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視舞臺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1379
- 條形碼:9787108061379 ; 978-7-108-06137-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窺視舞臺 內容簡介
戲劇之美是如何成就的?讓我們跟隨妹尾河童先生來窺視一番吧。河童早年涉足舞美設計,作品多次獲獎,聲名遠揚,如何讓讀者看懂舞臺對他來說自然不在話下。在這里他先從旋轉舞臺入手,帶領我們將舞臺上下內外看個究竟,布景,燈光,道具,音響,服裝,無一遺漏。不僅如此,走訪那些熱愛舞臺并為之揮灑才情的人們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不親眼看見他們的幕后工作,又如何感受其非凡的創造力和敬業精神?河童曾以獨具風格的素描畫征服眾多讀者,這一次他奉獻出來的是一幅幅精美劇照,《彼得·潘》《欲望列車》《雪國》《波西米亞人》等……夢幻一般的場景,令人叫絕的想象力,讓我們對舞臺的理解更加感性。看過《窺視舞臺》,某一天當你走在街頭再次看到戲劇海報時,或許已不再漠然,立刻買票走進劇院也說不定——殊不知這正是舞美大師河童先生寫作該書的初衷。
窺視舞臺 目錄
旋轉舞臺的幕后乾坤
轉動舞臺的達·芬奇
騙術
布景制作全憑職人手藝
首次出現的道具簿
宛如忍者的舞臺總監
戲劇界的幕后好伙伴
連黑暗都是種設計的舞臺燈光
誰說“特技”“機關”是邪道?
《底層》:從開始到結束
實際的聲音·做出來的聲音
請別再蓋奇奇怪怪的劇院了!
單行本后記
窺視舞臺 節選
《窺視舞臺》: 陀螺劇場挑戰三重臺 回顧旋轉舞臺的歷史,感覺是“即使是特意打造的,只要難以使用就會被淘汰”,后來卻有人逆向操作,簡直像下戰帖一般,在昭和三十一年(1956)大膽興建_r比二重臺還復雜的三重臺劇場。 該劇院就是在大阪和東京都有的陀螺劇場。建造者名叫小林一三,也就是寶冢少女歌劇的創始人。寶冢少女歌劇首演是大正三年(1914),17位少女以寶冢溫泉的脫衣場為舞臺,演出了桃太郎故事的歌舞劇,題為《淙淙水流》,這樣的構想真可謂獨樹一幟。當時的寶冢位于遠離人群的山間,在小林一三強推之下,阪急電車的路線拉到該地,看似有勇無謀的計劃竟然實現了。在他的夢想中,早已勾勒出未來這條路線的繁榮景象。這位擁有實績和遠大浪漫志向的夢想家,宣告“要建造出明日的劇場!”其成果除了具備三重旋轉舞臺,舞臺甚至向觀眾席凸出三分之二,幾乎成為圓形劇場,也就是說,有些觀眾會看到演員的背影。 不過,探究舞臺歷史,古代有希臘的圓形劇場,羅馬時代和伊麗莎白時代也都有這類劇場。在日本古早描繪歌舞伎小屋內部的圖畫中,也有差不多的結構。所以說圓形劇場的構想并非始于陀螺劇場。再者,多重的旋轉舞臺也并非全新設計。只不過當時的報道用了“明日的劇場”的詞匯,讓人感覺到有無限可能性,連我都不禁興奮起來。當時的我才人行,成為舞臺美術設計不到兩年,聽到這樣的豪語,預感接下來的時代即將誕生夢想劇場,而自己能夠躬逢其盛,忍不住就熱血澎湃了起來。 當時各家報紙熱熱鬧鬧地報道: “打破舊有的戲劇概念,與其稱為劇場,不如說是體育館,才能與如此寬廣的舞臺空間相呼應。劇院中的舞臺機關不單是三重旋轉舞臺,每一環都可以各自旋轉,速度也可以自由調節。此外,這三重還可以一邊旋轉一邊上升或下降,電動操控,可以有36種變化。音響則完全采用立體聲,各種世界首見的舞臺效果均可呈現。” 至于我,怎能錯過這個壯舉,當然是前往大阪參觀。當時的劇目,**部是《舞踴劇·獨樂三番叟》,第二部《驚悚劇·隱形犯罪》,*后的第三部是真正叫座的招牌劇《這就是陀螺劇場》。 **部和第二部有些無趣,為了將旋轉的特性納入,戲劇性相對薄弱,舞臺裝置也讓人覺得為用而用,看起來有點憋。還好,*后的《這就是陀螺劇場》除了寶冢雪組全體演員外,還加上寶冢之星和東寶之星,近兩百位人物上場,幾乎占滿整座舞臺,然后舞臺開始旋轉,升降平臺升起又降下的效果超凡,立體音效環繞了整個觀眾席,初次體驗讓我興奮極了。 舞臺幕后工作人員哀嘆:“這次的舞臺機關有許多都是**次使用,今天運轉得不順,這種效果呈現在觀眾眼前實在很羞愧……”他們覺得首演的完成度連及格邊緣都談不上。但是對身為觀眾的我來說,那些讓工作人員深感挫折的失誤我可是毫不介意呢。 ……
窺視舞臺 作者簡介
妹尾河童,日本當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臺設計家,1930年生于神戶,1954年因舞臺設計而嶄露頭角,此后活躍于戲劇、歌劇、芭蕾舞、音樂劇、電視等表演藝術領域,曾獲“紀伊國”屋演劇“”山多利音樂“”藝術祭優秀“”兵庫縣文化“等眾多獎項。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