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三家巷-苦斗-紅色長篇小說經(jīng)典-(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27924
- 條形碼:9787020127924 ; 978-7-02-012792-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三家巷-苦斗-紅色長篇小說經(jīng)典-(全二冊) 本書特色
1978年歐陽山寫作此文時,中國文藝界尚處在“文革”風暴過后的“重建”中,歐陽山的這些思考代表了一個有良知的文學寫作者的自我反思,其間透著知識分子的清醒與獨立。更為重要的是,歐陽山對這些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具體問題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崔慶蕾《歐陽山〈三家巷〉〈苦斗〉再版前記的原稿及修改情況》,中國作家網(wǎng)2015年 《三家巷》是十七年小說中十分獨特的一部。主人公不再是機智聰穎,敢于革命而是憨厚傻氣,愛情至上。作品的語境中充斥的不僅是革命話語,馬列思想,而是清新典雅的廣州風情和洋味兒十足的外國氣息。作品展現(xiàn)的不再是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而是就動機,態(tài)度,代價三方面為我們呈現(xiàn)了平民化的革命觀念。 ——夏慧敏《〈三家巷〉:十七年小說中的另類》,《大眾文藝》2011年 我的父親歐陽山,是一個寫作七十余年的資深作家,一個在\"文革\"前后被全國批判,被打倒了十五年之久的知識分子。同時,他也是*后一個以中共中央顧問委員這樣幾乎是黨內(nèi)*高政治地位謝幕的革命文學家。也許父親不知道,也許沒有一個人知道我有多敬重自己的父親。只是他太有名望了,以至于我很早就明白,無論我多么努力都不可能**他。 ——歐陽燕星《走出〈三家巷〉——父親、劫難、我》,《上海文學》2017年
三家巷-苦斗-紅色長篇小說經(jīng)典-(全二冊) 內(nèi)容簡介
《三家巷》:以“大革命”時期的廣州為背景,通過周、陳、何三個家庭的變化、矛盾和斗爭,親戚朋友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展現(xiàn)了各種政治力量的消長,不同階級、不同人物精神世界的變化。
《苦斗》:描述了“大革命”失敗后,廣州近郊震南村的農(nóng)民和農(nóng)場工人的生活。 “五四”運動、“五卅”慘案、省港罷工、中山艦事件、北伐戰(zhàn)爭等雖沒有成為中心情節(jié),卻作為背景,在小說中構成特定的時代氛圍。
三家巷-苦斗-紅色長篇小說經(jīng)典-(全二冊) 目錄
一 長得很俊的傻孩子
二 證人
三 魯莽的學徒
四 受屈的人
五 看牛娣
六 枇杷樹下
七 美人兒
八 盟誓
九 換帖
一〇 姐弟倆
一一 幸福的除夕
一二 人日皇后
一三 迷人的歲月
一四 畫像
一五 風暴
一六 永遠的記憶
一七 雨過天青
一八 在混亂的日子里
一九 快樂與悲傷
二〇 分化
二一 出征
二二 敵與友
二三 控告
二四 破裂
二五 血腥的春天
二六 假玉鐲子
二七 夜深沉
二八 密約
二九 冰冷的世界
三〇 迫害和反抗
三一 兄弟回家
三二 紅光閃閃
三三 通訊員
三四 巡邏隊
三五 長堤阻擊戰(zhàn)
三六 偉大與崇高
三七 觀音山防御戰(zhàn)
三八 退卻
三九 夜祭紅花岡
四〇 茫茫大海
四一 幻想
四二 翻生區(qū)桃
四三 一線天
四四 險地
四五 咫尺天涯
四六 過五關
四七 博愛與和平
四八 沉淪
四九 余慶坊快事
五〇 不如歸去
五一 寂寞的冬天
五二 舊地重游
五三 十大寇
……
三家巷-苦斗-紅色長篇小說經(jīng)典-(全二冊) 節(jié)選
冬雨沙沙地下著,雖說在野外,那天色也漸漸地黑下來了。他擦了半盒洋火,可是連一根也沒有擦著,沒辦法,只好收起香煙,又甩了幾甩那頂濕帽子,連泥帶水戴在頭上,憋著一肚子悶氣邁開大步向前走。這荒野上空空蕩蕩,除了水煙云霧之外,什么都沒有。他走了這老半天,卻連一個人影兒也沒見著。他想起廣州起義那陣子,人們多么高興,多么振奮,如今同志們死的死,逃的逃,許多熟人都四散分離,不知下落,不免有寂寞之感,便舉起腦袋,對著那昏昏沉沉的天空,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這時候,在遠遠的地方,在那叫做蛇岡的小山腳下,出現(xiàn)了一幢祠堂樣式的黑色房子,那就是惡名遠播的震南公安稽查站。冼鑒一看見這幢房子,那些饑餓、寒冷、悶氣、寂寞的感覺一下子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心里頭的怒火熊熊地燃燒著。他捏緊拳頭,咬緊牙齒,睜大仇恨的眼睛,像廣州起義攻打公安局的時候一樣,全身血脈都活起來,要沖破敵人這個堡壘。同時他想:“我要是翻過蛇岡,繞過那些王八蛋,也不準能走脫。東沙渡口還有他們的人,——反而叫他們疑心生暗鬼!不如正正當當?shù)卮蛩麄兇箝T口走過,看他們奈我什么何!”立定決心,冼鑒就大踏步朝稽查站走去。
