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chuàng)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yè)車
春分的故事-漢聲中國童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42035
- 條形碼:9787545542035 ; 978-7-5455-420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春分的故事-漢聲中國童話 本書特色
◎把中國故事講給中國孩子聽◎ 362 篇童話,講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 843 幅插畫,品地地道道的中華藝術◎ 300 名匠人,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0 年出版歷程,賞絢麗多彩的民族瑰寶
春分的故事-漢聲中國童話 內容簡介
漢朝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里記載:“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說明了春分這個節(jié)氣的氣候現(xiàn)象。分,為平分的意思,也就是春分(公歷3 月20 ~ 21 日)這一天,白天黑夜平分一半,各為12 小時。另外,時節(jié)進入春分,也代表春天過了一半,自此之后天氣越來越暖和,白天一天比一天長,夜晚則一夜比一夜短。春分是我國南方部分地區(qū)水稻育秧、插秧的時節(jié),春日插秧的水田,一片天光云影,農夫們彎腰把翠緣的秧苗齊整地插入田中,每一株挺立的秧苗都蘊含著無限生機和希望。此時,我們安排了一則拔苗助長的寓言,巧妙有趣地說明了人做一切事,都應該順應天時,不可操之過急的道理。春分多在農歷二月,農業(yè)社會的中國,把農歷二月稱為“杏月”。杏花、杏林在中國也是教育、醫(yī)學的象征。我們習慣把教育界稱作“杏壇”,把醫(yī)學界稱作“杏林”。在二月二十二日,我們特別要說明有關古代名醫(yī)董奉的故事。他替窮苦的百姓治病不收錢,只要求病人病愈之后在地方上種杏樹。不久之后,杏樹郁然成林,每年二月開成一片芬芳花海。這即是稱醫(yī)學界為“杏林”的來源典故了。我們相信,這樣高風亮節(jié)的故事,在二月里說給孩子聽是*有意義的。在歷史故事方面,大舜馴象耕田的故事雖是遠古傳說,不能算作歷史,然而它卻說明了中國人以家庭倫理為中心,發(fā)展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同世界理想。除此之外,我們有中國兵法之祖孫武在吳國訓練女兵的有趣故事,還有一向威脅中國的北方胡人,殘酷國王冒頓的故事。中國各地方的民間故事,風味不一,品類也很復雜。一般說來,北方或邊疆民族的故事豪闊、勇壯。越近南方的,則柔婉、機巧而多變化。各有各的趣味,也都可以豐富孩子的心靈世界。春分里的民間故事和其他寓言傳奇,計有二十四孝中的《披鹿皮的小孩》,臺灣地理傳說《半屏山》,花仙與書生遭遇的《靈芝姑娘》,害人終于害己的《板橋三娘子》,教人敬業(yè)重于財富的《傳家寶》,民間笑話《烙餅師傅和懶妻》,西藏糧食起源傳說《青稞種子》,仙魚報恩的《紅鯉魚的珠子》,邊疆故事《勇敢的姊姊》,機智傳奇《鬼王》等。在春暖花開的春分時節(jié),父母有空應該帶孩子到田野走走,看看中國農田的美景,再說說中國童話里的故事,孩子更能體會四季變化,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
春分的故事-漢聲中國童話 目錄
春分的故事-漢聲中國童話 作者簡介
漢聲雜志社,本叢書由漢聲雜志社編寫、繪圖。漢聲雜志社自1971年成立起,一直致力搶救、保護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四十七年來親力奔走于民間,完成大量傳統(tǒng)文化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拯救數十種瀕臨失傳的民間手工藝。漢聲雜志社長期收集建立起“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基因庫”,出版雜志兩百多期,內容涉及民間文化、民間生活、民間信仰、民間文學、民間藝術等若干方面。漢聲四十七年如一日投身傳統(tǒng)文化保護事業(yè)所積累的寶貴財富,很早就被喜歡東方文化的人士評為中華民族的“無盡藏”,甚至享譽全球文化界。《漢聲中國童話》是漢聲雜志社出版的第一套叢書,也是漢聲雜志社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創(chuàng)刊以來,《漢聲》雜志多次被選為亞洲好書,2006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最佳行家出版物”,2018年獲得第十一屆中國藝術權力榜“年度設計特別貢獻”獎等。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