期的代表作家,其中中短篇小說的藝術價值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哈代中短篇小說選 內容簡介
哈代不但長篇小說聞名于世, 其短篇小說也極有特色,深刻反映了人性外在和內在的多重性和復雜性,以及人與社會的種種沖突,涉及人與社會及自然環境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括男女兩性之間、父子、母子兩代之間的關系。哈代的短篇小說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和可讀性,文字簡潔、凝練,風格自然、輕松。本書精選他*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說精品十七篇,全面反映作者的藝術風格和文學價值。
哈代中短篇小說選哈代中短篇小說選 前言
前言
哈代于小說創作中后期,亦為其小說創作成熟期,孜孜于長篇巨作之余,小試中短篇,多供報章賀歲消閑,后陸續結集,共成四冊,寫來既嫌匆匆,成章亦屬急就;惟其身為小說大家,誠如白氏樂天形容潯陽江上琵琶女所云:“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哈代此類作品,雖向為人視做“次要”,且非篇篇珍稀,字字珠璣,卻大多章法有致,抑揚雜錯,余韻不絕,與其著名長篇《德伯家的苔絲》、《無名的裘德》、《還鄉》、《卡斯特橋市長》、《遠離塵囂》、《林居人》等異曲而同工。
哈代長篇小說,工于人物剖析,精于故事結構,富于地方色彩,擅寫聚散歡悲,喜作興亡慨嘆。其中短篇小說,或謂之“長篇濃縮”,以陳述故事為主,輒曲折奇幻,妙趣橫生;于人物、風光、評說、慨嘆方面,雖筆墨大有減省,而其十之八九,以本集所選十七種為例,則仍不乏哈代長篇小說中上述素質。已稔哈代長篇讀者,讀此中短篇,可做參照對比,反復追味;尚未涉其長篇者,亦可從中略窺哈代小說創作之一斑。
哈代擅講故事,其中短篇小說發表首集,名《威塞克斯故事集》(1888年,本選集中《神魂顛倒的傳道士》、《一八四年傳說》、《三怪客》、《萎縮的胳臂》、《德國兵團郁郁寡歡的輕騎兵》屬之),顧名思義,系中古為威塞克斯王國領土即英格蘭西南部地區民間故事匯集;其余三部,曰《貴婦群像》(1891年,即本選集中《漢普頓郡公爵夫人》、《忠貞的勞拉》、《格瑞布府上的巴巴拉》、《懸石壇侯爵夫人》屬之),曰《人生的小嘲諷》(1894,本選集中《瑞樂舞琴師》、《耽于幻想的女人》、《兒子的否決權》屬之),曰《浪子回頭》(1913年,本選集中《婚宴空設》、《路標邊的墳墓》、《古堡夜會》、《羊倌所見》、《浪子回頭》屬之),其中作品,亦多以作家自幼耳熟能詳的故鄉民間傳奇為梗概。《三怪客》(1883)一篇,本以其懸念恍惚隱約,地方色彩斑斕而膾炙人口,更在其反映其時英國司法之嚴酷以及庶民與之周旋抗衡所顯現機智、堅韌、生命力、幽默感之余,又寓深層隱喻:牧人孑然兀立之村舍,喻人生驛站,人行生活之途,可于此處邂逅同席,酬對唱和,推杯換盞,卻不僅未必真有溝通,且恰為冤家路窄,從而嶄露作家頗具“現代”意識之哲人眼光;且篇中對逃犯舉手投足、眼神歌聲之輕描淡寫,浸入潛意識、潛對話諸多成分,雖稍縱即逝,終令人過目難忘,大有印象主義風味。如此寓哲思與理念于有趣故事之深層,似更可視為此短篇堪稱英國短篇小說經典,令人百讀而不厭之根蒂。《神魂顛倒的傳道士》(1879)與《一八四年傳說》(1882)二篇,故事發生既非久遠,又兼與哈代祖上營生、經歷密切相關,可謂素材直接源自家族傳說。前者,述海疆邊地良民窮極無路,世代法外營生,境遇之艱險、凄切。女主人公年輕孀婦紐伯瑞太太之嬌好、多情、機敏、果敢、干練,則為哈代女性形象冊頁又添一幀佳作。按作家哈代原意,紐伯瑞太太與年輕俊雅傳道士之戀情,本以悲離告終,而一八七九年小說初版,則織成“有情人終成眷屬”,哈代一九一二年編此作入威塞克斯版《小說與詩歌集》時,特為此篇附加后記,云此結局“純為……符合當時禮數”,從中亦可見作家創作途中徘徊于求真與從眾間用心之苦!《一八四年傳說》一篇,題材涉及歐洲拿破侖戰爭,海戰交通要樞地帶英格蘭居民言稱曾親見波拿巴秘密登陸英倫,雖屬無稽之談,但則以輕松描述畢現村野草民對戰爭國運之關切和參與意識,以及豐富想像力。
