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心理資本(第2版):激發內在競爭優勢/萬千心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21336
- 條形碼:9787518421336 ; 978-7-5184-213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理資本(第2版):激發內在競爭優勢/萬千心理 本書特色
心理資本是獲得競爭力的核心因素!在急劇變異的全球化環境中,消極態度和裁員都日益常見,此時僅靠傳統的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已不足以讓組織和個人維持當前的競爭力,只有提升心理資本,開發積極性,實現人的潛能,才能獲得戰略性的效益和優勢!這本書正是現在的你*需要的精神營養!
心理資本(第2版):激發內在競爭優勢/萬千心理 內容簡介
世界著名管理學家、管理心理學家弗雷德·路桑斯(Fred Luthans)教授先提出了心理資本的概念。數十年來,以循證為基礎的心理資本得到了來自全球的研究支持。心理資本不僅受到私營企業的歡迎,還被廣泛應用于軍事人員、飛行員、警官、學生、政府部門的人員及各種組織的員工和領導,甚至連NASA都在使用! 本書是路桑斯教授和其同僚的新作。它不僅延續**版的《心理資本》,將積極心理學的觀點、理論、研究和應用引入職場,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更新和超,加強了研究和實踐的內容。書中闡述了心理資本這個概念的嚴格評定標準,它的四個核心成分(效能、希望、樂觀和韌性),以及可能成為心理資本的潛在成分(創造力、福流、心智覺知、感恩、寬恕、情緒智力、精神性、真實性和勇氣),并對心理資本的測量、開發、投資回報提供了可靠的工具和方法。
心理資本(第2版):激發內在競爭優勢/萬千心理 目錄
第1章 導言:心理資本的意義與必要性
采取不同方法的必要性
積極取向的必要性
積極與消極:并非同一維度的兩極
積極心理學的貢獻
積極組織學術研究的貢獻
參考文獻
第2章 積極組織行為學(心理資本框架)
積極性標準
基于理論和研究的標準
有效測量標準
狀態類和可開發標準
績效影響標準
滿足標準的積極心理資源
心理資本作為一種高階核心構念
心理資本和真實領導力
心理資本分析水平在美國和國際上的延展
結語
參考文獻
第3章 心理資本效能(信心)
關于效能的個人反思練習
關于效能的五個關鍵發現
什么是心理資本范疇下的效能
支持性的認知過程
影響效能的其他因素
效能與工作績效
提升組織管理者和員工的信心和效能
通過熟練掌握和成功來提升效能
通過替代學習和模仿提升效能
通過社會說服或積極反饋來提升效能
身心喚醒與健康
充滿信心的群體或組織:集體效能
集體效能的真實案例
個人效能的潛在陷阱
對未來個人效能研究和實踐的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 心理資本希望(意志與路徑)
關于希望的個人反思練習
一個關于希望的故事
什么是心理資本范疇下的希望
希望與績效的關系
當今管理者和員工希望值的開發
高希望值的領導或管理者
高希望值的員工
高希望值的組織:培養高希望值和高績效的組織文化
希望的潛在陷阱
對希望研究和實踐的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第5章 心理資本樂觀(現實與靈活)
關于樂觀的個人反思練習
樂觀是整體的積極預期
心理資本樂觀是一種解釋或歸因風格
過度樂觀的價值
樂觀的現實與靈活
我們需要員工具備樂觀嗎
具備樂觀的組織領導
發展今天員工的樂觀
樂觀的組織
樂觀的潛在陷阱
樂觀研究和實踐的未來啟示和方向
參考文獻
第6章 心理資本韌性
關于韌性的個人反思練習
一個韌性故事
心理資本韌性的意義
韌性資產
韌性風險因素
價值觀對韌性的作用
行動中的韌性因素
工作環境中的韌性:對績效的影響
在今天的員工中發展韌性
具備韌性的領導和員工
職業韌性
領導力的影響
韌性組織:創造復原和超越的環境
韌性的潛在陷阱
韌性研究和實踐的未來啟示和方向
參?文獻
第7章 潛在的心理資本:創造力、福流、心智覺知、感恩和寬恕
創造力作為潛在的心理資本
福流作為潛在的心理資本
心智覺知作為潛在的心理資本
感恩和寬恕作為潛在的心理資本
參考文獻
第8章 潛在的心理資本:情緒智力、精神性、真實性和勇氣
情緒智力作為潛在的心理資本
精神性作為潛在的心理資本
真實性作為潛在的心理資本
勇氣作為潛在的心理資本
有關研究和實踐的未來意義和方向
參考文獻
第9章 心理資本的測量和開發:評估投資回報率
心理資本測量的特點
在工作中測量心理資本
心理資本測量與工作相關結果的實證關系
開發工作中的心理資本
評估心理資本投資的回報率
可能的局限性和缺陷
參考文獻
