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提升力-讓工作和生活更順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48415
- 條形碼:9787568048415 ; 978-7-5680-4841-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提升力-讓工作和生活更順利 本書特色
★ 透徹闡述DISC理論,Scalers、王玉博士、張寧等21位行業精英齊聚分享案例,讓讀者的工作和生活得到切實提升。 DISC作為研究人類行為風格的理論,在全世界受人追捧。本書通過集結21位行業精英,包括ScalersTalk成長會創始人Scalers、Genos 情感智能中國首席講師王玉、湖畔大學首期班委張寧等,毫無保留地分享他們的案例及經驗。本書內容干貨滿滿,涉及組織思維、理財風格、四元演講、功利閱讀、情緒管理、咖啡、香水,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與提升自己。 ★ 李海峰誠意作序,古典、秋葉、蕭秋水、戰隼、李忠秋、彭小六等知識型大咖聯袂推薦。 DISC雙證班社群聯合創始人李海峰親自寫序,陳韻棋傾情主編,眾多知識型IP如生涯規劃師及《超級個體》專欄作者古典、秋葉PPT創始人秋葉、知識管理專家蕭秋水等,均對本書表示盛贊并強力推薦。 ★ 雙色印刷,圖文結合,印制精良。隨書附贈書簽、千聊語音課程,物超所值。 全書采用雙色印刷,色彩飽滿。正文特選80克微涂純質紙,觸感細膩,質感絕jia。超值贈送精美書簽以及價值699元的千聊語音課程,性價bi極高。
提升力-讓工作和生活更順利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DISC行為風格理論,講述職場、學習、生活、自我發展這4方面的內容,集結21位行業精英分享的案例及經驗,包括ScalersTalk成長會創始人Scalers、湖畔大學第1期班委張寧等,他們所總結的關于組織思維、平臺運營、理財、四元演講、功利閱讀、情緒管理、轉型升級、咖啡、香水的知識均來自一線專業經驗,并經過多次優化升級,實用性和參考性極強,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與提升自己,掌握正確對待工作和生活的態度和技能,學會把人放對位置并協助團隊有效互動。 每個人的未來都充滿不確定性,在探索與追求自我實現的路上,每個人都應不忘初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并為之努力奮斗,運用新的思考和學習方式對知識進行升級。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期,掌握新技能,即使不在風口上,也能乘勢飛翔。
提升力-讓工作和生活更順利 目錄
第1章 職場力——360°管理你的職場
1.1 領導力——從湖畔大學看組織思維
1.2 平臺運營——新媒體助力品牌傳播
1.3 營銷洞察——撬動“支點”,觸發消費者共鳴
1.4 感知力營銷——洞察需求,創造價值
1.5 智慧管理——做“95后”喜歡的教練式管理者
1.6 員工激勵——原來我可以更懂你
1.7 理財風格——提升家庭幸福指數
第二章 學習力——在正確的道路上狂奔
2.1 四元演講——獨特開場,抓住聽眾注意力
2.2 快速閱讀——2小時讀完一本書
2.3 功利閱讀——向閱讀要收益
2.4 刻意學習——如何做一個有選擇的人
第三章 生活力——高質量生活的藝術?
