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40年(1978—2018)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680983
- 條形碼:9787504680983 ; 978-7-5046-8098-3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40年(1978—2018)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中國(不含港澳臺地區)一幅全面描繪改革開放 40 年學位制度的歷史畫卷,呈現了改革開放 40 年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恢復、建立與發展的歷程,展現了改革開放 40 年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取得的矚目成就,展望了未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的趨勢。全書共七章,重點圍繞中國學位制度的產生、恢復和發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培養模式的改革與發展,大學學科建設,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及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貢獻等方面做了詳細的梳理和總結。除此之外,本書還附有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40 年大事記。本書收集和整理了改革開放 40 年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大量數據與文獻資料,內容豐富、史料翔實,對國內外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和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人員都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實用意義。既可以用于廣大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員的培訓,也可以作為研究生教育學專業和高等教育學專業研究生的參考教材。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40年(1978—2018) 內容簡介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40年(1978—2018)》一書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戰軍教授帶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雜志社等單位的研究生教育領域的知名專家組成的團隊合力完成的一部著作,具有填補研究空白、承前啟后的意義。該書一經推出就受到了高等教育界、研究生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全書按照“歷史為主線,改革為重點,特色為凸顯,成就為亮點”的總思路,站在歷史的視角勾畫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中國特色方案,總結提煉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中國獨特模式——管理模式、培養模式與學位制度等,梳理總結研究生教育對國家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文化發展起到的關鍵支撐作用,客觀呈現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影響。全書史料翔實,內容豐富,視角新穎,對了解和熟悉改革開放40年中國研究生教育發展歷程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40年(1978—2018) 目錄
序言
第二章 中國學位制度實施與改革
第四節 學位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第五節 學位管理體制
第六節 學位授權審核的改革與發展
第四節 改革成就與展望
第二章 中國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建立與完善
**節 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
第二節 研究生教育管理法規與政策
第三節 研究生教育管理組織
第四節 研究生教育管理特色與趨勢
第三章 中國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節 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發軔和形成
第二節 中國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評估制度
第三節 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改革
第四節 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取得的成就
第四章 中國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與發展
**節 招考方式的演變
第二節 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與發展
第三節 思想政治教育和資助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第四節 培養模式的特色成就與展望
第五章 大學學科建設
**節 學科建設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重點建設
第三節 學科建設的模式與特色
第四節 學科建設成就
第六章 研究生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
**節 研究生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起步發展
第二節 研究生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規范發展
第三節 研究生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質量發展
第四節 研究生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特色與成就
第七章 研究生教育對國家社會經濟建設的重大貢獻
**節 研究生教育對人力資本積累的貢獻
第二節 研究生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
第三節 研究生教育對科技創新的貢獻
附錄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40年大事記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40年(1978—2018) 作者簡介
王戰軍,1956 年生,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原副主任;現任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公關課題首席專家。30 多年來,一直從事高等教育管理、教學、科研與評估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與評估、教育發展戰略、管理信息系統等;曾策劃、研制并組織開展多項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項目;組織參與多項全國高等教育評估項目;主持完成或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10 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00 多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出版著作多部,代表性的有《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型大學與高等教育強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理論與方法》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China 等。目前承擔的課題有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評價體系與推進戰略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大課題“市屬高校‘雙一流’建設問題及對策研究”等。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高校質量監測研究會會長、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生教育研究》編委會副主任委員等。曾多次代表我國專業評估機構訪問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并與其評估組織進行了交流與學習。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