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日本與阿拉伯:歷史與展望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39894
- 條形碼:9787303239894 ; 978-7-303-2398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本與阿拉伯:歷史與展望 內容簡介
在《當代阿拉伯研究5:日本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一書中,黎巴嫩大學歷史系教授馬斯歐德·達希爾博士以豐富的統計數據和歷史文獻為基礎,綜合多種英文、法文以及阿拉伯文學術成果,精煉數年來日阿間文化交流活動中的思想成果,全面回顧了阿拉伯國家與日本之間在各個領域的交往歷史,對雙方在政治外交、經濟貿易、文化科學等領域的交流歷史與現狀進行了全景展現,總結了日本對于阿拉伯國家重要事務的立場與態度,并對未來日阿關系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日本與阿拉伯:歷史與展望 目錄
一、兩次現代化改革與日本崛起
二、阿拉伯人眼中的日本崛起
**章 日本在阿拉伯國家的形象認知與軟實力外交
一、從歷史維度看日本
二、日本與阿拉伯:形象構建與認知
三、1945年之前日本與阿拉伯的關系發展與形象構建
四、1945年至1973年日阿關系的轉型與形象認知
五、日本的外交軟實力與日阿關系發展
六、日本的不斷崛起與阿拉伯復興事業的遲滯
第二章 日本與阿拉伯國家經貿關系發展史
一、日本與埃及經貿關系發展史
二、日本與沙特阿拉伯經貿關系發展史
三、日本與阿聯酋經貿關系發展史
四、日本與科威特經貿關系發展史
五、日本與卡塔爾經貿關系發展史
六、日本與巴林經貿關系發展史
七、日本與阿曼蘇丹國經貿關系發展史
八、日本與也門經貿關系發展史
九、日本與伊拉克經貿關系發展史
十、日本與敘利亞經貿關系發展史
十一、日本與黎巴嫩經貿關系發展史
十二、日本與約旦經貿關系發展史
十三、日本與巴勒斯坦經貿關系發展史
十四、日本與阿爾及利亞經貿關系發展史
十五、日本與突尼斯經貿關系發展史
十六、日本與摩洛哥經貿關系發展史
十七、日本與蘇丹經貿關系發展史
十八、日本與利比亞經貿關系發展史
十九、日本與毛里塔尼亞經貿關系發展史
結論
第三章 日本與阿拉伯國家的文化發展
引言
一、日本的文化革新與發展
二、20世紀中葉日本和阿拉伯之間的文化交流
三、阿拉伯研究在日本的發展
四、發達經濟體研究所的阿拉伯研究
五、時斷時續的日阿文化對話
六、21世紀前十年日阿間的文化對話
七、日本中東研究的文化項目與期刊
八、日本中東研究學會
九、阿拉伯文化在日本發展的評述
結論
……
第四章 21世紀前十年阿拉伯國家與日本的關系:現狀與展望
結語
日本與阿拉伯:歷史與展望 節選
《日本與阿拉伯:歷史與展望》: 在《日本:旭日東升》一書中,作者對埃及和日本進行了比較與分析,并指出,在面對相似的外部壓力時,日本成功地將壓力轉變為自身發展的動力,而埃及則受制于這種壓力而止步不前,阿拉伯人在解決自身問題、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有必要主動學習日本等國的成功經驗。在某種意義上,埃及人與日本人同為東方人,同屬于東方文明圈,日本的成功經驗也證明,對于東方人來說,打破殖民封鎖、實現國家與民族的獨立,這種目標和愿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而抗爭、犧牲和團結則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重要途徑。 當時的世界主流學術話語體系由西方世界把持,西方學者所堅持的東方主義研究路徑也影響了數代學者。他們堅稱,西方人在科技和文化方面處于優越和領先的地位,東方人應當向西方人學習。但該書作者卻拒絕采納這一在當時學界處于主導地位的觀點,而是強調,西方的強權統治使東方國家不得不屈服于其侵略與霸權,也無力為實現自身獨立和面向未來的發展而做出抗爭。他還指出,同為東方國家的日本,則并沒有被東方主義的思想所束縛,而是堅持為本國的發展和復興進行奮斗,*終取得了成功。 從某種角度來看,《日本:旭日東升》這《日本與阿拉伯:歷史與展望》的出版實際上也是對東方人,尤其是阿拉伯人正處于落后地位的觀點的回應,是對阿拉伯人無力改變自身所處的失敗與困境這種偏見的回擊。除了批判主流觀點,該書的另一個目的則是喚醒阿拉伯人的自我意識,鼓勵阿拉伯人在世界發展潮流中迎頭趕上。正如作者所言,日本的發展歷程實際上是對阿拉伯人極為有益的經驗,日本之所以能夠取得軍事、經濟以及社會等多個領域的飛速發展,其原因在于日本人能夠認識自我,洞察環境,并集合各種力量為創造更為美好的社會生活環境以及國家發展條件而服務。 在對日本和埃及進行比較研究后,該書作者指出,日本和埃及兩個國家在開啟現代化進程時面臨著相似的外部環境與內部問題,但*終卻獲得了截然相反的結果。正如該書作者所言,將日本和埃及進行比較,并非在崛起者與衰落者、領先者與落后者、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領導者與被領導者、征服者與被征服者之間比較,而是讓阿拉伯人清楚地認識到,在相似的現代化進程中,埃及為何走向失敗,而日本又為何實現了崛起和繁榮。該書作者認為,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建成通航可謂日本和埃及兩國發展史的重要時間節點和歷史轉折點,從那之后埃及的發展腳步逐漸放緩甚至出現衰退跡象,而日本則走上了不斷崛起的道路。在這一時間點后,兩個國家領導人不同的政治決策引導兩國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日本逐步走上了建設、發展、繁榮、強大之路,而埃及則逐步走向危機,并飽受經濟衰退的困境,之后被外國勢力輕易入侵并淪為殖民地。 團結一致的中央集權統治若毀于一旦,那么想要重建,則需幾個世紀之久,而民眾在一朝一夕間獲得的福祉,則需要政府窮盡多年的努力才能獲得。也正如在埃及和日本所發生的一樣,埃及逐步衰落,危機叢生,而日本則實現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強勢崛起與快速復興。日本之所以能夠取得發展與成功,其重要原因便在于領導者能夠認清自己的職責所在,認識到政府應當是民眾獲得福祉與幸福的保證。在具有清晰的自我認識和明確的發展規劃的政府領導下,民眾才能建立起對政府的信心,燃起對國家的熱愛之情,無條件地支持領導者的主張,這樣的國家才能獲得更多的福祉、持續的良性變革以及長久的發展。 ……
日本與阿拉伯:歷史與展望 作者簡介
馬斯歐德·塔希爾,黎巴嫩中國友好聯合會會長,黎巴嫩大學歷史系教授,阿拉伯世界著名的東方史專家,精通阿拉伯語、俄語、英語、日語,曾獲得由日本天皇頒發日本文化獎。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發展中阿各領域友好關系,發表了數十篇關于中阿關系的文章。 劉欣路,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學院副院長,教授。海灣阿拉伯國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阿拉伯友好協會理事,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員。2013年入選“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2016年被評為“首屆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優秀中青年專家”,2017年入選“北京外國語大學青年教師計劃”。 劉辰,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學院講師,海灣阿拉伯國家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龐博,博士,北京語言大學中東學院講師。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