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通天之學-耶穌會士和天文學在中國的傳播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3229
- 條形碼:9787108063229 ; 978-7-108-06322-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通天之學-耶穌會士和天文學在中國的傳播 本書特色
本書以耶穌會士和天文學為主題,系統查閱研讀了國內外所藏清代歷算著作、官方文獻和清人文集,并與歐洲所藏*手西文檔案資料互證,在全球史和跨文化的視野下系統闡述天主教傳教士與歐洲天文學傳入中國的諸面相。
作者試圖將天文學傳播置于政治史、社會史和宗教史的語境中加以討論,完整勾勒清代近兩百年間歐洲天文學在華傳播的歷程。通過案例,生動展現了知識和權力交織的復雜背景,進而揭示了康熙皇帝如何通過西學來達到控制漢人和洋人之目的;深入分析了皇子、傳教士、欽天監官員和士大夫群體在知識傳播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通天之學-耶穌會士和天文學在中國的傳播 內容簡介
本書以耶穌會士和天文學為主題,系統查閱研讀了國內外所藏清代歷算著作、官方文獻和清人文集,并與歐洲所藏*手西文檔案資料互證,在全球史和跨文化的視野下系統闡述天主教傳教士與歐洲天文學傳入中國的諸面相。
作者試圖將天文學傳播置于政治史、社會史和宗教史的語境中加以討論,完整勾勒清代近兩百年間歐洲天文學在華傳播的歷程。通過案例,生動展現了知識和權力交織的復雜背景,進而揭示了康熙皇帝如何通過西學來達到控制漢人和洋人之目的;深入分析了皇子、傳教士、欽天監官員和士大夫群體在知識傳播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通天之學-耶穌會士和天文學在中國的傳播 目錄
**章 耶穌會士與歐洲星占術著作的傳播
**節 天啟崇禎間耶穌會士有關天文星占的相關論述
第二節 湯若望《天文實用》之編纂及其在清初的流傳
第三節 湯若望《天文實用》在乾隆時代的流傳
第四節 異端“新”知:穆尼閣對歐洲星占術的介紹
第二章 康熙初年歷法之爭與耶穌會士的東來
**節 西洋歷法的改編與楊光先反教案
第二節 日影觀測與康熙研習西學之開端
第三節 來自澳門的“西學帝師”
第四節 法國“國王數學家”來華
第三章 從觀星臺事件到蒙養齋算學館的設立
**節 觀星臺事件和李光地對歷算的興趣
第二節 康熙時代的歷算活動與人才培養
第三節 蒙養齋算學館的建立及其歷算活動
第四章 科學與權力:日影觀測與康熙時代的歷法改革
**節 康熙熱衷日影觀測之經過
第二節 1692 年乾清宮之日影觀測
第三節 1711 年日影觀測與歷法改革的緣起
第五章 “自立”精神與康熙時代的“西學中源”說
**節 康熙西學態度的轉變及其背景
第二節 康熙與“西學中源”說的流行
第三節 士人對西學態度的演變
一 何國宗:家世、生平及反教背景
二 梅瑴成對西學的態度及其家學淵源
第六章 歐洲天文學新知的傳入與《欽若歷書》的編纂
**節 蒙養齋算學館與格物窮理院
第二節 傅圣澤與歐洲新科學的介紹
一 歐洲數學的編纂活動
二 《歷法問答》與歐洲新天文學的傳入
第三節 《欽若歷書》的編纂與內容
第七章 科學和宗教之間:耶穌會士、禮儀之爭和日心說的傳播
**節 科學和信仰:耶穌會士、奉教天文學家與禮儀之爭
一 奉教天文學家:身份、職位及其分布
二 禮儀問題:耶穌會士和康熙、文人的互動
三 “ 誓狀”與“公書”:奉教天文學家對祭祖、祭孔的看法
第二節 耶穌會士和日心說的傳入
一 安多、黃百家與日心說的傳播
二 蔣友仁與日心說的傳入及其反響
第三節 “用其技藝”:康熙皇帝科學和宗教的兩手策略
第八章 量天測地:耶穌會士與康乾時代的大地測量
**節 康熙朝地圖測繪的背景
第二節 “西洋籌人”安多與子午線的測量
第三節 地圖測繪的緣起和展開:測繪過程及路線
第四節 乾隆時代的地圖測繪
第九章 復古與求新:雍正、乾隆間耶穌會士與宮廷天文學的傳播
**節 宇宙體系的折中:《歷象考成后編》的編纂
一 《歷象考成后編》編纂緣起
二 《歷象考成后編》的內容及其改進
第二節 會通中西:《儀象考成》的編修
一 《儀象考成》的編纂經過
二 復古思潮與璣衡撫辰儀的制作
三 《儀象考成》的恒星觀測和星表編制
第三節 耶穌會士與朝鮮燕行使的交往
第四節 后耶穌會士時代的宮廷天文學家
結語
附錄一 傅汎際、李之藻譯《寰有詮》及其相關問題
一 傅汎際和李之藻:《寰有詮》的譯者
二 《寰有詮》的底本及其翻譯
三 新的天文觀測如何用于解釋亞里士多德宇宙論?
