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憑欄觀海 歲月留聲-胡辛30年論說縱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30428
- 條形碼:9787520330428 ; 978-7-5203-3042-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憑欄觀海 歲月留聲-胡辛30年論說縱覽 本書特色
胡辛先生是我十分尊重的前輩作家,也是一位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的**教授。胡辛著的《憑欄觀海歲月留聲--胡辛30年論說縱覽》收錄了五部分,包括《飛翔的天空:石破天驚逗秋雨》《傾訴于土地:化作春泥*護花》《銀幕探微:影像書寫的書寫》《熒屏對話:百般紅紫斗芳菲》《留住的時光:昨夜星辰昨夜風》。
憑欄觀海 歲月留聲-胡辛30年論說縱覽 內容簡介
《憑欄觀海 歲月留聲:胡辛30年論說縱覽》集結了胡辛教授30余年來自家創作的論說與文藝評論部分文章。主要從女性書寫、地域情懷、電影探微、電視對話和作者論等五個方面展開。對相關文藝作品、文化現象作了較為深入、細致的解讀與分析。與胡辛教授創作筆墨相比,《憑欄觀海 歲月留聲:胡辛30年論說縱覽》的論說似更見作者的獨立思考與批判精神。開闊的視野、獨到的見解、透徹的剖析、犀利的文筆,使《憑欄觀海 歲月留聲:胡辛30年論說縱覽》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憑欄觀海 歲月留聲-胡辛30年論說縱覽 目錄
中國女性文學縱覽
當代女小說家的審丑意識
我論女性
我與女性文學
花謝花會再開
——《薔薇雨》創作談
熱鬧深邃處的荒涼
——試析女作家筆下的婚俗描寫
張愛玲婚戀觀探析
——或許是為民間文化折腰?
當代女性文學熱點透視
細雨的呼喊
——胡辛的女性寫作
別樣視野的身體寫作
——蕭紅筆下女人的生死場
看與被看的風景
猶有花枝俏:在迷茫中堅守自我審視
子非魚,安知魚之苦樂?
——1949-2007中國男導演鏡頭的女性敘事管窺
女大學生青春期性教育管理與反思
我與作家出版社女編輯的姐妹情緣
生命如薔薇綻放過足矣(學術自傳)
傾訴于土地:化作春泥更護花
創作的反思
——傳統·地域·自我的尋覓
鄉土·民俗·小說家
市井·民俗·小說家
飲食民俗與當代小說
流變與永恒
——試論江西革命歷史題材文學創作與發展
江西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女性敘事初探
影視社會學視域中的江西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研究
贛文化視域下的影像敘事
——江西地域影視劇的創作研究
選秀文化主流化的成功
一《中國紅歌會》個案分析
小說家視野里的陶瓷文化
——兼談《陶瓷物語》等景德鎮地域文本的創作
一樹高花明遠村:論景德鎮陶瓷文化題材影視劇崛起
瓷行天下
……
銀幕探微:影像書寫的書寫
熒屏對話:百般紅紫斗芳菲
留住的時光:昨夜星辰昨夜風
憑欄觀海 歲月留聲-胡辛30年論說縱覽 節選
《憑欄觀海 歲月留聲:胡辛30年論說縱覽》: 我的古城很小很靜,是默默無聞的袖珍小城;我的古城卻又很大很輝煌,沒有古城八一起義的槍聲,何來今日的天下? 王勃與滕王閣千古并存,是江西老表無能還是有容乃大?滕王閣卻已是廢廢興興29次了,孟浩然、李紳、陸龜蒙、韋莊、王安石、楊萬里、辛棄疾、朱熹、湯顯祖、蔣士銓皆為古城題寫過詩句,更不用說現今偉人名家為該城潑灑的筆墨了。古城有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性格。 我卻注意到袖珍小城的隱文化現象。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①徐孺:徐樨,字孺子,東漢豫章南昌人,家貧、躬耕自給,不肯出仕,故稱高士。