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知識論(上下冊)(精裝)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0152082
- 條形碼:9787100152082 ; 978-7-100-1520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識論(上下冊)(精裝) 本書特色
新故相推 日生不滯 全面整理中華現(xiàn)代學術(shù)成果 深入探尋現(xiàn)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2009年起,我館陸續(xù)出版“中華現(xiàn)代學術(shù)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xiàn)代學術(shù)成果,深入探尋現(xiàn)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自晚請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chuàng)學術(shù)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shù),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新變,追溯現(xiàn)代文化的根基。 2017年2月11日,商務(wù)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為紀念本館與中華現(xiàn)代學術(shù)風雨同行的這段歷程,我們整體推出“中華現(xiàn)代學術(shù)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200種),既有益于文化積累,也便于研讀查考,同時向長期支持叢書出版的各位學界同仁致以感謝和敬意。
知識論(上下冊)(精裝) 內(nèi)容簡介
《知識論(120年紀念版 套裝上下冊)》是一本多災多難的書。抗戰(zhàn)期間,我在昆明時已經(jīng)把它寫完了。有一次空襲警報,我把稿子包好,跑到昆明北邊的蛇山躲著,自己就席地坐在稿子上。警報解除后,我站起來就走。等到我記起時,返回去稿子已經(jīng)沒有了。這是幾十萬字的書,重寫并不容易。可是,得重寫。到了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或十四日,我又寫完了,交給了商務(wù)印書館。這已經(jīng)是解放前夕,沒能出版。《知識論》是我花精力多、時間長的一本。
知識論(上下冊)(精裝) 目錄
導言
I.知識論是甚么
A.知識論底對象
B.知識底可能問題
C.知識底限制問題
Ⅱ.知識論與別的學問底分別
A.各種不同的學問
B.知識論與記載學底分別
C.知識論與科學底分別
D.知識論與心理學
Ⅲ.本書所要陳述的知識論
A.態(tài)度上的種種
**章 知識論底出發(fā)方式
I.從甚么地方論起
A.材料問題
B.能
C.所
D.內(nèi)容的所
Ⅱ.直接或間接地由官覺出發(fā)
A.直接間接問題
B.所謂覺底問題
C.暫從不同的覺說起
D.在不同的覺中去找官覺
Ⅲ.從甚么原則出發(fā)
A.思想上的攻守問題
B.無可懷疑原則底引用
C.以前類似的出發(fā)方式
D.現(xiàn)代類似的出發(fā)方式
Ⅳ.此出發(fā)方式缺點之一,不能得非唯主的共同
A.唯主學說底共同
B.唯主學說底真假
C.唯主與非唯主的共同底分別
D.何以要非唯主的共同呢?
V.此出發(fā)方式缺點之二,對外物底看法
A.所謂外物
B.對于外物之有的安排
C.推論底困難
D.建立外物底困難
第二章 本書出發(fā)方式底理由
I.對上章出發(fā)方式底批評
A.接受命題底態(tài)度
B.無可懷疑
C.無可懷疑原則與自我中心觀
……
第三章 所與或知識底材料
第四章 收容與應付底工具
第五章 認識
第六章 思想
第七章 摹狀與規(guī)律
第八章 接受總則
下冊:
第九章 自然
第十章 時空
第十一章 性質(zhì),關(guān)系,東西,事體,變,動
第十二章 因果
第十三章 度量
第十四章 事實
第十五章 語言
第十六章 命題,證實和證明
第十七章 真假
金岳霖先生學術(shù)年表
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化與金岳霖的《知識論》
知識論(上下冊)(精裝) 節(jié)選
