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自我與防御機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575189
- 條形碼:9787567575189 ; 978-7-5675-7518-9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我與防御機制 本書特色
《自我與防御機制》是精神分析著作領域重要的一本論著,自出版后,80年來經久不衰。此書大致分為三部分,每個部分都有開創性的貢獻。在*部分中,安娜·弗洛伊德開創性地將自我作為精神分析的工作任務確立了下來,闡述了出現在意識和行為中的無意識衍生物同樣也是精神分析的工作的對象。第二部分,安娜·弗洛伊德將防御機制的精神分析知識系統化,整理了其父親在著作中所論述的防御機制,進一步提出了新的防御機制,并在人格發展和精神病理學的更廣泛的模型中解釋它們的工作原理。第三部分,安娜·弗洛伊德對青春期——這一早前精神分析所忽視的心理發展階段進行了考察。
自我與防御機制 內容簡介
精神分析之母:安娜·弗洛伊德經典著作首次完整譯成中文 精神分析中,在分析兒童和分析成人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使安娜·弗洛伊德在進行兒童分析時更強調自我的重要性。成人治療和兒童分析的主要差異就在于,兒童不能像成人那樣回憶早期的創傷性經歷。相反,他們所展現出的是正在發生的成長經歷。兒童反映出的這些問題阻礙了他們正常的成長。 在《自我及其防御機制》這部有影響的力作中,安娜強調了自主的自我機能。在本書中,她詳細描述了那些曾由她的父親和其他人所描述過的自我防御機制,并且使每種防御機制和特定的焦慮類型(客觀的、神經癥的、道德的)聯系了起來。然而,傳統的精神分析學家(包括她父親)都認為自我防御機制阻礙著對潛意識的理解,而安娜卻認為,自我防御機制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安娜表明了這些防御機制通常是如何被用來調節社會性需要和生物性需要的。
自我與防御機制 目錄
自我與防御機制 作者簡介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 ,1895年12月3日—1982年10月9日)是一位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她出生在維也納,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六個孩子中小的一個,也是惟一繼承父親衣缽的人。與她的父親相比,她的工作強調了“自我”和正常的“發展路線”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了工作的協作性在分析和觀察中的重要性。因為她對精神分析作出的貢獻,她和克萊因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兒童心理學創始人。1938年,安娜·弗洛伊德因第二次世界大戰隨父親來到英國倫敦,堅持精神分析的實踐和研究,并為英國精神分析協會服務和工作。1952年創立漢普斯特德兒童治療診所,即現在的安娜·弗洛伊德國家兒童和家庭中心。1973年,她當選為國際精神分析學家協會的主席。1982年10月9日,安娜·弗洛伊德在倫敦逝世.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