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通史簡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52457
- 條形碼:9787100152457 ; 978-7-100-1524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通史簡編 本書特色
辨章學術,呈現中華學術之演進脈絡考鏡源流,厘清中國模式之思想資源**流中國知識人的時代回應和精神建構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共相輝映。 新故相推 日生不滯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自晚請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 2017年2月1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
中國通史簡編 內容簡介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收錄晚清以迄20世紀80年代末,為中華學人所著,成就斐然、澤被學林之學術著作。入選著作以名著為主,酌量選錄名篇合集。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入選著作內容、編次一仍其舊,唯各書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跡等。卷末附作者學術年表和題解文章,誠邀專家學者撰寫而成,意在介紹作者學術成就,著作成書背景、學術價值及版本流變等情況。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入選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訂、校閱本為底本,參校他本,正其訛誤。前人引書,時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則不以原書文字改動引文;如確需校改,則出腳注說明版本依據,以“編者注”或“校者注”形式說明。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作者自有其文字風格,各時代均有其語言習慣,故不按現行用法、寫法及表現手法改動原文;原書專名(人名、地名、術語)及譯名與今不統一者,亦不作改動。如確系作者筆誤、排印舛誤、數據計算與外文拼寫錯誤等,則予徑改。 原書為直(橫)排繁體者,除個別特殊情況,均改作橫排簡體。其中原書無標點或僅有簡單斷句者,一律改為新式標點,專名號從略。 除特殊情況外,原書篇后注移作腳注,雙行夾注改為單行夾注。文獻著錄則從其原貌,稍加統一。 原書因年代久遠而字跡模糊或紙頁殘缺者,據所缺字數用“□”表示;字數難以確定者,則用“(下缺)”表示。
中國通史簡編 目錄
序
再版說明
**編 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底成立——遠古至秦
**章 原始公社時代——禹以前
**節 黃河流域*早的居民
第二節 關于遠古的傳說
第三節 關于黃帝及其后裔的傳說
第四節 關于堯舜禹的傳說
第五節 原始公社制度
簡短的結論
第二章 原始公社逐漸解體到奴隸占有制度時代——夏商
**節 夏代傳說
第二節 商代事跡
第四節 王莽變法
第五節 西漢農民起義
第六節 東漢的政治與黨禍
第七節 東漢農民起義
簡短的結論
附:秦漢年表
第三章 內戰時代——三國
**節 人民浩劫與三國的形成
第二節 孫吳始末
第三節 蜀漢始末
第四節 曹魏始末
簡短的結論
附:三國西晉年表
第四章 外族侵入時代——兩晉
**節 三國統一后的經濟狀況
第二節 腐朽的統治階級
第三節 人民流亡與外族侵入
第四節 十六國大混亂
簡短的結論
第五章 中國文化南遷時代——南朝
**節 南朝的經濟狀況
第二節 士族制度
第三節 南朝五朝的興亡
第四節 南朝文化的發展
簡短的結論
……
第三編 封建制度社會螺旋式的繼續發展到西洋資本主義的侵入——隋統一至清鴉片戰爭
下冊
第四章 國內統一封建制度進一步發展時代——北宋
第五章 外族侵入北方南北分裂時代——金與南宋
第六章 外族侵占全國社會衰敝時代——元
第七章 封建制度更高發展時代——明
第八章 外族統治,嚴格閉關,社會停滯,西洋資本主義侵入時代——鴉片戰爭以前的清朝
第九章 隋唐以來文化概況
范文瀾先生學術年表
關于《中國通史簡編》
《中國通史簡編》的學術成就
中國通史簡編 節選
《中國通史簡編(上冊 120年紀念版)》: 第二節 儒家及其所傳經典 孔子一派的學者,稱為儒家。他們學習的書籍稱為六經,六經就是《周易》、《尚書》、《詩》、《禮》、《樂》、《春秋》。 孔子死了以后,弟子們想推選一個像教主身份的人繼承孔子,有些人推選有若,被曾參反對,沒有做成,弟子們也就離散了。離散以后,他們自以為得孑L子的真傳,聚徒講學,互相菲薄,成立許多派別。這種分裂現象,說明儒家不能有統一的思想。因為士依靠統治階級才能生活。統治階級好惡不同,必需有多樣的方式迎合他們,如果議論行動是統一的,活動范圍勢必縮小,也就不容易成為顯學了。 墨子攻擊儒家,還可以說是學派不同,未必可信。荀子自己是儒者,他所痛斥的賤儒,并不比墨子說的好一點,可見一般的儒者是卑鄙無恥的。 齊王田辟疆問儒者匡倩說,儒者賭博么?匡倩說,不賭博。因為賭博以梟為貴,殺梟才能勝利,殺梟是不合理的,所以不賭博。又問儒者射鳥么?匡倩說,不射鳥。因為鳥在上,射者在下,下害上,是不合理的,所以不射鳥。又問儒者彈瑟么?匡倩說,不彈瑟。因為瑟小弦發大聲,大弦發小聲,大小貴賤變亂位次,是不合理的,所以不彈瑟。田辟疆聽了喜歡道,很好。這匡倩真是典型的賤儒。 保存古代文化,流傳后世的,不是匡倩那樣的儒者,而是樸素的傳經之儒。 殷周兩代用竹簡(竹制片子)寫字,史官就是拿竹簡記事的人。周朝有記言記事的史官,國君和貴族們說話做事以及典章制度都寫下來,子孫世代相傳,成為專門的學問。春秋時代,史官的學問,逐漸流傳到民間,孔子從各方面學習了專門知識,再加整理選擇的功夫,訂定所謂六經,教授弟子們。從此儒家得到“繼往開來”的地位,傳統的中國文化和儒家發生不可分離的聯系。 六經的內容,大抵是這樣: 《周易》——是卜筮用的書。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畫,一畫叫做一爻。《易經》原有的文辭,全是神秘難懂的話。孑L子講授《易經》,弟子們記載下來,叫做《易傳》。其實《易傳》雜湊而成,不一定全出孔子之口。《易傳》里很有近乎辯證法的見解,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流動變化不固定的。可是它又認為有一種不變的本質存在,就是天一定在上,地一定在下,在上者一定尊,在下者一定卑,絕對不能變動的,這種思想應用到人事方面,制度名號器械正朔等等可變,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禮的真義)不可變。換句話說,就是在不破壞封建制度大前提下,枝節問題是可以變動改革的。這是孔子的哲學,也是一切儒家的哲學。 《尚書》——是政治方面重要言論的記載。主要是西周初年周公說的幾篇話。 《詩》——是西周東周的詩歌,可以考見當時的社會情狀。因為容易記憶,所以幾乎全數保存下來。從文字意義說,《詩》三百篇,是中國文學的源泉。 《禮》——有《周禮》、《儀禮》、《禮記》三部。都是記載制度禮節的文辭。孔子教弟子學禮,大概是學《儀禮》。 ……
中國通史簡編 作者簡介
范文瀾(1893—1969),字仲云,浙江紹興人,歷史學家。1913年進北京大學文預科,次年考入文本科國學門,受業于學者黃侃、陳漢章和劉師培。193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1月到達延安,為馬列學院歷史研究室主任,1941年為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兼歷史研究室主任。1950年任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長,1951年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曾在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校任教。著有《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近代史》、《群經概論》、《文心雕龍注》等書,在學術界有廣泛的影響和很高的聲譽。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