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包豪斯工坊新作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12754
- 條形碼:9787568912754 ; 978-7-5689-127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包豪斯工坊新作品 本書特色
“包豪斯打造的合乎時代的設計” 包豪斯工坊*終制造出的樣板,將在工廠進行量產。包豪斯為工廠和經濟生活提供有創造性、有天賦的人才,他們會在實踐中為工業和手工業生產樣板。 本書是當時各個工作坊作品的總覽,書中列舉出大量工作坊的作品,為如今研究包豪斯時期的設計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線索。
包豪斯工坊新作品 內容簡介
1925—1930年的“包豪斯叢書”是現代主義時期很為集中的一次出版行動,《包豪斯工作坊新作品》是這套叢書中的第七冊,由叢書發起人、包豪斯當時的校長瓦爾特?格羅皮烏斯與包豪斯學校教師拉茲洛?莫霍利-納吉共同編撰。本書闡述了包豪斯學校在格羅皮烏斯擔任校長期間的教學基本原則,也即希望發展合乎時代的建筑,并且注重從家用器皿到住宅的整體設計,格羅皮烏斯堅信房屋與住宅用品必須有意義地結合在一起,并且在設計上從功能觸發,找到每種物品很適合的造型。包豪斯設有家居、金屬、紡織、陶藝等多個不同功能的工作坊,本書是當時各個工作坊作品的總覽,書中列舉出大量工作坊的作品,為如今研究包豪斯時期的設計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線索。
包豪斯工坊新作品 目錄
包豪斯作品的基本創作原則 003
包豪斯工坊新作品 011
包豪斯工坊新作品 節選
包豪斯希望打造合乎時代的設計,從簡單的家用器皿到完整的住宅。我們堅信,房屋與住宅用品必須有意義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包豪斯在理論和實踐上通過系統性的實驗作品——在外形、技術和經濟領域——從物品的自然功能和局限性出發,嘗試找到每種物品的造型。 現代人身著現代服裝而非歷史裝扮,也就需要現代的、適合人與時代的住房,這樣的住房應具備所有日常需要的、符合時代的物品。、 一個物品是由其本質決定的。為了造就正確發揮其功能的形狀,比如一個容器、一把椅子、一幢房子,必須首先研究物品的本質。因為它應該完美地達到其目的,也就是說,從實際使用上完善其功能,必須耐用、便宜以及“美”。 本質研究的結果是,通過對所有現代生產方式、設計和材料的全面考慮,*后產生的形狀會偏離傳統風格。這很不尋常,令人驚訝(比如暖氣和燈的造型變化)。 尋找新的造型必須避免那些不從物品本質出發的設計,同樣也要拒絕單純裝飾形狀的運用——無論是自創的還是歷史性的。 ……
包豪斯工坊新作品 作者簡介
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生于德國柏林,是德國現代建筑師和建筑教育家,現代主義建筑學派的倡導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學校的創辦人。格羅皮烏斯積極提倡建筑設計與工藝的統一,藝術與技術的結合,講究功能、技術和經濟效益。1945年同他人合作創辦協和建筑師事務所,發展成為美國的以建筑師為主的設計事務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他的建筑理論和實踐為各國建筑界所推崇。 拉茲洛·莫霍利·納吉(Laszlo Moholy Nagy,1895-1946),是20世紀杰出的前衛藝術家之一。曾任教于早期的包豪斯,奠定三大構成基礎,強調理性、功能,他在學術上對表現、構成、未來、達達和抽象派兼收并蓄,以各種手段進行拍攝試驗。突出的研究是以光、空間和運動為對象。他曾以透明塑料和反光金屬為實驗材料,創作“光調節器”雕塑。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