自從一千九百二十七年廣州起義之后,城里、鄉(xiāng)里,各地紳、商、官吏,沒有一個不提心吊膽,慌做一團。大家都認為那些軍隊、保安隊、團丁、警察,雖然多得和蒼蠅一樣,甚至已經(jīng)餉沒有發(fā)的,槍沒有背的,飯沒有吃的,衣服也沒有穿的,還嫌力量不夠。于是有些躺在大煙床上的足智多謀之士,就上了條陳,主張各地關卡、險隘、岔道、渡口,凡是老百姓平時必經(jīng)之處,都設立公安稽查站,嚴厲搜查、盤問一切過往行人。老爺們采納了這項主意,各地的稽查站就像雨后蚯蚓一樣,紛紛鉆出地面上來。這些稽查站權力之大,范圍之廣,勒索之苛,手段之酷,簡直史無前例。敲詐,搶劫,強奸,殺人,沒有一樣不干。別說丘八、團丁,比不上他們,就是閻王殿上的牛頭、馬面,那威風也還差著一皮呢。這時候,震南公安稽查站的二十多個稽查們已經(jīng)喝過燒酒,吃過晚飯,正團團圍著一張大會議桌子,有坐著的,有站著的,在聽他們那喝醉了的站長說瘋話。這站長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掛著茶居工會執(zhí)行委員頭銜的工賊梁森。廣州起義失敗之后,他被提升做國民黨廣州市黨部社會部干事,開頭,他不知道這干事是干什么的,倒也一頭的高興,后來干了半個月,才知道收入很可憐,是個荒唐差事,就怨天尤人地想道:“我已經(jīng)三十六歲了,還沒成家立業(yè),再坐幾年冷衙門,豈不連頭發(fā)都白了?要說我反共有功,為什么不給我一個外放的肥缺!”后來上司知道他的意思,覺得他想的也對,就把他外放當了這個震南公安稽查站的站長。半年以來,他這才稱心如意,吐氣揚眉。這天晚上,他喝得不算很少,正在給他的手下們介紹哪家的姑娘長得*標致,哪家的雞*好吃,哪家可能有幾個共產(chǎn)黨員等等,忽然門外放哨的來報,有個衣衫襤褸的人走過,問他放行不放行。按他平日的習慣,只要手一抬、一揮,就算放行了。今天他的手抬了起來,可是還沒有揮出去,他又回心一想:“雖然**,這個人挑這種招人疑心的辰光走路,大概不是共產(chǎn)黨;第二,這個人打他們大門口經(jīng)過,看來又不像走私的角色;第三,這個人衣衫襤褸,分明擠不出什么很多油水;但是反正如今閑著沒事兒,睡覺又太早,不如弄點把戲給大家玩玩兒,開開心,也是好的。”就說:“帶進來!”
不大一會兒功夫,冼鑒就跟著那個便裝稽查走進來了。手下們見來了這么一個人,想來沒啥膿血,就一哄而散,剩下一兩個愛獻殷勤的,懶懶散散地坐在一旁。大廳正梁之下,吊著一盞白紗汽燈,叫寒風吹得緩緩擺動,那燈光是綠幽幽的,晃蕩蕩的,好像到了傳說里面的陰曹地府一樣。冼鑒一眼望見正中坐著的那個人,那副涎皮賴臉的模樣,那高高瘦瘦、卻又縮做一團的身軀,便認識他是梁森,又知道碰著他喝醉了酒,心中不由得十分憤怒。梁森這時也睜大那雙小圓眼,細細打量著來人,見他矮小結實,硬朗端方、一走、一站,一抬頭、一閉嘴,都顯出強悍堅定的氣概來,便想這個人如果不是共產(chǎn)黨,也一定是哪個堂口的綠林好漢,絕非普通的鄉(xiāng)巴佬。他問了冼鑒的姓名、年齡、籍貫、職業(yè)等等一些不相干的事情。冼鑒知道他是在觀察自己,便使喚“機器仔”那種里面小心謹慎,外面隨意大方的神態(tài)跟他周旋對答。梁森見尋不出破綻,就突然發(fā)問道:
“姓冼的,你認識我么?”
冼鑒吃他這么一撞,完全沒有想到,也就打了個楞怔,可是很快就平靜下來,笑笑地回答道:“倒沒請教呢。不過看長官的模樣,至少就是這里的站長了。”
梁森鼻子哼了一聲道:“正是認識我的,好人有限;不認識我的,好打有限!我再問你:你知道我們不出今年年底,就要把共產(chǎn)黨徹底消滅么?蔣總司令已經(jīng)說過,‘三民主義是中國唯一的思想,再不準有第二個思想,來擾亂中國。’你知道么?”
冼鑒心里想道:“真好笑!你想的倒怪美!”嘴里卻說:“不知道。咱們做手作的,沒聽過這些事兒,只記得從前北伐的時候,蔣總司令說過,‘民生主義就是共產(chǎn)主義。’其實民生、民死,跟咱們倒沒相干!咱們做一天手藝,算一天工錢。民生了,不多算;民死了,也不少算!”
三家巷-苦斗-紅色長篇小說經(jīng)典-(全二冊) 作者簡介
歐陽山(1908一2000),現(xiàn)代作家。原名楊鳳岐,筆名凡鳥、羅西等。1908年12月出生在湖北荊州一個城市貧民家庭里,因家境貧寒幾個月時被賣給姓楊的人家,從小便隨養(yǎng)父四處奔波,在外流浪,接觸過很多下層社會的窮苦人。16歲那年第一篇短篇小說《那一夜》在上海《學生雜志》上發(fā)表,從此開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著有作品《玫瑰花殘了》《英雄三生》《前程似錦》《一代風流》《三家巷》等。新中國成立后,長期擔任文藝界的領導工作,歷任中國作協(xié)廣東分會主席、廣東省文聯(lián)主席、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等職。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