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大旅游 小思考(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261664
- 條形碼:9787503261664 ; 978-7-5032-6166-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旅游 小思考(上) 內容簡介
本書截取作者2010-2018年間所寫的小文, 或一事一議的評論, 或有感而發的雜文。被國家旅游局的官網以及中國網、人民網、新華網等多種主流媒體以及國家或地方的專業媒體刊登。在遴選文章時, 字數盡量保持在3000字以下, 不對原文再做更改, 只做一些簡單的技術處理, 或增加一點背景資料, 個別的文章配了圖片, 以便讀者閱讀時參考。
大旅游 小思考(上) 目錄
中國的現代旅游業是改革開放政策的產物
關于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旅游發展的思考
我國旅游業發展逐漸走向成熟
印度洋海嘯災難后的思考
中國旅行社業的路在何方
誰來投資開設一家專門生產出租汽車的工廠
潔凈旅游——亞洲旅游業再次騰飛的關鍵
弱苗遇到了“倒春寒
戰爭是世界旅游業發展的克星
北京:奧運旅游怎么搞
海南省拆除旅游藩籬的思考
旅游:大有作為還是罪魁禍首
何時能給明信片松綁
恐怖活動是旅游業發展的大敵
面對奧運會機遇的心態
也談中國旅游的“隱隴
假日旅游消費——政府政策要明晰旅游者要明智經營者要
精明
關于對可持續旅游發展的幾點認識
發展旅游業必須堅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可持續旅游發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變遷、變革與發展
提升國家旅游競爭力需要利益相關者共同努力
香港旅游業發展離不開內地支持
關于飯店發展的思考
高端旅游靠的是真功夫
《中國奢華旅游白皮書》傳遞出什么信息
旅游發展的目光應當投向哪里
APEC給旅游帶來的驚喜
面對中國旅游發展的新常態
關于新時期中國飯店業發展的思考
寬大的胸懷,苦澀的驕傲
面對變化,飯店行業的新選擇
麗江:要做無景區旅游的典范
中國是不是世界“旅游大國
城市賽后看未來
第二章 關于旅游產業定位的思考
關于“旅游立市”的思考
旅游關系國計民生振興發展非常重要
節日旅游對旅游業的貢獻到底有多大?
旅游真是個工業嗎
發展旅游小吃不可小覷
認識趨勢比關注排名更重要
漫話城市旅游與旅游城市
有感于印度設瑜伽部長
……
第三章 關于旅游政策與法規的思考
第四章 關于旅游與國家關系的思考
第五章 關于旅游與社會的思考
第六章 關于旅游與文化的思考
第七章 關于旅游理論與經驗的思考
第八章 關于旅游研究的思考
第九章 關于旅游新業態的思考
大旅游 小思考(上) 節選
《大旅游·小思考(上)》: 二、關于救災、重建與旅游啟動與振興 。1)救災與重建是**性的。不管旅游業發展就其經濟意義來說如何重要,但是就災區來說,救災和安排當地人的生活還是**位的,這應當是未來所有發展的基礎,因此,不宜過早地考慮全面啟動災區旅游,尤其是重災區、次生災難隱患比較顯著的地區,更是如此,不能因小失大。與此同時,還應當注意到,世界上有那么一批人,往往熱衷于“災難旅游”或者“黑暗旅游”,以到受災嚴重的地區觀察災難的創傷,尋求特殊的好奇和樂趣,這對災區來說,在情感上和實際上都不是好主意。不要組織傷害災區人感情、刺激災難幸存者痛苦而進行的過度商業性的旅游活動。 (2)做好重建的規劃。地震災難發生后,無論是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災區來講,未來的旅游活動和震前會有很大的區別,即使是那些在地震中受到破壞不大的地區,由于外部條件的變化,也必須調整戰略與策略,因此,做好重建的規劃和旅游振興的行動計劃是非常重要的。 關于重建的規劃,有兩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旅游的重建規劃要與整個震區重建規劃相一致,要認真地調查、冷靜地研究,要區分長期規劃和啟動市場不是一回事,啟動市場是臨時性的,而規劃主要在未來。和震前所不同的是,原來的行政區域內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需要重新調整,因此旅游規劃也必須進行新的調整,而這個調整應當與新的總體規劃相適應,也就是說,就規劃來說,應當等總體社會發展規劃確定之后,再做旅游重建與振興的規劃,而不是相反。