3.1 情緒智慧——三脈神劍打開心靈之門
3.2 行為語言——讀懂DISC身體語言
3.3 器物有情——工業設計的愛與善
3.4 咖啡識人——私人訂制你的專屬咖啡
3.5 聞香識人——把香水穿成你的性感衣裳
第四章 行業分析與個人故事
4.1 發現優勢——蓋洛普Q12助力攀登成長高峰
4.2 助人之道——DISC視角下的志愿服務項目策劃
4.3 職業選擇——打造你的職場競爭力
4.4 自我經營——四招帶你預演未來
4.5 轉型升級——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提升力-讓工作和生活更順利 節選
1 領導力——從湖畔大學看組織思維 張寧 湖畔大學始創于2015年,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商學院,也被稱為具有吸引力的商學院。湖畔大學緣起于馬云、馮侖、史玉柱、郭廣昌等商業大佬在去不丹的路途中的一個動念。2015年。馬云創辦湖畔理有點假,都是演出來的。了解他以后,我發現舞臺上的馬云和生活中的馬云并沒有太多差別,他的激情不是裝出來的! 其次,公眾覺得他長得一般,我發現他其實很耐看。比如,他眼睛比較大——真正的大眼睛是指有特別高的戰略眼光,能夠比別人提前一步看到商機。無論是一開始的國際貿易,還是后面個人交易的淘寶、個人金融的支付寶、阿里云、辦公軟件釘釘、菜鳥物流,他一直在引領時代的發展。 他的戰略眼光怎么來的? 跟他進一步接觸后會發現,他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人,始終會睜大眼睛看身邊的事情。有時候他并沒有看見,但是他相信他能看見,所以他去行動。這就是他常說的,因為相信而看見。 馬云第二個顏值高的地方是他的“胸”比較大,這里所謂的 “胸大”指的是胸懷大。 馬云背后有一位很重要的女人彭蕾,她曾執掌螞蟻金服8年、一手帶起支付寶。她分享過一個馬云的小故事: 一般大家說到合伙創業,很少會聽到有18個創始合伙人——馬云就有18個創始合伙人,而且股份也非常平均!雷軍只有7個創始合伙人,而且雷軍自己的股權占大頭。馬云的創業團隊和股權分配,體現出他的胸懷。創業的成功不在于積累個人財富,而在于創造共同價值。這就是典型的I特質的表現。 馬云除了眼大和胸大以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膽大,敢去做他自己并不是有很大把握的事。 現在螞蟻金服發展很迅猛,剛開始也陷入下屬不認可的困境。阿里巴巴決定做支付寶的時候,第1任總經理叫陸兆禧,當年馬云特地飛到廣州去說服他做支付寶。但是,做金融是件風險很大的事。陸兆禧一開始是不同意的,馬云磨了他整整兩個小時,“像唐僧一樣”。陸兆禧被馬云煩得實在受不了了,就跟馬云說:“行行行,我答應你。不過我有個條件——如果說我做這個事被抓了,那到時候你得來看我。”然后馬云跟陸兆禧說: “我是董事長,你是總經理,如果要抓,肯定先抓我,再抓你。所以不是我來看你,是其他人來看我倆。”談笑間,支付寶邁出了第1步。 阿里巴巴在這么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做過非常多艱難的決策,打過很多硬仗,像收購雅虎。一個團隊如果不敢邁出第1步,就無法知道后面有什么風景。 馬云就是這樣,他認為對的事情,就敢于去做和承擔。他是一個相信世界是因為美好而存在的人。這也是我佩服馬云的很重要的一點。 馬云一定是高I的,除此之外,大家還看到他的哪些特征? 下一位出場的大人物,是我的另外一個偶像——柳傳志。如果說馬云是民營企業家的領頭羊,那柳傳志就是民營企業家中絕對的老大哥。 柳總來湖畔大學給我們上課,教務組知道柳總喜歡早到,所以通知大家務必在8點半之前到(我們9點上課)。結果,那天早上7點50,我們就收到教務組發的微信:“大家趕快來,柳老都已經到學校了!” 原來,柳老前一天到杭州,就問司機說:“如果要8點半到學校,那我們幾點出發?”司機說:“早上如果不堵的話,我8點鐘來接你就行。”柳老說:“杭州的交通不靠譜,你7點半來接我。”結果7點50就到了。 上午柳老的課特別精彩,大家聽得意猶未盡,中午的時候,教務組為了讓柳老能夠休息,安排1點半到3點進行小組討論,柳老可以離開休息一下。