古城至今仍有孺子亭、孺子路、孺子墓和孺子公園。他究竟高風亮節到何地步?文字記載并不多,孺子公園大門有長聯贊頌,他的真正故里豐城隱溪村的徐氏宗祠中,亦有副老楹聯:“隱逸之士堪羨哉,惟我祖,甘貧窮,卻征聘,不事王侯,千載高風從古仰;輕財之人是述矣,獨先公,捐粟米,賑饑荒,表厥宅里,一生大義至今存。”②上聯說的是徐孺子,有鑒定無細節。少時常在孺子亭徐家大屋嬉戲,*初浮出的徐孺子的形象當是荷鋤種菜的老農。可為什么千百年來人們仍對他推崇不已呢?當然,對“歸去來兮”的隱人陶淵明更是頂禮膜拜了,這里,是不是有知識分子心態的傳承和認同?我將《薔》的故事安排在據說是徐孺子后裔的知識分子家族中,自有我的良苦用心。 百花洲上,南宋初年曾住過一個四川的隱士蘇云卿,種菜織草鞋聊以度日,洲上至今尚有蘇公圃,想是隱士當年的菜園;水觀音亭又名杏花村,明代宰相張位罷相后,便隱居此處,并建藏書樓;青云譜,原名青云圃,明朝寧王朱權的后裔朱耷,明亡后落發為僧,后做道士,就居青云圃,畫山水荒寒蕭疏,畫魚鴨鳥多“白眼向人”,遂成為與石濤齊名的清代大畫僧。小小古城,處處呈現著隱文化,可謂“大隱隱于市”吧。 說到歸隱,仿佛與政治密不可分,褒者以為是反抗情緒,貶者認為是逃避現實。與真歸隱摻和一處的有偽歸隱,于是,歸隱又被嘲笑為沽名釣譽、想人仕途的終南捷徑。我并不排斥這種種說法,但是,是否可從文化心態去思考歸隱呢?離沉浮宦海遠點,離熱點遠點,離徒費心力的人事糾葛遠點,超凡脫俗點,有意無意間藏書讀書創造出高遠意境的文藝作品,不也是給人間留下一點青翠么? 當今似無歸隱之行徑了,就是廟觀也與旅游盈利什么的攪成一團,但是千百年的知識者的心理積淀,就會一陣風吹去無影無蹤么?在紛紛擾擾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的人流中.是否還有甘于清貧、甘于淡泊的寂寞的精神田園? 我決不想抗拒洶涌的經濟大潮的誘惑撞擊,我也決不想全盤否定各種觀念的急遽嬗變,其間,理性與情欲的撕擄、人格與本能的抗衡、靈魂與肉體的崩裂,在人們,尤其在女人的心田迸發種種律動和騷動。是玉石俱焚的悲憾?是人的自我價值的張揚?是歸真返璞的恬靜?人們豈止甘于在海邊看看、海邊走走?可下了海的,并不全是主動的躁動的奮進的:人生的路,各種外力和內驅組合著扭絞著,命運并不操縱在你自己的手中! 《薔》中的古城是處在既不沿海卻又不太偏遠的兩者間的夾縫位置,那曾彌漫著書香的窄窄古巷,那古巷中書香門第的七姊妹,是冰清玉潔固守傳統中的自我?是困惑彷徨茫然無措?是心理傾斜畸態墜身欲海?是歷經動魄驚心終成佼佼弄潮女? 徐家老大恪守醫德、冰清玉潔,難道就該被譏為過了時的黯淡無光的“理想主義者”?徐家老三在愛情的歧途徘徊、在城鄉間尋尋覓覓自己的位置,終不能忘懷山村小學,難道就該被斥為“矯情而已”?徐家老父在女兒們讓他眼花繚亂的大動作中一次次狂怒,難道就該稱他為“老頑固”“落伍者”?他的悲涼心境是: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太大太快! 然而,變,終歸是好事,是前進著的;海,到底是浩瀚的,氣象萬千的。我們今天得到的,是我們從未擁有過的;然而,我們輕易拋卻的,會不會是我們乃至我們以后幾代人所苦苦尋覓的呢? 不在于你的血肉之軀是在海里折騰,還是在岸上踱步,而是你的靈魂棲息在精神田園不?要有一片安靜的心海。 ……
憑欄觀海 歲月留聲-胡辛30年論說縱覽 作者簡介
胡辛,原名胡清。江西南昌人,祖籍安徽黃山太平。中國作家。江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南昌大學影視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廣播電視藝術學、現當代文學碩士生導師。江西美術家協會會員。因“為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的特殊貢獻”,自1994 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