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283096
- 條形碼:9787562283096 ; 978-7-5622-830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界定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探討了積極適應環境和提升人際交往能力的方法, 分析了大學生人格教育和挫折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明確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方向和目標, 以幫助大學生實現身心和諧發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錄
**節 心理與心理健康
第二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與新生適應問題
第三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和內容
第四節 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和方法
第二章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
**節 自我意識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與影響因素
第三節 積極自我意識的建立
第三章 大學生的學習心理與職業生涯規劃
**節 學習心理結構及活動特點
第二節 大學生常見的學習心理問題及其調適
第三節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心理輔導
第四章 大學生的情緒與情感
**節 情緒與情感概述
第二節 情緒與情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第三節 情緒智力與大學生的情緒管理
第五章 大學生的人格完善
**節 人格的特性及其形成
第二節 大學生的人格特征
第三節 大學生不良人格的調控
第六章 大學生的人際關系
**節 人際關系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第三節 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常見的問題及其原因
第四節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原則、效應與技巧
第七章 大學生的戀愛與性心理
**節 大學生的戀愛心理特點
第二節 大學生戀愛心理的困惑與調適
第三節 培養健康的戀愛心理
第四節 大學生的性心理
第八章 大學生的挫折心理與調適
**節 挫折及其形成
第二節 大學生的挫折應對與心理健康
第三節 提高大學生挫折承受力的方法
第九章 大學生生命教育
**節 大學生生命教育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大學生提升生命意識的途徑
第十章 心理咨詢與危機干預
**節 心理咨詢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的心理危機
第三節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與干預
參考文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節選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根據國外有關資料,所謂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心理狀態,即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全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認可的形式進行適應。這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困難的問題,心理上都不會失調,都能以社會上認可的行為進行調適。凡具有這種耐性的狀態,都可以說是心理健康的狀態。對于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健康的情緒 情緒穩定與心情愉快是人的情緒健康的主要標志。情緒穩定表示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的協調,說明人的心理活動協調。如果一個大學生的情緒經常很不穩定,.變化莫測,與他人很難相處,這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心情愉快表示人的身心處于積極的和諧的狀態。心理健康的人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滿足的心情,善于從生活中尋找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 (二)健全的意志 健全的意志,主要是指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行動。這種目的和行動有利于行為人遇事當機立斷,即使在執行計劃中遇到情況變化,也能果斷地改變計劃;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做出適當的心理反應;對所要達到的目的,能做持之以恒的努力,直至成功;為了適應社會需要能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緒和言行。如果一個大學生做事缺乏明確的目的,或者對目標朝令夕改,對重大決策優柔寡斷、草率從事,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對自我的約束力弱,放縱任性,則是意志不健全的表現。 (三)正常的智力 智力是指人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生的智力根據其發展水平,可分為超常、一般和落后。心理學家通常用智力測驗來衡量人的智力發展水平。智力水平的高低用智商(IQ)來表示。一般來說,大學生的智商在90~110之間,表明其智力水平適中;智商超過140,表明其才智出眾;智商低于70,表明其智力低下或稱為智力落后。大多數人的智力屬于一般常態水平,智力超常和智力落后者都是少數。智力超常與智力一般且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在素質,是心理健康的表現,而智力落后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智商在正常以上但不能發揮自身的潛在素質,也不算心理健康。 (四)適度的行為反應 行為是人在環境刺激下所產生的內在心理和心理變化的外在反應。適度的行為反應,首先是指大學生的行為內容符合社會規范,并以積極的態度正確對待社會生活的準則。其次是指大學生的行為反應,諸如喜怒哀樂、言談舉止等皆在情理之中。*后是指大學生的行為表現總體來說應該與其年齡相符合。如果出現外在的行為表現與實際年齡嚴重的不相適應狀態,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五)協調的人際關系 協調的人際關系,主要是指大學生樂于和別人交往,有自己的友伴。在與人相處時,尊重、信任、關心、幫助、諒解他人等肯定態度應多于對人懷疑、嫉妒、仇視、埋怨、指責等否定態度。為此,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做到以下三點:**,以積極的態度參加社會交往,不孤僻,不冷漠。第二,能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和別人,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寬以待人,助人為樂。第三,在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領域中,既有穩定而廣泛的人際關系,又有知己的朋友。 三、保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意義 保護大學生心理健康,對于達到教育目的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為實現德育目的奠定心理基礎 德育就是向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教育,其任務是培養大學生具有共產主義理想和道德品質,如果大學生心理不健康,就很難培養出這種優良的品質。按照現代健康的概念,優良的道德品質和心理健康是一個健康的人應該同時具備的。然而,道德品質受心理健康狀況制約,一個心理扭曲、社會適應能力差的人,往往是一個道德品質低下的人。例如,人格異常的人就會擾亂他人和危害社會。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強化德育機制的心理基礎,只有讓大學生心理健康,才能達到德育的圓滿目的。 (二)為實現智育目的提供前提 智育是向大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發展認識能力的教育。但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向進行的,如果受教育者的智能低下,心理受阻,那么這種教育任務就難以完成。因此,要達到智育目的,首先就要使大學生有健康的心理。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簡介
宋巖,女,1964年生,山東萊州人,1986年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系畢業后,在黑龍江省行政學院任教,1997年獲得副教授職稱,2002年獲得教授職稱。2005年調入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任科技處處長、女性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等。魏銀立、孟彩,均為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