第10章 心理資本的旅程:現在和進入未來
提出的概念模型
心理資本概念模型的支持證據與不足之處
心理資本的中介因素和調節因素
心理資本的跨水平分析
心理資本研究和實踐的將來意義和方向
參考文獻
心理資本(第2版):激發內在競爭優勢/萬千心理 節選
第5章 心理資本樂觀(現實與靈活) 樂觀是*常被談到卻*少被理解的積極心理學資源。在日常用語中,一個樂觀的人會預期未來有積極和令人滿意的事件,而一個悲觀的人則會經常有消極的想法,并且相信不好的事情會發生。有些人甚至認為樂觀是情緒化、膚淺、不理智和不現實的,甚至是一個具有誤導性的假象(Taylor, 1989; Tiger, 1979)。此外,還有很多研究者視樂觀為一種秉性人格特質(Scheier & Carver, 1987)。 作為符合心理資本標準的一個重要要素,樂觀也許有這些表面的含義,但絕不僅止于此。心理資本的樂觀不只是預期好事會發生的一種性格傾向,還包括整體的積極預期(Carver, Scheier, Miller, & Fulford, 2009),然而這些預期也取決于個體用來解釋過去、現在和將來為何會發生積極或消極事情的理由與歸因(Seligman, 1998)。例如,你也許會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關注積極的事件,但如果你不用樂觀的解釋風格去理解這些事件,那么你就有可能仍然是悲觀的。如同前兩章節,下面關于樂觀的思考練習可以幫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這些詳細的問題有助于塑造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各種生活事件對樂觀的影響,它們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章節接下來對于心理資本的樂觀所進行的更深入的討論。 關于樂觀的個人反思練習 首先請你回想*近生活中發生的一個非常難忘的積極事件。可以是工作上取得的成績、愉快的家庭事件、令人興奮的驚喜、新的戀情、老友重聚、成功的購物或者慈善行為,總之任何你認為是積極的事件都可以。 當你能夠清晰回想該事件的細節后,盡你所能地回答下面的問題。記住,你回答地越誠實越詳盡,便越能深入理解本章接下來要討論的樂觀。 詳細描述你選擇的積極事件,包括你和事件中其他人的想法、感受以及事件發生前中后你們的行為(在這個問題上多花點時間可以使剩余問題回答起來更簡單和快速)。 可能是什么原因或情況導致了這個事件的發生? 這些原因中的哪些與你有關?換句話說,促使這個事件發生的哪些因素是由你控制的? 這種控制如何促使這次積極事件發生? 這些因素中有哪些超出了你的控制范圍(例如運氣、他人、外界環 境等)? 你認為這些外界因素在多大程度上促使了該積極事件的發生? 在你所列舉的這些外界因素中,有沒有什么是你本應該能控制的?如果有,請說明。 你認為自己為什么沒有對這些可控的因素采取控制? 思考完你選擇的積極事件的情況、起因及結果后,請你將思維轉移到關于未來的問題上: 你相信這種積極事件將來還會再次發生嗎? 在促使該積極事件發生的因素中(不論是否可控),哪些是你覺得能穩妥地依靠,在未來你想要使用的時候也能幾乎總是存在的?哪些是暫時的、一次性的偶然因素? 在促使該積極事件發生的因素中(不論是否可控),哪些是你在未來生活里可能遇到的其他情境和事件中也能受益的?哪些只適用于本次事件或本質上類似的事件? 未來如果發生相同的情況,你會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接下來,花點時間回想*近生活中一個非常難忘的消極事件。同樣,它可以是任何生活領域里的,只要你認為它是消極的并且足夠支撐你的分析。當你回想起這個消極事件的細節后,我們請你回答與剛剛完成的積極事件類似的問題: 首先,請詳細描述這個消極事件。記住要包括你的想法、感受以及這次事件前中后你的行為。 可能是什么原因或情況導致了該事件的發生? 這些原因中,哪些超出了你能控制的范圍(例如運氣差、他人的過錯、外界環境等)? 你認為這些外界因素在多大程度上促使了該消極事件的發生? 導致該消極事件發生的原因中,哪些與你有關? 為阻止這個情況的發生或解決問題,你采取了哪些決定和行動? 在你所采取的決定和行動中,哪些是尤其有效的? 你覺得自己有沒有犯過什么錯,無論是導致了事件的發生或者在處理事件的過程中? 你本可以如何阻止或更好地解決這個情況? 總之,導致這個消極事件發生的因素中,有沒有什么是你本應該能夠控制得更好的?如果有,請說明。 現在,將你的思維轉移到關于未來的問題上: 你相信未來這種消極事件還會再次發生嗎? 促使該消極事件發生的因素中(不論是否可控),哪些是你擔心未來會持續存在的?哪些是暫時的、一次性的挫折? 促使該消極事件發生的因素中(不論是否可控),哪些是你在未來生活里遇到的其他情況里也可能受此威脅的?