當然,在制定總體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時,要充分考慮旅游發展的因素。尤其是在設計重大建設項目時,要考慮未來旅游功能的發揮。二是重建不是簡單地恢復原狀,而應看作是調整產業布局的機會,創新更重要,而不是簡單地“修舊如舊”。由于地震使一些地方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需要整體搬遷、異地建設,應當借鑒國內外有關城市災后重建的經驗和教訓,把以往不敢想、難以下決心做的事情通盤考慮,要有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的新思路、新方案,有條件的地方,要把旅游發展重新定位! 。3)新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汶川地震的發生,給人類造成了很大的災難和破壞,而人類在自救、救援的過程中,對自然和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展現了特殊時期的文化現象,這些對未來來說都是寶貴的知識和遺產。對這些遺產和知識應當進行保存、保護。而且,這樣的工作也應當盡早考慮,否則會失去機會。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有些地方不再重建,應當盡快選擇典型的場所,確定要保護的遺址,劃定范圍,保護現場,制定保護的具體辦法! £P于地震新文物的保存和保護,至少要注意三個問題: ①要區別情況,盡量不要做太多的人為修補。保護遺址,主要把這地震發生那一刻的歷史凝固,因此除了安全考慮之外,盡量不要做太多的人為修補。有的時候保持“殘缺”更具有震撼力,像澳門的大三巴和歐洲一些戰爭破壞的建筑物那樣,沒有修復,沒有重建,而是保持著殘垣斷壁,給后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有些重建和再建的項目中,可以藝術地展現一些地震的痕跡,形成一些對比和反差! 、诮ㄔ觳┪镳^也是一種保存和保護、展示的好形式,但博物館的思路要寬,要體現地震科學知識的普及,基礎科學的教育,抗震救災文化的展示和災難文化的記錄。但博物館的建設要通盤考慮,不宜過多,分布不宜過于過散,要精心設計,進行籌劃,不宜倉促上馬,要特別注意不能有太多的重復! 、鄄┪镳^*好不要和遺址、紀念的場所放到一起,而且紀念性、緬懷性的場所也不宜設立太多,要盡量引導人們樂觀地向前看,而不是把人們長期留在痛苦的陰影中! 娜珖慕嵌龋绻梢钥紤]設計建造一個國家級的災難博物館將具有世界意義。因此,當前的重要任務是廣泛收集文物,要注意收集實物、照片、音像等各種可以作為證據的東西,文化部門、旅游部門都可以從這個意義上考慮,要發動社會收集,這不僅僅局限在汶川地震災區的范圍。 。4)關于四川旅游業的振興。就中國的旅游業來說,進入21世紀以來,已經經歷了不少磨難,有些是全國性的,如2003年的SARS;有些是局部的,如2008年春節南方的一場雪災。應當說,旅游業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經驗,這些經驗和教訓,四川應當很好地利用!
大旅游 小思考(上) 作者簡介
張廣瑞,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研究員,中國旅游研究院學術順問。1981年進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專職從事旅游研究。1999年創建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任主任至2013年,任職期間組織編撰年度中國旅游發展報告(即《旅游綠皮書》)并任主編。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特聘專家,兼任Tourism Management(《旅游管理》)(英國)、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中國旅游研究》)(美國)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旅游研究季刊》(美國)等國際旅游學術期刊的國際編委與審稿人。主要學術研究領域包括國際旅游發展趨勢、旅游政策和世界旅游與旅館發展史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