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化學之書:06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10576
- 條形碼:9787568910576 ; 978-7-5689-105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化學之書:06 本書特色
神秘莫測的煉金術、閃耀奪目的金屬物質、爭議不斷的炸藥燃料…… 當我們遙遠的祖先們開始對火焰產生興趣、開始思索巖石和顏料的色彩、嘗試將植物當作藥材使用時,有意無意間,人類早已踏上充滿未知的化學探索之旅。 化學是“中心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性科學,是人類認知和發展中重要的一課。那些對現在的我們來說稀松平常的知識,無一不是當時的人們竭盡毅力、勇氣和智慧,進行了千萬次幾近瘋狂的嘗試而得來的。由化學進步構成的科學史滿載鮮血、眼淚和汗水,但化學探索之旅從未停止。
化學之書:06 內容簡介
《化學之書》是一本圖文并茂的科普書,介紹了化學這門學科發展的歷史。從原子到熒光色素,從到磺胺藥物合成到巴基球,《化學之書》梳理了化學這門學科發展歷史上的250個里程碑。 作為連接生物學和物理學的“中心科學”,化學在無數的醫學和技術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本內容豐富的書輕松好讀,有故事、有原理、有應用,化學家和記者Derek B. Lowe向讀者們展示了化學這門學科發展史上*重要、*了不起的發現。
化學之書:06 目錄
001 約公元前500000 年/晶體
002 約公元前3300 年/青銅
003 約公元前2800 年/肥皂
004 約公元前1300 年/鐵的冶煉
005 約公元前1200 年/純化
006 約公元前550 年/黃金精煉
007 約公元前450 年/四種元素
008 約公元前400 年/原子論
009 公元前210 年/水銀
010 約公元60 年/天然產物
011 約公元126 年/羅馬混凝土
012 約公元200 年/瓷器
013 約公元672 年/希臘火
014 約公元800 年/賢者之石
015 約公元800 年/維京鋼
016 約公元850 年/火藥
017 約公元900 年/煉金術
018 約公元1280 年/王水
019 1280 年/分餾
020 1538 年/毒理學
021 1540 年/乙醚
022 1556 年/論礦冶
023 1605 年/學術的進展
024 1607 年/約克郡的明礬
025 1631 年/奎寧
026 1661 年/懷疑派化學家
027 1667 年/燃素
028 1669 年/磷
029 1700 年/硫化氫
030 約1706 年/普魯士藍
031 1746 年/硫酸
032 1752 年/氫氰酸
033 1754 年/二氧化碳
034 1758 年/卡氏發煙液體
035 1766 年/氫氣
036 1774 年/氧氣
037 1789 年/質量守恒定律
038 1791 年/鈦
039 1792 年/伊特必
040 1804 年/嗎啡
041 1805 年/電鍍
042 1806 年/氨基酸
043 1807 年/電化學還原
044 1808 年/道爾頓原子學說
045 1811 年/阿伏伽德羅假說
046 1813 年/化學式
047 1814 年/巴黎綠
048 1815 年/膽固醇
049 1819 年/咖啡因
050 1822 年/超臨界流體
等等
化學之書:06 節選
“在歷史的長河中,人類對于化學研究的歷史源遠流長,要遠遠早于人類的文字記載史,那些**初期的化學實驗什么時候、在哪發生——恐怕也只有等待考古學家告訴我們答案。但目前能夠肯定的:我們遙遠的祖先們**次有意識的進行‘攪拌’的諸多細節肯定已經無從考證了。當祖先們對火焰與其效應產生興趣時,當他們開始思索巖石和顏料的色彩時,抑或當他們嘗試將植物當作藥材使用時,有意無意間,他們就已經踏上了化學的探索之旅,而如今這一旅程仍在繼續。穿越歷史的長河,當代的化學家們似乎與青銅時代的金屬匠人們、古埃及的祭司們、古中國的學者們及古波斯的煉金術士們存在著某種聯系。如今我們回顧這一段段歷史,總結古人們所犯過的錯誤,重溫古人們取得的成就,一部由化學進步構成的科學史就栩栩如生的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 “當然,我們應該牢記的是科學技術取得實質性的飛躍是*近幾個世紀的事情。