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公司融資管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18284
- 條形碼:9787516418284 ; 978-7-5164-182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司融資管理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企業高管、CFO及一般財務工作者,相關院校師生 這是一本有理論、有方法、有案例的實戰著作,助力中國企業家從勝利走向勝利!
公司融資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融資基礎”“價值原理”“資本結構和股利政策”“融資策略”四部分, 15章, 近35萬字,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有理論, 有案例, 是一部高水平的學術教材。
公司融資管理 目錄
**篇 融資基礎
**章 現代公司制度
**節 公司制企業的目標
一、公司制企業
二、公司制企業的經營目標
第二節 公司制企業的委托代理問題
一、股東和經理層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
二、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
第二章 財務報表與公司財務信息
**節 財務會計報表的信息揭示
一、財務報表
二、財務報告體系
三、財務報表編制結果差異的主要原因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一、資產負債表的內容與分析
二、資產負債表在財務分析和評價中的作用
三、資產負債表的局限性
第三節 損益表
一、損益表的內容與分析
二、損益表在財務分析和評價中的作用
三、對于公司利潤質量的進一步討論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一、現金流量表的內容與分析
二、現金流量表在財務分析和評價中的作用
三、現金流量表的局限性
第五節 財務報表分析
一、財務比率分析
二、杜邦財務評價體系
第三章 現金流量與資本預算
**節 現金與現金流量
一、現金流量與現金存量的關系
二、現金與現金周轉
第二節 資本預算
一、評估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
二、投資決策準則
第三節 經濟利潤(EVA)和市場附加值(MVA)
一、經濟利潤(EVA)
二、市場附加值(MVA)
三、EVA、MVA與NPV
第二篇 價值原理
第四章 價值的基本概念
**節 資金的時間價值
一、時間價值的概念
二、貨幣的將來值與現值
第二節 風險與收益
一、風險與收益的衡量
二、風險與風險偏好
第三節 利率風險和期限結構理論
一、到期收益率
二、利率的風險
三、利率的期限結構
第五章 債券、股票和期權的價值
**節 債券的價值
一、債券的基本特征
二、債券的價值和到期收益率
三、債券的久期和凸性
第二節 股票的價值
一、股票定價的基本模型
二、市場有效性與股票定價
第三節 期權的價值
一、期權的基本概念
二、期權的基本損益狀態
三、期權組合與買賣權平價
四、期權的價值
第六章 資本成本
**節 個別資本成本
一、估算負債成本
二、估算股權資本成本
第二節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一、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概念和計算
二、影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因素
三、對于資本成本的進一步討論
第三節 邊際資本成本
一、邊際資本成本的概念
二、邊際資本成本的測算
第四節 投資項目的資本成本
一、項目資本成本的涵義
二、資本預算中采用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前提
三、估算項目的資本成本
四、利用邊際資本成本進行投資決策
第七章 公司價值評估
**節 公司價值評估的方法
一、比較價值法
二、現金流貼現法
第二節 公司購并中的價值評估
一、公司購并為什么可能創造價值
二、公司購并中的價值評估方法
第三篇 資本結構和股利政策
第八章 資本結構理論與實務
**節 早期資本結構理論
一、凈營業收益理論
二、凈收益理論
三、傳統理論
第二節 MM資本結構理論
一、MM理論的基本假設條件
二、無公司所得稅時的MM模型
三、有公司所得稅時的MM模型
四、Miller模型
第三節 權衡理論
一、財務危機成本
二、代理成本
三、權衡理論(Trade-Off Theory)——考慮財務危機和代理成本后的資本結構理論
