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敦煌游藝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40052
- 條形碼:9787520340052 ; 978-7-5203-4005-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敦煌游藝文化研究 本書特色
叢振著的《敦煌游藝文化研究》把敦煌文獻和莫高窟壁畫中涉及游藝的內容悉數輯出,采用文獻與圖像相印證的方法,并結合其他史料和今人研究成果,對敦煌游藝按性質的不同分成武功技藝類游藝、歲時節(jié)日類游藝、博弈類游藝和兒童游戲類游藝等四個主要類型進行討論。通過對敦煌游藝項目的討論,可以得知它們具強烈的娛樂屬性,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并能體現出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因素。
敦煌游藝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敦煌游藝文化中蘊含著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因素,《敦煌游藝文化研究》將敦煌文獻和莫高窟壁畫中遺存的游藝資料悉數輯出,并分為武功技藝類游藝、歲時節(jié)日類游藝、博弈類游藝和兒童游戲類游藝等四個主要類型,采用文獻與圖像相印證的方法進行系統(tǒng)性討論,一方面豐富了中國傳統(tǒng)游藝研究內容,另一方面開啟了敦煌民俗研究的新視角。
敦煌游藝文化研究 目錄
**節(jié) 游藝釋名及研究范疇界定
第二節(jié) 研究意義與方法
第三節(jié) 研究史回顧
**章 敦煌游藝的文化背景
**節(jié) 游藝活動的起源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敦煌游藝的地域背景
第三節(jié) 敦煌游藝的價值
第二章 敦煌武功技藝類游藝
**節(jié) 狩獵
第二節(jié) 射箭
第三節(jié) 角抵與相撲
第四節(jié) 橦技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三章 敦煌歲時節(jié)日類游藝
**節(jié) 上元節(jié)觀燈
第二節(jié) 寒食、清明節(jié)中的游藝
第三節(jié) 端午、七夕節(jié)中的游藝
第四節(jié) 其他節(jié)日中的游藝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四章 敦煌博弈類游藝
**節(jié) 樗蒲
第二節(jié) 雙陸
第三節(jié) 圍棋
第四節(jié) 藏鉤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五章 敦煌兒童類游藝
**節(jié) 騎竹馬
第二節(jié) 趁狷子
第三節(jié) 聚沙成塔
第四節(jié) 打彈弓、木偶戲、翻筋斗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六章 敦煌游藝的特點
**節(jié) 敦煌游藝的娛樂屬性
第二節(jié) 敦煌游藝的儒家特征
第三節(jié) 敦煌游藝中的文化內涵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圖版來源
表2.1 莫高窟壁畫中的狩獵形象 圖版來源
后記
敦煌游藝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叢振(1984-),山東東阿人,蘭州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山東省社科規(guī)劃辦青年項目各1項。在《敦煌學輯刊》等刊物發(fā)表論文20余篇。獲得廳(校)級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1次、三等獎4次。先后被評為聊城大學第三屆大學生十大良師益友、聊城市社會科學學科新秀。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