由于他上午講得特別精彩,我們討論他的案例,從1點半一直討論到3點半,才想起來把他請回來。 結果柳老一進教室,就板著臉,“說好了3點的,為什么3點半才有人來叫我?”這句話一說,全場一下子就鴉雀無聲,每個人都覺得后脊梁發涼。 “我想發飆!”這四個字真的是擲地有聲。柳老繼續說:“我也知道,如果現在發飆,不僅影響我的心情,也影響你們聽課的心情,所以今天我暫時不發飆。”大家才松了口氣,隨后他跟我們分享他的時間觀念。 坊間都說是馬云邀請他加盟阿里巴巴的,真實情況是,他是毛遂自薦的。當時,他對馬云和阿里巴巴很有興趣,想私下幫馬云把公司文件梳理一下。他請馬云把阿里巴巴的股東名冊傳真給他。 蔡崇信和我們分享說,他發現當過老師的人,通常會具備很好的領導力。 大家可以想想看,馬云當過老師,俞敏洪當過老師。老師這個職業有什么特質,可以培養出領導力?在我來看,主要是兩個方面:老師有高I的特質,擅長影響別人;老師還有高S特質,愿意成就別人。 老師還有一種能力——把復雜的東西經過消化,用簡單的方式教會別人。 學完DISC以后,再看看那些成功的企業家,多少還是會有很強的D特征,開拓創新,目標感強,使命必達。優秀的人通常會表現出D+的特征,比如馬云是D+I,馮侖是D+I,他們是布道者、影響者,把自己的思想分享給別人,從而影響別人。史玉柱和柳傳志可能是D+C,他們在意規則、制定明確的指令和規則。現實生活中似乎很少看到D+S。 那么S型的人,不適合做領導嗎?他們是天然地缺乏領導特征嗎?可能我們要不得不說另外一個人,就是馬化騰。 馬化騰在騰訊并沒有像馬云在阿里巴巴那樣唯我獨尊的感覺。你看馬云在任何場合,如果有合影,他一定站在第1排的中間,而馬化騰總是站在旁邊,這是很典型的S特質。 騰訊推崇以產品經理為主導的文化,馬化騰愿意支持別人,給別人賦能,S特質比較明顯。 返回去看馬云,他從表面來看是D+I的個性,但是阿里巴巴其實遵從bottom—up的管理風格,在阿里巴巴內部的一個平臺“阿里味兒”,所有人都可以去反映公司的問題。阿里巴巴的絕大部分創新項目都是由下而上的創新。如果說馬云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以自我為中心的領導,又怎么會創造出由下而上的企業文化和創新機制? 我在湖畔大學上過很多企業家的課程,深入了解了他們的行為風格。比如馮侖,他上課很風趣,講很多的段子,是個低調又風趣的人,很容易與人打成一片。在畢業旅行的時候,我們一塊去了貝加爾湖,那是一個冬天,在去酒店的路上有一段斜坡,特別滑,他的鞋子不太防滑,就一把抱住旁邊的人一起走。他是一個很會尋找支持體系的人。 馮侖有很多經歷,自己開過很多公司,也和別人合作投資。他特別提出,人與人合作之前,好有一個僵局規則,當我們爭執不下的時候,可以投票、第三方解決。從兄弟變成股東,很容易產生利益沖突。 史玉柱的故事也很多,從巨人集團的倒下到腦白金的再次崛起,他的每一個案例都值得被寫進教科書。他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他出場的時候都是紅衣白褲,也是唯一一個在納斯達克敲鐘時沒有穿西裝的人。他的管理風格簡單粗暴,在他們公司也有一個特別的規定——說上級好話需要罰款500元。 我在湖畔大學三年大的收獲就是從這些前輩身上看到了不同領導力的風格,進而開始有興趣研究不同領導力風格所形成的組織特征。 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哪種類型的領導力好或者不好,但是組織的模型和領導力有關,不同的組織模型需要不同的領導力。 金字塔管理型、合伙管理型、扁平管理型是很多互聯網企業常采用的集權式的管理模式,需要D+I的領導力,需要領頭人,而領頭人需要表達力和傳播力去影響員工。 授權管理型比較適合D+C,用目標和制度來進行管理。 自組織因為去中心化,更適合D+C來進行賦能管理。 在湖畔大學里,我深刻體會了組織的威力。我之前做過律師,擔任過世博會的志愿者總教官,做過公益并成立公益機構,我一直用組織去達成目標、發展領導力。 組織文化應當一直迭代更新——像阿里巴巴的鐵軍文化等在現在的“95后”新興求職者眼中,可能很難理解和接受。一個領導在臺上向大家問好,底下的人齊聲大喊“好!