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訪問童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206674
- 條形碼:9787570206674 ; 978-7-5702-0667-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訪問童年 本書特色
《訪問童年》是作家殷健靈在深入調研、大量采訪的基礎上全新創作的一部作品。通過再現受訪者對童年重要事件的回憶,闡釋出童年的經歷對一個人一生的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作品中受訪者的年齡跨度將近一個世紀,他們的童年小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近一百年的時代變遷,更蘊含著不同時代和地域里孩子們的心靈和感情:雖千差萬別,卻異曲同工;雖幽微渺小,卻豐富而廣袤。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故鄉,找回初心,發現真實的自己。
訪問童年 內容簡介
1.媲美BBC成長系列紀錄片《人生七年》,用文字記錄童年經歷對一個人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2.書中受訪者的年齡跨度近一個世紀,這些普通人的童年小史,反映出中國近一百年的時代變遷(從鴉片戰爭、軍閥混戰、抗日戰爭等一直到當下),表現了中華民族的韌性;
3.童年影響人的一生,作者在書中更多的是心疼人物所受的創傷,禮贊人物的自我療愈:即使被命運殘忍對待,仍以一顆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從未放棄對美好的向往與努力;
4.致童年——回到生命的本初,重拾童年的記憶,從而提醒人們找回在塵俗中迷失的真自我;
5.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李敬澤作序推薦;曹文軒、朱永新、李敬澤聯袂推薦;著名插畫師蔡皋傾情配圖。
訪問童年 目錄
“每個人何嘗不是一只孤船” / 003
心底的波光與云影 / 014
“七十年前,我也有過青春的叛逆” / 016
用一生來叛逆 / 023
“*陌生的人是父親,影響*大的人也是父親” / 025
平靜地體會痛苦 / 037
“父母去世后,我看到了兩個截然相反的世界” / 039
抵抗人性之惡,猶如一場戰爭 / 044
“淡忘的童年一定不重要,我只記住不能忘卻的” / 046
我們的選擇性記憶 / 054
“如果生命沉重不堪,那就在燦爛輕盈中展現吧” / 056
當我們無法挑揀自己的命運 / 069
“我嚇壞了,不知道媽媽要把我拖去哪里” / 072
黑夜從來都不是黑的 / 079
“八歲那年,我不得不開始一個人的生活 ” / 081
拿什么來抵御童年的殘忍 / 088
“眼看我就要贏了,她卻退出了…… ” / 090
那個并不真實的自我 / 101
“我用半生時間來矯正那個孩提時代的我” / 103
長大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 108
“快樂著,卻為什么總感到心酸和悲傷” / 110
掙扎也許是生命的常態 / 121
“我想回到那個小姑娘那里,拉她一把,但是無能為力” / 123
生命初始*美的圖畫 / 137
“鄭重地告別,與那些童年的過往” / 139
平淡生活中的“儀式感” / 146
“我從來沒有真實地活出自己” / 149
破繭而出 / 159
“什么是完整的家呢?和有沒有父母無關” / 161
愛比怨悔更自由 / 169
“你聽過大提琴拉的《二泉映月》嗎” / 171
盲孩子眼睛里的光 / 181
“我想盡力擺脫這物化的世界” / 183
理想永遠都年輕 / 195
“我只和媽媽說學校里有趣的事” / 197
比天空還要大的小煩惱 / 205
重返童年
“早逝的二哥永遠不會知道,他對我的生活道路起了多大的作用” / 209
“我沒有跑,這個時候逃回家真是丟死人啦!” / 212
“我沒有生日” / 215
“照耀我一生的三個童年片段” / 221
“每個孩子都有天性,后天的努力造成命運的千差萬別” / 226
“爸爸和媽媽沒有給我做出愛情的榜樣” / 229
“媽媽對爸爸的怨恨一直沒有消除” / 232
“我越自信,別人越不會欺負我” / 235
附錄 “重返童年”邀請書/ 239
訪問童年 相關資料
十分專業且充滿人性的采訪,與陌生的當事人面對面,直叩心扉,聽對方的傾訴或敘述,然后一舉成文,這是另外一種寫作路數—— 一種很少有人選擇,即使選擇也一定步履維艱的路數。強烈的現實感所產生的震撼力總比那些虛構文字所產生的力量更加能夠席卷心靈。殷健靈獨一無二的寫作,構成了一份無可取代的文學價值。
——曹文軒(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我們都是從兒童而來。但是,我們經常會忘記童年時的夢想與感受,忘記自己只是昔日的兒童。我們喜歡把自己的思想、態度和期望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實現我們沒有實現的人生夢想,做孩子不想做的事情。這時,我們已經離開了兒童。殷健靈的這本《訪問兒童》,其實也是訪問我們自己,讓我們重新回到兒童。讓我們跟隨這本書進行一次童心之旅,在與童年的對話中找回初心,發現我們真實的自己。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發起人、國家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
這本書超出了我的預想:它竟如此寬闊飽滿,它不是透明的不是純粹的,它不是童話和神話,而是百感交集的漫長旅途。人被童年所塑造,人也注定向著童年爭辯、反抗和逃逸,人渴望與他的童年和解,所以人需要訪問童年,在記憶、修復和創造中與自己、與世界和解。
這本書是人之書,是愛的教育、情感教育。那些回憶童年的成年人,他們每個人都既是教師也是學生,每個人都在修行,他們證明,記憶的能力、通過記憶推敲自我的能力,這就是善好人性的根本保證。
為此要感謝殷健靈,她當然不僅是一個記錄者,她召喚記憶,她讓混沌的生活和經驗自沉默中浮現,獲得意識、語言和形式,她是創造者,因為,她對一個又一個人說:要成為完整的人,要有光。
——李敬澤(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
訪問童年 作者簡介
殷健靈,兒童文學作家,1989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紙人》《野芒坡》《千萬個明天》《月亮茶館里的童年》《輪子上的麥小麥》《1937·少年夏之秋》《天上的船》和《甜心小米》系列,以及散文《愛——外婆和我》《致未來的你——給女孩的十五封信》《致成長中的你——十五封青春書簡》等。
殷健靈的所有作品中都隱藏著一個內核:成長中的心靈。她擅長以精微之筆探悉兒童與少年隱秘曲折的心理世界,揭示獨到的人生發現,被媒體譽為孩子和家長共同的“心靈知己”和“成長擺渡人”。
- 主題:足足一百年的時間跨度
足足一百年的時間跨度,讀完真是猶如穿越了一次時光隧道。這是一本奇妙的書,能看到一個世紀的時代變遷,深切地感受到社會的變化,同時我相信任何人都能在里面發現自己所屬的時代,能獲得共鳴或取得理解。唯一遺憾的是大多數的故事都充滿了苦難和不幸,是因為這樣的童年才有故事講嗎?也許是反過來,是因為大多數那個時代的人們童年確實都是這樣的,很難找到對我們今天來說比較普通的童年。要說印象,很多人的故事印象都很深,就說個最特別的吧:在寫書時還不到20歲的鮑展翅。我覺得他和別人最大的不同不是時代或家境,而是他提及父母和家庭的部分極少。主要是在說學校和他自己的思想。他那句“我看的書真的挺少”我完全能體會,也覺得很真實。我甚至覺得可能這樣的人就是人類未來的希望之所在。書中有好幾個人都提到,是讀書使他們成為了今天的樣子。
- 主題:
看似用十分平和的語氣說出童年的回憶,我讀到的更多像是不得不釋然的味道。原來童年的不幸真的需要一生去治療。就算是多年之后再往回看,依舊是那么難受,以為早就長好的傷口,根本經不得觸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