《知識論(120年紀念版 套裝上下冊)》: 1.能不是它自己底所。相對于能的我們叫做“所”。下段要談到所。上段(4)條所談的x和y都是所。在肯定x是紙煙,y是警報都沒有錯誤這一條件之下,紙煙與警報也是,不過它們是相對于兩不同方面底能底所而已。本段所談的不是所,是能。頭一點,我們要表示能不是它自己底所。這句話相當麻煩。我們可以從比較簡單的說起。心能顯而易見不是官能底所。這就是說官能底所中的任何x,y,z……等等無一是心能。以心能為主要的關(guān)系或活動的事體可以是官能底所,而心能本身不是。我可以看他人探望與欣賞對面的山,我不能看他底心能。心能不是官能底所似乎沒有甚么問題。官能可以是另一官能底所。我可以看他人底“看”,或以他人底“看”為主要活動的事體;這就是說我可以看“看”。但是,官能不是它自己底所。所謂官能不是它自己底所不是說官能不是有此官能者底所;顯而易見一個人可以觀察他自己底官能,這里說的只是某一次的官能不是該一次的官能底所而已。 2.以上與可知無關(guān)。以上說心能不是官能底所,這不是說心能不是我們所能知道或不是我們所能研究的。對于這一點好些人底意見不一致。有些人以為心能不是我們所能知道的,或根本不是我們所能研究的。《知識論(120年紀念版 套裝上下冊)》不作如此看法。這問題從長討論非牽扯到整個的知識論不可,在這里我們無從討論起。可是我們要把問題提出一下。以心能為對象去研究,我們實在是以能為所。這一點沒有問題。我們沒有法子避免它是所。問題不在它是不是所,而在是所的能和不是所的能是否一樣。所謂一樣是從性質(zhì)方面說。從關(guān)系方面說,顯而易見它們不一樣;因為是所的能是被研究的能,而不是所的能,就研究者說,是研究的能。就性質(zhì)說,有些人也許相信不是所的能和是所的能也不一樣。果然如此,能就成為神秘的現(xiàn)象。有些人也許認為是所的能和不是所的能沒有性質(zhì)上的不同處。如果相信此說,能是可以知道的,可以研究的。直接地知道是所的能也就間接地知道不是所的能。《知識論(120年紀念版 套裝上下冊)》對此問題底看法是后一看法,可是在這里我們無意建立此說。《知識論(120年紀念版 套裝上下冊)》雖持此說然而仍以為心能不是官能底所。 3.是所的官能。官能可以是所,既可以是官能底所,也可以是心能底所。官能是研究底對象。研究官能至少是生物學,生理學及心理學一部分的工作。研究官能有生物,生理,心理,化學方面的問題。官底結(jié)構(gòu),能底作用及結(jié)構(gòu)中各部分底關(guān)系等等大都是生理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要科學家去研究,去解決。它們不是知識論或知識論者底問題。知識論者有這些方面底研究,得到這些方面底知識,固然很好;沒有,也無關(guān)宏旨。把官能視為所,它只是各種所中的一部分而已。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也是所,研究這些所的有各種不同的科學;是所的官能和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一樣,它們同在一領(lǐng)域之內(nèi)。知識論對于是所的官能沒有多大的興趣。即令知識論者對于是所的官能有豐富的知識,他依然有能所問題,有官覺問題,有知識問題。 ……
知識論(上下冊)(精裝) 作者簡介
金岳霖(1895~1984),字龍蓀。著名的哲學家、邏輯學家。被稱之為中國現(xiàn)代邏輯學第一人。1911年入北京清華學堂,1914年畢業(yè),官費留學美國,先后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學習,l920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后在英、德、法等國留學和從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國。1926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后創(chuàng)辦哲學系,任哲學系教授、系主任。抗戰(zhàn)時期,任西南聯(lián)大哲學系教授。1946年回北平,歷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系主任、文學院院長。1952年院系調(diào)整后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系主任。1956年起,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哲學所(后更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邏輯學會會長等職。 金岳霖教授長期從事哲學、邏輯學教學和研究,學術(shù)造詣很深,是最早把西方現(xiàn)代邏輯系統(tǒng)介紹到中國來的邏輯學家之一。他把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相結(jié)合,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哲學體系,培養(yǎng)了許多邏輯學和哲學學者。著有《邏輯》、《論道》、《知識論》等。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