很好!非常好!”,這在“95后”看來一定是非常傻的。一個企業如果只有一種文化,容易慢慢僵化,創新力會被扼殺,也很難去吸收新鮮血液。 組織文化強調組織內部如何去擁抱變化,強調協同合作,雙贏、互贏。 組織思維強調決策,決策的效率和流程很重要。我也為此寫了在湖畔大學的畢業論文:打造無邊界自組織。感謝DISC,讓我更好地從個體的角度去理解組織團體。大家如有興趣討論組織以及我論文中所研究的POA思維,歡迎與我聯系。我在DISC大家庭等你。 2 平臺運營——新媒體助力品牌傳播 哈默 知名自媒體人羅振宇曾說:“未來打造影響力的兩種途徑是寫作和演講,這是只用出一份力就能復制出多份影響力的事。” 寫作成為當今互聯網時代提升影響力的兩大措施之一,也是一項重要技能,受到越來越多人重視。如今,市面上的寫作班層出不窮,大部分人報名了寫作課程,懂得很多寫作技巧,但仍寫不出爆款文章。其實,掌握DISC方法,多平臺運營往往事半功倍。 后,簡書采用專題制度,只有滿足專題要求的文章才能被收錄,從而獲得更大曝光。如果文章沒被專題收錄,閱讀量將和被收錄的文章差一個數量級,不利于作者個人品牌的曝光。 從總體上看,簡書是一個D型平臺,你要嚴格按照規則來寫作,否則難以在平臺上存活,甚至有可能被封號。 I對應的平臺是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的文章審核沒有那么嚴格,它是一個機器智能推薦的平臺。只要你的文章不違背法律法規等基本要求,文章基本會被機器推薦。 為什么說今日頭條是I型平臺?因為今日頭條非常強調作者與粉絲的互動,粉絲的每一次留言、收藏和點贊,會直接影響到賬號的生存狀況。在今日頭條上,作者要跟讀者留言互動,要頻繁回復讀者留言,這樣頭條號才能健康運轉——直接反映在指標上就是“頭條指數”。而且今日頭條要求作者回復留言不能僅僅回復“哈哈”“呵呵”等無意義的字眼,要用心回復讀者留言,好10個字以上。 所以,今日頭條是明顯的I型平臺,強調作者要跟讀者積極交流與互動。 S對應的平臺是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數量眾多,在爭搶用戶注意力時都絞盡腦汁。 在微信公眾號上,你可以放各種二維碼,推廣各種課程,建立自己的微店,總之平臺很包容。只要不觸碰法律底線,作者在公眾號怎么寫,平臺都不會刻意管制。微信公眾號更像是自家地盤,它是遷就你的平臺,是很多作者喜歡的地方。在微信公眾號上沒有機器審核,沒有主編審核。這個S型平臺可以讓你任意發揮想象,玩出各種花樣。 百家號是百度旗下的自媒體平臺,百家號上的所有文章都會被優先收錄至百度搜索引擎中,是非常優質的自媒體平臺。 為什么說百家號是C型平臺?因為百家號有指數系統,作者需要對數據進行嚴格的分析和監控。如果不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不好好運營百家號,其指數將不斷下降。 所以,百家號的作者一定要有C型數據分析能力,準確規劃運營策略,精益求精,否則指數等級會越降越低。 上文雖然分析了4個平臺的DISC特征屬性,但寫作平臺跟人的特質類似,這4個元素是并存的。某個平臺歸屬于某特質,只是說明這種屬性所占據的權重比較高而已。作者只有掌握了平臺的特征屬性,才能更好地利用規則,實現影響力躍升。 不同特質的人如何做好平臺策劃? D型特質的人:目標感極強,他們會找到一個適合的平臺深耕,并制訂嚴格的更文計劃。 D型特質的人,當你把這么多寫作平臺告訴他時,他會根據自己的寫文風格,確定寫作目標。他的目標很明確,戰斗力極強,比如當他選擇微信公眾號作為寫作陣地,他會每月制訂嚴格的目標,規劃明確的漲粉計劃和閱讀數據,從而合理安排平臺運營工作。 對于D型特質的人來說,只要前期根據行文風格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并堅持目標,深耕于某個平臺,就很容易在這個平臺上展示出自己的價值。總之,D型特質的人目標感極強,有明確的數據指標,適合選擇單個平臺持續爆發。 I型特質的人:喜歡與人溝通,這樣的人特別適合結識每個平臺的主編,從而與主編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平臺上快速成長。 