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治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作用研究/中國法學會優秀課題成果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398500
- 條形碼:9787509398500 ; 978-7-5093-9850-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治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作用研究/中國法學會優秀課題成果文庫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描述重新犯罪人群的各種特征,深度探討重新犯罪的原因,構建預測重新犯罪風險的工具及體系,提出符合實際情況的預防罪犯群體重新犯罪的對策建議
法治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作用研究/中國法學會優秀課題成果文庫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法律是大力度優惠限度的道德”這一基礎的法學原理,著重強調通過法治方式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機制、方式,明確道德問題轉換為法律問題之后通過法律對之予以解決的可行路徑。為凸顯問題意識,本書擇取了忠誠意識、誠信理念、公益觀念、公民美德等方面的問題作為對中國當代現實問題的直接回應。上述問題構成了當代中國很為突出的道德領域中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具有明顯的個案解構作用。當然,為防止道德法律化或法律道德化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本書很后以法治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作用的限度為題,闡述了法治在道德問題上的“能”與“不能”。
法治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作用研究/中國法學會優秀課題成果文庫 目錄
**節研究背景004
一、刑滿釋放人員重新犯罪是重新犯罪現象的重要組成部分007
二、刑滿釋放人員重新犯罪率在總體上呈現出上升趨勢008
三、青少年罪犯占總體刑事罪犯比率較高對預防重犯工作有負面影響013
四、重新犯罪問題已成為我國犯罪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內容016
五、研究者們逐漸開始重視研究刑滿釋放人員重新犯罪問題022
六、重新犯罪危險評估已成為立法部門關注的新焦點024
七、研制重犯風險評估工具也成為犯罪學界的工作重點025
八、刑滿釋放人員重新犯罪風險評估工具的研制是薄弱環節028
第二節研究問題029
第三節研究價值032
一、理論價值032
二、實踐價值033
第二章研究設計
**節核心概念界定037
一、重新犯罪核心概念的界定038
二、重犯與未重犯研究對象的界定050
第二節總體理論框架與研究假設051
一、犯罪學的生命歷程理論052
二、生命歷程理論研究的緣起052
三、生命歷程理論的理論主張與實證研究053
四、本研究對生命歷程理論的借鑒與運用方式058
五、總體理論框架與總體研究假設060
第三節研究思路與研究結構063
一、研究思路063
二、研究結構065
第四節研究方法066
一、既有文獻梳理與評價066
二、深度訪談與文本分析066
三、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067
第五節研究步驟071
一、查閱既有的文獻資料072
二、選擇研究地點與研究對象073
三、開展一對一深度訪談074
四、整理各類調查資料074
五、初步分析訪談與問卷資料075
六、問卷數據的ROC曲線分析075
本章小結078
第三章國內外重新犯罪研究綜述
**節國外重新犯罪研究與實踐084
一、國外重新犯罪理論研究成果梳理084
二、國外重新犯罪風險評估研究的三個階段087
三、國外重新犯罪風險評估的典型工具090
第二節國內重新犯罪研究與實踐120
一、國內重新犯罪研究的重點議題121
二、國內重新犯罪風險評估研究及典型工具127
法治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作用研究/中國法學會優秀課題成果文庫 作者簡介
李光勇,男,1982年生,2010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上海政法學院警務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社區矯正專業教研室主任,中國犯罪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上海市“晨光學者”。研究方向為犯罪學、社區矯正、監獄學。在犯罪與矯正研究領域,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國法學會部級項目2項,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1項,教育部青年項目1項。在《中國刑事法雜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中國青年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幾篇。曾出版專著《上海市社區服刑人員個性化教育矯正的理論與實踐》。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