附錄二 新教傳教士與天文學的傳播(1807—1859)
一 天王星知識在東南亞和中國沿海城市的傳播(嘉慶、咸豐朝)
二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早期傳播
三 偉烈亞力:科學的傳播者和中國科學史研究的開拓者
附錄三 天文著作序跋匯編
附錄四 欽天監西洋人任職表
附錄五 外國人名表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通天之學-耶穌會士和天文學在中國的傳播 節選
《通天之學:耶穌會士和天文學在中國的傳播》: 薛鳳祚根據穆尼閣傳授的科學知識,編成《歷學會通》一書,以西學參中法,試圖會通中西,涵蓋天文、歷法、數學、律呂、水法、物理(力學)、占驗、火器等知識。其中數學著作有《三角算法》《比例對數表》和《比例四線新表》,還有介紹歐洲星占術的《天步真原》,輯為《益都薛氏遺書》。薛鳳祚早在1633年就到過北京,并看到了湯若望等人編纂的歷算著作。然而在他的著作中,除穆尼閣之外,并未提及湯若望,此事看來有點蹊蹺,其中是否另有隱情,尚不得知。 薛鳳祚早年曾師從魏文魁學習傳統歷法,而魏文魁與崇禎改歷中的爭論大有關聯。崇禎四年(1631),魏文魁將新刻的《歷測》《歷元》(1629)兩書,讓其子象乾遞呈禮部,主持改歷的徐光啟支持西法,奉崇禎之命,由欽天監官員對魏氏著作逐一作了答復,并以《學歷小辯》之名刊刻。崇禎七年,魏文魁受朝廷之命,在京主持東局,參與《崇禎歷書》的改革,堅持傳統歷法,和西法一較長短,但以失敗告終。薛鳳祚當時可能也在北京,是否在東局協助魏文魁工作,和宮廷天文學家湯若望等人是否有直接交往,尚待文獻考證。 湯若望等人對保守派人士的學生是否會有所顧忌和保留?薛鳳祚為什么后來要離開學術中心北京,到南京去投靠穆尼閣?這是否透露了薛鳳祚對湯若望等欽天監當政耶穌會士的不滿?和他在北京的遭遇是否有關?這些問題還有待更多史料來解答。 波蘭耶穌會士穆尼閣1645年來華,1646年在江南傳教,1647-1651年在福建與艾儒略共事。1652-1653年,穆尼閣在南京期間,曾向薛鳳祚、方中通傳授西方歷算知識,包括一些新的天文學、數學成就。他是**位把對數介紹給中國的歐洲人,也介紹了哥白尼日心學說和歐洲星占術內容。 湯若望和穆尼閣相隔十余年先后介紹了歐洲的星占術,盡管同為耶穌會士,但是他們兩人的身份、背景及活動卻有很大差別。他們分別來自德國和波蘭,前者在欽天監擔任監正,在天子腳下,深得順治帝的信任;后者卻在南京,無官無俸,過著修道人的簡樸生活。湯若望深得朝廷信任,文人雅士爭相與之交往,留下了許多唱和之作;而穆尼閣,除了薛鳳祚之外,和他交往的文人似乎只有方中通,他在南京的活動詳情也無從得知。從湯若望的言行可看出,他對星占術的傳播非常謹慎,只介紹了自然星占術的內容,也就是教皇所許可的部分;穆尼閣在《天步真原》中介紹的內容,則包括人命部、世界部,引用了占星術大師卡達諾關于托勒密著作的評注,而人命部并不屬于教會所許可的自然星占術。從此角度看,穆尼閣所介紹的內容,無疑是教會中的異端。值得注意的是,穆尼閣來華的時代,離教皇發布關于星占術的禁令不久,穆尼閣的所作所為似乎有些挑戰正統的意味。 ……
通天之學-耶穌會士和天文學在中國的傳播 作者簡介
韓琦,浙江嵊州市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1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畢業,獲科學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清科學史、天主教史、中國印刷史和民國地質學史。著有《中國科學技術的西傳及其影響(1582—1793)》,合著合編有《中國印刷史》《中國活字印刷史》《〈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種)》《歐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獻匯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現任《自然科學史研究》主編,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Annals of Science等刊物編委。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