I型特質的人特別適合在簡書、今日頭條等需要與人溝通的平臺上寫作。比如某個I型特質的人,他在簡書上寫作一個多月便認識了很多專題的主編,他與主編保持良好的溝通并表現積極,終成為某專題的副主編,發展速度超快。 I型特質的人要充分利用已有優勢,跟平臺編輯、工作人員建立聯系,從而掌握平臺新的動態,實現快速提升。 S型特質的人:在平臺上寫作的大優勢是遵循平臺規則,不會出現因違反平臺規則而被處罰的行為。 S型特質的人無論在哪個平臺上寫作,首先會通讀各個平臺的規則,然后遵循發文規范,循序漸進地提升技能。 I型特質的人可以通過與平臺主編溝通來快速了解平臺規則,而S型特質的人行動比較慢,所以會自行鉆研平臺規則。S型特質的人屬于遷就型人格,他不會做出違反規則的事,可以保持健康平穩發展。 知名廣告人大衛?奧格威在《一個廣告人的自白》一書中說:“標題在大部分廣告中都是重要的元素,能夠決定受眾到底看不看這個廣告。一般來說,讀標題的人數是讀內文人數的5倍。換句話說,你所寫標題的價值將是整個廣告預算的80%。”在新媒體寫作平臺上更文,標題對一篇文章的閱讀量和轉化量也至關重要。 標題是文章的門面,直接決定著讀者是否會進入閱讀界面。一篇文章,即使內容再精彩,如果沒有好的標題,那么讀者連點進去閱讀的欲望都沒有,好 的內容完全得不到展示,所以一個好的標題至關重要。 D型:目標感直擊用戶痛點 D型特質的人,目標感強,標題會直擊用戶痛點,這樣才能達到目標,吸引讀者閱讀。 比如網絡熱文《這些網站,讓你甩別人一萬條街!》,“這些網站”直擊用戶在網絡時代找不到好資源的痛點,方便快捷。“甩別人一萬條街”直擊讀者不甘落后、想努力提升自我的痛點。 《這些網站,讓你甩別人一萬條街!》這個標題比《這些網站,讓你快速提升自我》更能擊中用戶痛點,產生極強的場景代入感。 我們可以學習D型人起標題的目標感,標題直接切中用戶要害,帶來高閱讀量。 I型:符號法則與用戶對話 I型特質的人,起標題時善于利用“符號法則”,用問號或感嘆號等標點符號,直接與讀者對話,增強與讀者的互動,提升用戶閱讀體驗。 比如某篇10W+爆文的標題是《這輩子,你對不住的人是誰?》,用問號來跟讀者對話,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從而誘導用戶點開文章,增加文章閱讀量。 《這輩子,你對不住的人是誰?》這個標題比《這輩子,你對不住的人是自己》更好,作者通過提問與讀者交流,更能增強文章的閱讀效果。 我們可以學習I型人起標題的對話感,引起讀者興趣,從而愿意點開文章。 S型:“傍大款法則”蹭流量 S型特質的人,起標題時喜歡采用“傍大款法則”,將標題與某個名人綁在一起,從而通過名人的影響力來激發讀者的閱讀欲望。 比如秋葉大叔的10W+爆款文章的標題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告訴你,一天24小時到底該怎么度過!》這個標題通過“比爾?蓋茨”來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比同類標題《時間管理達人告訴你,一天24小時到底該怎么度過!》的點擊量和閱讀量高數十倍。 我們曾經做過測試,內文完全一樣的文章,題目叫作《你出門有教養的樣子,真美!》,比起《董卿下跪,你有教養的樣子,真美!》的閱讀量相差很遠,說明有一些名人只要出現在標題里,就會自動吸引點擊。 我們可以學習S型人起標題的“傍大款法則”,蹭大IP的流量、蹭熱點,這樣往往更能吸引讀者。 C型:數字法則說服用戶 C型特質的人,起標題時可以采用“數字法則”,通過數字直觀地呈現給讀者,形象生動地給用戶真實的體驗。 相比于文字,讀者對數字更敏感。利用讀者這一特點,C型人可以通過設計數字標題,從而提高文章的點擊率。 比如爆款文章的標題是《月薪3000與月薪30000的文案的區別!》,通過數字讓用戶有真切的感受,客觀形象地傳達文章的主旨,比標題《文案不同,差異如此大!》有更好的效果,有利于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我們可以學習C型人起標題的數字法則,用數據來呈現真實性、可信度、說服力。 