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盛軒暫(ZZ)鄧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42608
- 條形碼:9787545542608 ; 978-7-5455-426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夏盛軒暫(ZZ)鄧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本書特色
1.解密鄧小平*后二十年紀實作品!
2.看鄧小平如何改變中國、改變中國人的命運、改變中國與世界的關系
3.還原一代偉人的傳奇經歷;再現改革年代的歷史風云!
4. 暢銷十年,修訂再版,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5.解密鄧小平*后一次是如何艱復出的?
6.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是如何取得領導地位的?
7.改革開放政策是如何殺出一條“血路”的?
8.香港回歸談判中鄧小平在關鍵時刻起了哪些關鍵作用?
華夏盛軒暫(ZZ)鄧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內容簡介
《鄧小平的*后歲月》是首部解密鄧小平人生*后歲月的作品,它記錄了鄧小平從1977年艱難復出到1997年病逝這二十年間的傳奇經歷,從中既可見歷史拐點處的驚心動魄,又可見偉人日常生活間的風趣幽默,鄧小平偉人和凡人這兩個完全不同的側面得以真實再現。他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鄧小平*后一次復出、十一屆三中全會取得領導地位、88歲南方視察、香港回歸談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原委與真相都一一得以還原,有許多細節是首次披露。
華夏盛軒暫(ZZ)鄧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目錄
**章
歷史拐點
是附和還是反對“兩個凡是”,關系黨和國家的命運,也連接著鄧小平的政治命運。粉碎“四人幫”9 個月之后,鄧小平艱難復出,
“輕松亮相”在北京國際足球邀請賽現場
一位普通教師的手,首先牽動歷史的帷幕;“特約評論員”的文章打響真理標準討論的**槍。“凡是派”震怒發難,大討論險象環生,危難之時鄧小平拍案而起
陳云的率先“一炮”,臨時改變了中央工作會議的中心思想與會議進程,使閉幕式后會議仍在進行,使新時期“遵義會議”的“主題報告”提前宣讀
撥亂為了反正,把被顛倒的歷史顛倒過來。面對世界名記者咄咄逼人的提問,既反右又反“左”的鄧小平聲稱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永遠要保留下去”
第二章
殺出血路
一間小茅屋簽訂生死契約的18
位社員,扛起了中國改革的**面大旗,引發了又一次農村包圍城市的大變革。總設計師一分鐘的沉默之后,勾畫出“小康中國”的概況
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力主殺開一條血路為打開國門“練兵”。5 年后,特區*尊貴的客人發現這里開始創造的是一個新的奇跡
第三章
鐵血長城
一個普通院落的院門準時敞開,掛著“辰5”字號車牌的兩輛黑色高級轎車正點駛入……沙場秋點兵。看到軍姿雄壯的閱兵部隊,
鄧小平笑了
聲音此起彼落,由一個方陣到另一個方陣。看到這支經過戰火的洗禮、動亂的沖擊而重新邁開大步前進的英勇頑強的軍隊時,他滿意地點頭微笑
“我說(國慶)有個缺陷,就是80 歲的人來檢閱部隊,本身就是個缺陷。”猶如平地驚雷的戰略決策已在他心中醞釀成熟——裁軍百萬以“消腫”,鍛造雄師勁旅
第四章
偉大構想
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握手言和,中蘇對峙終歸解凍,“世界公民”鄧小平一次次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和傳奇精彩的外交實踐
在鄧小平胸懷的全局里,香港問題被擺在了一個絕妙的位置。經過一番思量,英國外交部*終確定由當時的香港總督麥理浩來擔負投石問路的任務
鋒芒畢露的“鐵娘子”在會談中碰上硬釘子,以致神思恍惚而在人民大會堂門外摔了一跤。鄧小平很清楚地讀出了對手立場的微妙變化,適時地給英方一個下臺階的機會
《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正式簽署后,中國政府開始研究如何組織起草香港基本法。1987 年4 月16 日,鄧小平在會見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全體委員時,提醒起草委員會的委員們,起草基本法要從香港的實際出發
1987 年4 月13 日,中葡雙方正式簽署了聯合聲明。而在香港、澳門相繼回歸祖國之后,解決臺灣問題成了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大結局問題