人類經過了漫長的學習與積累,在金屬、建筑材料和武器制造等領域先后取得了突破;當然也有一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研究雖然持續了幾個世紀——比如煉金術,終日以琢磨嬗變金屬或是探尋生命的精華為己任,*后仍然竹籃打水一場空,當然也不能說一無所獲,憑借著煉金術士們的不懈鉆研,人們學會了如何蒸餾、凈化等操作,還如何利用各種物質并對其進行分類,有意無意間,這一切都成為了現代化學發展的基石。到了17 世紀的某一天,煉金術已日漸黃昏,可代表著現代科學雛形的朝陽幾欲噴薄而出了。研究天然產物的新一代化學家們開始茁壯成長,開始系統的嘗試各種可重復的實驗,這一切都為化學的飛速發展插上了雙翼。其后雖然經歷了18 世紀的躑躅與徘徊,19 世紀——化學實現逆襲的時代終于到來了。” “首先,18 世紀及19 世紀初開展的各類氣體實驗代表著當時人類科學發展的*高水平,通過這些研究,人們逐漸認識到了各種元素是如何組合成了化合物。其后電化學的出現又為各型新的化學反應的發生提供了一條前所未有的新途徑,在很短的時間內,各種新元素和新發應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整個化學界都在積極探尋這些現象底下蘊含的奧秘。有機化學家彼時則醉心于從植物和其他天然來源中分離新物質,試圖解析出它們具體的化學結構——正是這一堅持不懈的努力,逐漸奠定了人們對于立體化學的認識。” “到了19 世紀,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終于陸續有了答案:為什么一些化學品的色彩如此鮮亮,而另一些看上去又如此通透?為什么有些元素常態下為銀色金屬,熔化起來需要的溫度極高,而另一些元素卻是氣體,甚至比空氣還輕?是什么讓有些元素能夠發光?當有些元素暴露在空氣中,又是什么讓它爆炸起火?在19 世紀之前,這些問題林林總總、紛繁復雜,當時看似幾乎不可能歸納出什么普適的理論來解釋,可是當時人們仍然投入了大量精力進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關鍵性進展——所以這一切努力都為相關理論的創立夯實了基礎,也正是基于這些積淀,19 世紀的種種理論突破才真正成為可能。” “到20 世紀初,作為一種新生事物——聚合物成開始嶄露頭角,人們對于它的認識也日漸清晰——它是由簡單的小分子首尾相連構成的長鏈大分子,活細胞當中就含有不少種聚合物。在探尋聚合物結構與性能關系的歷程中,高分子化學家們發現自己創造的物質種類繁多、包羅萬象,涵蓋從橡膠、玉米淀粉到聚乙烯等眾多領域。與此同時,有機化學家和無機化學家們發現自己無意中聯手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制備出一系列全新的有機金屬化合物。此時分析化學研究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質譜分析技術更是突飛猛進,為化學家們表征各類物質分子質量提供了強大的工具,這些都遠遠超出了前人的想象。” “*近二十年來,納米技術方興未艾,化學家開始熱衷于在分子水平上設計、制備和利用各種分子工具和手段,這些進步在以前的時代根本無法想象。如今所謂的化學生物學已經朝這一方向大步邁進,開始使用化學技術來改變、探索和理解蛋白質及其它構成生命的分子。新型有機化學反應、新一代分析測試設備和不斷升級的計算能力聯手發力,共同造就了我們今天的化學世界。為了清除已有的污染物、又不產生新的污染物,人們著手從空氣分離出二氧化碳并嘗試將它們轉變成有用的化合物和燃料,同時還在致力于嘗試研發新藥或者性能更好的新型材料,這些都要依賴于化學取得的*新進展。”
化學之書:06 作者簡介
德里克·B.羅威(Derek B. Lowe) 化學家德里克·B. 羅威曾在多家全球ding jian制藥公司從事精神分裂癥、阿爾茨海默病、糖尿病、癌癥和其他疾病的藥物開發工作。 從杜克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后,他獲得了洪堡獎學金,在德國做博士后研究,文章常見于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學術期刊《化學世界》等,為化學科普網站pipeline.corante.com撰文長達12年,現居住在美國馬薩諸塞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