總之,不同特質的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特質的法則,起一個好標題,從而產生爆文。當然,如果你能掌握4種不同特質人起標題的法則,并融會貫通,那樣更好。轉換能力有多強,你的影響力就有多大。 不同特質的人在寫作時也有自己獨有的優勢。如果作者可以采用不同特質人的優勢來構思文章,更易獲得極高的影響力。 開頭可以直接點明文章主旨,明確觀點,從而避免讀者不知所云、中途跳出閱讀頁面的情況。 D型特質的人在文末也善于用總結的方法,將整篇文章統籌起來,提升文章的連貫性。D型特質的人喜歡采用“總-分-總”的方式寫作,提升互聯網碎片化閱讀的體驗。 有人寫文章時在開頭明確主題,然后分段論述。一個D型作者告訴這位朋友說:“你結尾沒有一個概括作為總結,讀完后我會把內容忘光,不利于讀者的閱讀體驗。”如今,這位朋友在每篇文章的末尾都會寫一段總述的話,用以前后呼應,提升文章的表達效果。 又比如師北宸的寫作訓練營,主打的就是“萬能寫作法”,把“觀點-例子-結論”三段式用到了極致。 I型特質的人 適合營造文章的氛圍,提升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比如I型特質的人,可在中心論點后,用生動、幽默、曲折的故事來闡釋觀點。 如果一篇文章都是D特質的中心論點,太過干澀,需要I型特質在闡述觀點時用生動幽默的故事進行刻畫,從而使整篇文章深刻而不失生動,引導讀者閱讀完全文。 I型特質的人很會講故事,他們可以用一波三折的故事闡明觀點,讀者讀進去了,到后接受觀點也就容易了。 S型特質的人 這類人特別善于換位思考,從讀者的角度來書寫文章。S型特質的人會考慮讀者的理解水平,從而組織自己的語言。 比如D型特質的人給出了中心論點,I型特質的人計劃用生動幽默的故事來填充,而此時S型特質的人就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故事表達出來,充分考慮到讀者的理解能力。 在檢查自己有沒有做到“通俗易懂”的時候,有一個簡單的做法,就是朗讀自己寫的文章——第1次出現的專有名詞有沒有解釋。句子會不會太長,沒有停頓。有沒有句子漏掉了主語,表意不明。 這類人邏輯和思考能力強,講究條理,善于用數字將觀點串聯起來,而且在闡述道理時喜歡用客觀的數據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D型特質的人總結出中心論點后,C型特質的人會將這些論點邏輯梳理成一個系統,并用數據來進行描述。在闡述故事時,C型特質的人會加入一些客觀數據使故事更有說服力。 比如說某個女孩漂亮時,C特質的人可能說“90%的男孩看到她會忍不住回頭”;推薦某個課程的時候,C特質的人可能說“這個課程的完課率達到85%,21天里大家平均做了11篇作業,90%的學員給出了強烈推薦的評價”;說某個面膜的效果不錯,C特質的人可能說“它的成分包含了ABCDE,其中AB是經科學證明的補水成分,使用后一般可以提升30%的皮膚濕度,且本產品的AB成分是同類產品的2倍”。 總之,不同特質的人在創作時,都有各自獨特的優勢。如果一位創作者可以熟練融合不同特質的風格來構思文章,文章往往會更優質,閱讀效果也不錯。 DISC是一種察覺行為風格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可以將問題拆解出至少4種解決方案的分析工具。我們學好DISC,可以找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甚至還可以調整和融合不同特質的優勢,從而實現多平臺運營的全方面躍升。
提升力-讓工作和生活更順利 作者簡介
DISC雙證班社群源于DISC雙證班課程,是由培訓師和職業經理人李海峰老師與4000多名畢業生聯合創辦的有溫度、強鏈接的學習型社群,也是一個純口碑推薦、無代理商營銷、純義工運營、無全職工作人員的社群。其成員涵蓋各個領域的精英,包括古典、秋葉、蕭秋水、哈默、戰隼、李忠秋、彭小六、Scalers等知識型IP。 陳韻棋: DISC雙證班聯合主講、DISC雙證班社群聯合創始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