哈代長篇小說,主寫婚戀、人生、命運,此集各篇主題,大致不出此范圍。《忠貞的勞拉》(1881)、《格瑞布府上的巴巴拉》(1890)、《漢普頓郡公爵夫人》(1878)、《懸石壇侯爵夫人》(1890)四篇同涉貴族少女私戀、婚變、命運,而故事發展、結局則悲歡迥異。勞拉故事可一言以蔽之曰始亂終合。哈代以“忠貞”為之定性,蓋勞拉之忠,忠于真情,故能鄙棄邪惡,翻然悔悟,其始初雖有朝秦暮楚之瑕,終不掩其情之忠貞,猶如苔絲之雖二度失貞,因其忠于真情,仍不失其純潔,故哈代亦以“純潔女人”為其同名長篇作副題。巴巴拉故事則更可見為貴為富者暴虐貪婪之占有欲,寫男性貴族之虐妻行為,更具特色。篇中多心理描述探索,富哥特小說式浪漫恐怖情節氣氛,或認為《貴婦群像》中之上乘。《漢普頓郡公爵夫人》及《懸石壇侯爵夫人》兩篇,在與前兩篇同寫女性雖貴及公侯,仍難逃厄運之余,意在謳歌人間真情——而此真情,則于下層民眾中較上層顯貴中更易求得。此四篇中愛德蒙·威婁斯、埃文·希爾等位卑而人格高尚之男主人公,則與哈代長篇小說中著名男性人物文特伯恩(見《林居人》)、歐克(見《遠離塵囂》)、文恩(見《還鄉》)等堪為伯仲。
《婚宴空設》(1888)雖亦以愛情、婚配為主題,卻側重于婚姻齟齬、蹉跎所決定之人生命運,作品中流露出作家半似無可奈何、半似嘲諷玩世態度。此篇后雖收入《浪子回頭》一集,實際仍為一“人生之嘲諷”,其中多處情節,諸如婚期耽延于婚儀現場;情人久別重逢于途中;失足女人之悔過乞恕,均可于哈代多部長篇中尋得對應,而其于本篇中,又均能順應情節發展,與前后具體場景榫接,不落斧鑿痕。其中男女主人公一對凡俗情侶,初始若即若離,中經苦難磨礪,終于*普通情欲、物質利害、以致時空局限,升華出富有詩意及哲理之情誼,已遠遠勝于普通愛情作品,亦可視作哈代為世俗失敗婚姻指示之出路及作家對愛情婚姻之*高理想。《德國兵團郁郁寡歡的輕騎兵》(1889)一篇,雖寫“涉外”、“軍民”戀情,其中透露作家對人類為殺伐征戰而扼殺真性情之深惡痛絕,亦在《路標邊的墳墓》(1897)、《一八四年傳說》中,有或直白或委婉之表達;而《路標邊的墳墓》一篇于此含義之余,又涉父子親情、代溝,機緣舛誤莫測等人生悲劇,亦屬文學創作之永恒主題。《兒子的否決權》(1891)揭示兒子受社會等級偏見驅使,橫加干涉寡母再婚,于當今中國讀者,當可生強烈共鳴。
哈代于小說創作近三十年漫長途程,雖始終把握寫實主線,亦常另辟蹊徑,做浪漫、象征、心理描寫分析等諸多探索。《萎縮的胳臂》(1888)、《瑞樂舞琴師》(1893)、《耽于幻想的女人》(1893)、《羊倌所見》(1881),雖題材仍不出婚戀情仇,其藝術手法則帶有實驗創新意味,從而將想象、隱喻及心理探索成分注入傳奇舊套,賦離奇荒誕古事舊聞以新意,既膾炙人口,又與二十世紀現代小說遙相呼應,且于音樂、詩歌都有相當精彩描繪、論說;《羊倌所見》曾為哈代列入“精于結構小說”之類,蓋作家在其小說創作中,曾作戲劇手法嘗試,頗類《枉費心機》(又譯《非常手段》)、《貝妲白婚事》等長篇,也是別出心裁。《古堡夜會》(1885),雖為借一地方博古學家行止所做“人生小嘲諷”,篇中十之八九文字,盡寫作家夜訪美登古堡見聞感受,聲情并茂,實為寫景散文*。
《浪子回頭》(1900)中,孟布瑞上尉棄武而從神職,其舍己救人善舉,源自哈代同鄉摯友之父莫爾牧師大疫年事跡,此篇為哈代發表小說倒數之二。作者畢生借藝術創作探究人生,從其*后小說作品似可讀出:*有價值之人生,仍在利人。此篇藝術特色,似顯平平,而哈代*后中短篇集偏偏以之命名,則足可見其中用意矣!
張玲
二二年四月一日
據一九九七年舊文增刪
哈代中短篇小說選 目錄
總序001
前言00
漢普頓郡公爵夫人00
神魂顛倒的傳道士0
忠貞的勞拉0
羊倌所見
一八四年傳說
三怪客
古堡夜會
萎縮的胳臂
婚宴空設
德國兵團郁郁寡歡的輕騎兵
格瑞布府上的巴巴拉
懸石壇侯爵夫人
兒子的否決權
瑞樂舞琴師
耽于幻想的女人
路標邊的
哈代中短篇小說選 相關資料
吳爾夫:“英國小說中*偉大的悲劇大師”。
韋伯:“英國小說中的莎士比亞”。
哈代的中短篇小說,可謂之“長篇濃縮”,以陳述故事為主,輒曲折奇幻,妙趣橫生;于人物、風光、評說、慨嘆方面,雖筆墨大有減省,而其十之八九,以本集所選十七種為例,則仍不乏哈代長篇小說中上述素質。已稔哈代長篇讀者,讀此中短篇,可做參照對比,反復追味;尚未涉其長篇者,亦可從中略窺哈代小說創作之一斑。(譯者語)
哈代中短篇小說選 作者簡介
托馬斯·哈代(1840-1928),英國*杰出的鄉土小說家、詩人,著有多部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及詩集,作品多以故鄉英格蘭多切斯特為背景,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他是橫跨兩個世紀的作家,繼承和發揚了的文學傳統,開拓了英國20世紀的文學。其*著名的作品有《》《》《》《》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