第四節 信號模型
一、唐納遜的融資選擇順序理論
二、梅爾茨的資本結構信號模型
第五節 資本結構決策
一、根據資本成本選擇資本結構
二、息稅前收益—每股收益分析
三、股票價值分析
四、影響資本結構決策的主要因素
第九章 股利理論與政策
**節 股利理論
一、MM股利無關論
二、股利更安全:“一鳥在手論”
三、稅收偏好理論
四、信號理論
五、股利政策理論討論中的其他觀點
第二節 股利政策的選擇
一、影響公司股利政策的主要因素
二、常見的公司股利政策
三、現金股利的支付程序
第三節 股票股利、拆股與股票回購
一、股票股利
二、股票分割
三、股票回購
第四篇 融資策略
第十章 證券發行基礎知識
**節 證券發行制度
一、美國的證券發行監管制度
二、我國的證券發行監管制度
三、我國證券發行的一些中國特色規定
第二節 信息披露制度
一、中美信息披露制度體系及主要差異
二、招股說明書
第十一章 股票融資
**節 股票的基礎知識
一、股票概述
二、股票的分類
三、我國股票的分類
第二節 股票初次公開發行
一、公司上市的利弊
二、公司上市的過程
三、上市交易的**天——IPO抑價之謎
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長期價格表現
第三節 上市公司發行新股
一、私募
二、股票期權、員工持股計劃(ESOPs)和股利再投資計劃(DRIPs)
三、配股
四、向社會公開發行新股(增發)
第四節 我國A股股票首次公開發行
一、首次公開發行公司申請公開發行股票的條件
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一般程序
三、我國股票發行上市保薦制度
四、我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詢價制度
五、股票上市交易條件
六、股票交易暫停和終止的情形
第五節 我國境內B股上市
一、我國B股市場概況
二、發行境內上市外資股的條件
三、申請增資發行境內上市外資股的條件
第六節 我國企業境外上市
一、境外直接上市
二、境外間接上市
三、其他境外上市方式
四、上市標準
第十二章 債券融資
**節 債券的基本概念
一、債券的基本要素
二、債券的基本特征
三、債券的分類
第二節 公司債券的主要條款
一、資產條款
二、股利條款
三、融資條款
四、保證條款
五、償債基金條款
六、贖回選擇權
七、轉換選擇權、交換選擇權和賣出選擇權
第三節 債券的風險
一、利率風險和再投資風險
二、違約風險和債券評級
三、垃圾債券
第四節 兩種特殊的公司債券
一、收入債券
二、浮動利率債券
第五節 債券的發行
一、公司債券的公開發行
二、私募
三、我國債券市場狀況
四、我國公司債公開發行、上市交易、法律規定一覽
第十三章 混合型融資
**節 優先股
一、優先股的基本特征
二、優先股融資的利弊分析
第二節 認股權證
一、認股權證的特征
二、股權證與看漲期權的差異
三、認股權證的價值分析
四、認股權證融資的利弊
第三節 可轉換證券
一、可轉換證券的特征
二、可轉換證券融資的利弊分析
三、可轉換債券價值分析
第十四章 租賃融資
**節 租賃的基礎知識
一、租賃的概念
二、租賃的類型
三、租賃的會計處理和稅收規定
四、租賃的程序
五、租金的確定
第二節 租賃與借款購買的比較
第三節 對租賃的進一步討論
一、租賃購買無差異
二、對租賃現象的解釋
第十五章 項目融資
**節 項目融資概述
一、項目融資的特點
二、項目融資的參與者
三、項目融資的運作程序
第二節 項目的投資結構
一、決定項目投資結構的主要因素
二、投資結構的基本類型
第三節 項目融資模式
一、投資者直接安排的融資模式
二、投資者通過項目公司安排的融資模式
三、以“杠桿租賃”為基礎的融資模式
四、以“設施使用協議”為基礎的融資模式
五、以“產品支付”為基礎的融資模式
六、BOT項目融資模式
七、ABS項目融資模式
第四節 項目的資金結構和融資擔保
一、項目的資金結構
二、融資擔保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復利終值系數表
附錄二 復利現值系數表
附錄三 年金現值系數表
附錄四 年金終值系數表
公司融資管理 節選
第十三章 混合型融資 **節 優先股 優先股是指其持有者比普通股持有者具有一定優先權的一類證券,它是介于普通股和公司債券之間的一種籌資工具,它在某些方面和公司債券類似——支付固定的股息;在某些方面又和普通股類似——對公司財產的要求權排在公司債權人之后。從資產負債表看,它屬于權益資本;從金融的角度看,它需要支付固定的費用從而提高了公司的財務杠桿,但不支付優先股股利也不會導致公司破產,而又與債券利息不同的是,優先股股息只能從稅后利潤中支付,不能用來抵稅;從發行公司的角度看,優先股的優先權意味著優先股股東獲得股利后,普通股股東才有資格獲得股利。因此,把優先股作為混合類證券似乎更為恰當一些。 一、優先股的基本特征 優先股都有一個確定的面值,也叫清償價值。優先股的面值具有兩層意義,一是代表優先股股東在公司清算時應得的資產權,二是計算股利的基礎。