哪些只適用于本次事件或類似事件? 未來如果發生相同的情況,你會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希望這些問題和你的回答能幫助你深入地思考:自己對積極和消極的大致預期,個人生活中遇到積極和消極情況的起因,以及對這些情況的解釋。這個反省將是一個很好的起點,讓你更好地理解心理資本的樂觀。 樂觀是整體的積極預期 正如我們在本章開頭提到的,有個公認的觀點認為,樂觀是對生活有積極預期的跨情境整體傾向。在這種觀點下,樂觀可以是一種廣義上的信心,正如第2章中談到的,與具體的任務或情境有關。這種觀點還認為樂觀與悲觀是同一個連續體上的兩端,但并不被很多積極心理學家認可,后者認為樂觀與悲觀是獨立的概念,對此我們稍后討論。 樂觀的整體觀點很重要的一個貢獻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樂觀與悲觀如何通過不同的運轉機制產生好的或不好的結果,例如,與健康幸福的關系被至少三個元分析中的上百個研究所證明(Alarcon, Bowling, & Khazon, 2013; Anderson, 1996; Rasmussen, Scheier, & Greenhouse, 2009)。研究表明,樂觀主義者的生活境遇比較好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有積極的心態,還因為他們與悲觀主義者有本質不同的應對機制。 當樂觀主義者面對逆境時,他們會不斷地嘗試,正如我們反復提到的,這在部分程度上與心理資本的其他要素(例如希望的路徑)相關。他們采取聚焦于問題的應對機制,尤其是當他們可以掌控局勢時。他們會以更積極的態度看待當時的情況,但是當他們無法控制時他們會接受現實。與第3章中的“接近性目標”類似,可以將樂觀主義者看作“接近型應對者”。 相較于事情的消極方面,他們更關注制訂計劃為將來做準備。他們甚至會嘗試用幽默來化解消極的情況。與之相反,盡管悲觀主義者有消極的預期,但當逆境真的發生時,他們會表現出被動的舉動,例如拒絕、逃避、宿命論或者認知回避、分散注意力、遠離問題。他們有時會陷入自責和一廂情愿,以至于會放棄努力(Carver et al., 2009)。 你屬于哪一類?回想一下你對前文問題的回答。你更偏向積極還是消極?你如何應對問題?你的應對方式是否會因問題性質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工作問題、情感問題或家庭問題等?如果你傾向于逃避現實、逃避問題和為自己感到難過,那你可能是個悲觀主義者或者在滑向悲觀主義者的滑梯上。如果你勇于面對問題、接受問題并且積極地尋找解決方案,那你就有可能是個樂觀主義者。
心理資本(第2版):激發內在競爭優勢/萬千心理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弗雷德·路桑斯(Fred Luthans) 世界著名的管理學家和管理心理學家,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大學杰出教授,蓋洛普首席科學家,同時是美國三家權期刊的主編。曾擔任美國管理學會主席,2000年入選美國管理學會名人堂,1997年榮獲美國管理學會杰出教育學大獎。 卡洛琳·約瑟夫-摩根 (Carolyn M. Youssef-Morgan) 美國貝佛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博士項目的核心教員,同時服務于由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SHRM)、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NSI)、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指定的美國技術顧問組(TAG)。 布魯斯·阿沃利奧(Bruce J. Avolio) 享受國際聲譽的領導力研究者和實踐者,美國華盛頓大學領導力培養中心的管理學教授,最近入選了“近50年來有影響力的25位管理學學者”,已出版11本著作,發表150多篇相關領域的學術文章。 譯者簡介 王壘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童佳瑾 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助理教授 高永東 北京大學管理心理學博士,經理人 李冠軍 啟德教育集團聯合創始人,天使投資人,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生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