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湖北通史·晚清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277224
- 條形碼:9787562277224 ; 978-7-5622-772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湖北通史·晚清卷 本書特色
本書為八卷本《湖北通史》的第七卷。全書內容上自19世紀30年代鴉片戰爭前夕,下至1912年清帝遜位,辛亥革命勝利。 作者將晚清湖北歷史分為四個階段:*階段為鴉片戰爭前夕至19世紀50年代初,此一階段湖北地區還是依歷史的慣性緩慢行進,地方社會暮氣沉沉,危機重重;第二階段為19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的十年,這十年間湖北地區經歷太平天國運動戰火的洗禮,清王朝原有的統治秩序受到強烈沖擊,但湖北地區的社會生產也因戰亂受到比較嚴重的破壞;第三階段為19世紀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這一時期*明顯的特征是西方資本主義勢力開始大規模進入湖北,通商口岸出現了洋行蜂起、商旅畢聚的景象,教會醫院、教會學校也開始在湖北地區落地生根,但這一時期湖北地區的近代化程度在全國來說還是比較落后的;第四階段為19世紀90年代初至1912年清王朝滅亡,這一時期因張之洞在鄂大力推行新政,湖北地區風氣大變,新式輕重工業、新式工商貿易、新式教育以及新式軍隊等均有了較快發展,而這又為湖北成為辛亥首義之地打下了基礎。
湖北通史·晚清卷 內容簡介
本書以1840-1911年湖北地區的社會變動為主要內容, 著重展現了在近代資本主義的沖擊下湖北地區的變化, 以及這種變化所帶來的一些列影響。全書以馬克思主義史觀為指導, 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風俗等方方面面, 對辛亥革命發生的原因及過程也有詳細的論述, 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地方史專著。
湖北通史·晚清卷 目錄
**節萎痹封閉的地方政治局面
第二節內憂外患揭開序幕
第二章農民群眾與王朝政權的生死搏斗
**節農民戰爭在湖北風起云涌
第二節胡林翼重建舊秩序
第三章湖北被納入國際市場邊緣
**節外國政治經濟勢力進入湖北
第二節外國教會在湖北的活動
第三節妥協、仿效、蛻變和反抗的多重序曲
第四章張之洞在湖北的新政改革
**節地方政府職能的擴大
第二節近代工業體系的奠基
第三節新式教育文化事業的出現
第四節現代武裝力量的建立
第五節張之洞對商人群體的扶持與維護
第六節過渡人物的思想性格
第五章外部影響的擴大和地方財政的沉重負擔
**節帝國主義加強對湖北的全面滲透
第二節湖北財政的長期困局
第六章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社會裂變
**節新式民營工業的出現
第二節商業貿易的迅速發展
第三節轉型期的社會群體
第七章體制內外變革活動的曲折行進
**節學生、新軍、人民群眾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第二節政治參與的擴大和體制內外斗爭的匯合
第八章舊民主主義革命浪潮的漲落
**節革命武裝斗爭在湖北的勝利
第二節前期湖北軍政府
第三節辛亥革命在首義之區的失敗
第九章清末民初湖北的科技、文化及風俗習慣
**節文化設施與科技應用
第二節時局變化中的相關著述
第三節晚清大眾文化和民間風俗
大事記
參考文獻
本卷增訂后記
湖北通史·晚清卷 作者簡介
羅福惠,男,武漢籍,1945年3月出生,漢族。華中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主要研究中國近代史。有專著《章太炎思想研究》、《國情、民性與近代化--以日中文化問題為中心》等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