股息可以用每股多少貨幣單位表示,也可以用面值的百分之幾表示,或者兩種方法并用。如在美國,通常是25 美元或者100 美元。股息可以用每股多少美元表示,也可以面值的百分之幾表示,或者兩種方法并用。例如股息可以指定為每股2.5美元(每股25 美元的面值或其他指定值),或者是預先確定的10%的股息率。 在后一種情況下,若優先股的面值為25 美元,則股息為2.5 美元;若面值為50 美元,則股息為5 美元;若面值為100 美元,則股息為10 美元。固定股息優先股的股息通常都是按季發放的。在20 世紀80 年代,出現過實物分紅的優先股,被稱為PIK(payment in kind)。 優先股的股息不同于債券利息,董事會有權決定不對優先股發放股息,而且董事會的決策可以與公司當前的利潤情況沒有任何聯系。優先股的股息可以是累計的,也可以不是累計的。但是,現實中大多數優先股股息都是可以累計的,也就是說某一年未發放的股息可以向前結轉,但*長累計時間通常為3 年。 在拖延支付期間,未支付的優先股股息被稱為未付款項(arrearages),但它本身并不能產生利息,未付款項只會隨著未付股利的增多而增多。優先股的股息支付必須排在普通股股利支付之前。所以,盡管不支付優先股股息并不會導致公司破產,但發行公司一般還是傾向支付優先股股息。因為若不支付優先股股息,就不能支付普通股股利,不支付普通股股利就會導致發行債券融資更困難,當然也不能發行更多的優先股或普通股來融資。從發行公司的角度講,優先股股息支付的靈活性還是為公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優先股的風險要比債券小;從投資者來說,優先股的風險就比債券要大,因此他們會要求一個比較高的稅后收益。 優先股股東一般只能收取既定的股息,而且一旦公司破產,他們只能獲得給定的價值補償。近年來,許多新發行的優先股都設定了強制性償債基金。這些因素都使優先股看起來很像債券。然而,從發行公司的角度看,優先股股息不像債券利息那樣能夠免稅。從個人投資者的角度看,優先股股息屬于應納稅的普通收入。在美國,對公司投資者a 而言,投資優先股股息的70%是可以免稅的,因此公司投資者更有動力購買其他公司的優先股而不是債券,從而導致優先股的收益率一般要比債券低。所以,在談到關于優先股的稅收問題時,既要考慮優先股股息稅后支付的稅收劣勢,也要考慮到公司投資者所具有的稅收優勢。 目前大多數的優先股賦有下述條款:①利用償債基金定期贖回優先股;②提前贖回全部或者部分優先股;③轉化為普通股。 訂立贖回及轉化條款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發行人希望利用債券的稅收優勢,或者希望通過低成本地發行股票從而贖回高成本的優先股,也可能是為了調整公司的資本結構。1985 年阿科公司(Atlantic RichfieldCo.)就為了調整資本結構而贖回了公司的優先股。大多數優先股贖回時是以預定的價格加上贖回日累計欠付的股息全部或者部分贖回。初始贖回價一般是面值或者售出價格加1 年的股息,隨后逐漸降到面值或者初始售出價格。例如,杜克能源公司(Duke Power Company)股息率為7.12%的Q 系列優先股(面值100 美元)到1992 年3 月15 日的贖回價為107.12 美元;第二個五年內的贖回價為104.75 美元;第三個五年的贖回價為102.83 美元;*后,2000 年3 月16日的贖回價為100 美元。 二、優先股融資的利弊分析 公司在考慮優先股融資問題時,一般會從下面兩個方面的利弊進行權衡。 優先股融資的主要優點在于: ①不像債務那樣,面臨著到期必須支付利息的硬約束,未能支付優先股股息不是公司的違約行為,不會導致公司破產。 ②優先股的發行一般不會導致原有普通股股東對公司控制權的下降。 ③優先股沒有固定的到期日,不像債券那樣必須償還本金。 優先股融資的*主要不足在于其較高的成本。成本高的原因:一是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投資優先股風險高于購買債券,為補償風險要求股利比債券的票面利率高;二是優先股股利需從稅后利潤中支付,不能起到抵稅作用。正因為此,那些高稅率的企業不喜歡發行優先股。另外優先股往往賦有較多的限制條款,如對公司借債的限制,對普通股股利支付的限制等。 ……
公司融資管理 作者簡介
李心愉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78-1982年,畢業廈門大學計劃統計系,1984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統計系,獲碩士學位,1991年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經濟系訪問學者,已在北京大學任教三十余年,多次獲得北京大學教學獎,出版《應用經濟統計學》《公司金融學》等著作多部。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