第五章
政治囑托
“為什么退下來?因為中國現在很穩定。退就要真退,百分之百地退下來。”這是鄧小平的“戰略安排”。臨別時,江澤民與鄧小平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一邊眺望上海中心城區的面貌,一邊囑托身旁的朱镕基:“我們說上海開發晚了,要努力干啊!”作為一個戰略家,他以其獨特的視角看出上海在對外開放方面的優勢
車輪滾滾。專列上的主人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位并不普通的普通公民。車至武昌,他有話要講,言簡意賅。車到長沙,那嚴肅的眼神隱含著一絲微笑。車抵深圳,老人毫無倦意:“想到處去看看。”
談笑風生,有時一兩句幽默的話語,引得大家發出一陣陣笑聲。得知有的竹子是悄悄從成都“弄”來的后,他開玩笑說:“這也屬知識產權問題啊。我是四川人,要你們賠償啊。”
一路風塵仆仆,處處妙語連珠,播下春風萬里,使神州大地又一次春潮涌動。群眾踮起腳尖歡呼著……一篇文章一炮打響,曾名不見經傳的陳錫添因此一躍成為中國新聞界名人
這是他*后一次出現在人民大會堂。也是在這次會議上,開始取消中顧委這個機構。“大會開得很好,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望著年富力強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88 歲的鄧小平高興地笑了
第六章
桑榆暮景
沉默而幽默的鄧小平,個性中卻充滿著矛盾的和諧。“打牌要和高手打嘛,輸了也有味道。”這位樂山且樂水的高級橋牌迷,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鐵桿球迷
他的生活很有規律,嚴格按自訂的作息制度運行。喝酒可以說是鄧小平的一種嗜好,他雖能喝但從不貪杯。這位中國的“頭號煙民”說戒就戒,放下就沒有再抽
鄧家這個大家庭里,老爺子是家庭的核心,背后的“秘書” 則是家庭的中心。和孩子們在一起,鄧小平總是無比開心。他平常沒什么話說,但跟孩子可有話說了,逗呀、抱呀
愛穿“小鞋”的鄧小平對工作人員比較隨和、關心,對下級他有著同志般的體貼與關照、朋友般的真誠與諒解。如果身邊的工作人員經濟上有困難,他總是盡力給予幫助
第七章
遺愛九州
一代偉人走到了他生命的*后時刻,他的家人與中央高層對此高度保密,醫療專家全力挽救。奇跡到底沒有出現,卓琳聲聲泣喊“老爺子”,可是他什么也聽不見了
“日子一天一天好起來了,可是他老人家走了。”噩耗隨著電波傳遍神州,中華兒女一片哀慟。這一刻,多少人的淚水打濕了衣襟,多少人的心靈被深深撼動
周南兩度淚灑靈堂,馬萬祺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哀思綿綿繞寶島。“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創造者走了,他的心愿變成了遺愿,
他的遺愿正在一步步兌現
安南久久凝視著小平的遺像,默默哀悼。不幸的消息牽動了世界的神經,華人華僑及各國政要、國際友人等紛紛表達緬懷之情,
整個世界與中國同哀
胸前戴著自制的白花,舉著連夜趕制的橫幅,在早春的寒風中佇立。從五棵松到八寶山短短兩公里多的路程,沿途兩側站滿了悲泣的人群,灑滿動天撼地的痛惜之情
江澤民揮淚致悼詞,胡錦濤悲痛送偉人,卓琳深情喚親人。以*樸素、*莊嚴的方式,完成一位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生前的囑托
“到香港自己的土地走一走,看一看”與“親眼看一看中國人民的小康生活”這兩個心愿,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遺愿。與鄧小平相伴一生的卓琳替他兌現了這心中的夢想
附一:晚年鄧小平大事記
附二:主要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華夏盛軒暫(ZZ)鄧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作者簡介
余 瑋
紅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新聞老照片的背后——紅墻攝影家鏡頭中的共和國往事》《知情者細說毛澤東》《紅色書箋背后的周恩來》《敦厚朱德》《世紀小平》《傳奇陳云》《講學中南海》《觸摸紅墻》《紅墻見證》《從琳瑯山到中南海》《出入中南海的高層智囊》《私家相冊里的紅色傳奇》等,并有作品入選中學《語文》多部作品被確定為中國作協重點扶持作品。
吳志菲
紅色勵志作家。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中國傳記文學學會、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出版有《中國高端訪問》《中國作家訪談》《中南海大講堂》《第三只眼看人居》《紅色之戀》《紅歌紀事》《李菲傳奇》《百歲名流》《我們跨過鴨綠江》《筆桿子》《槍桿子》等暢銷圖書;有作品入選“年度優秀中國傳記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