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53318
- 條形碼:9787208153318 ; 978-7-208-15331-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暗弱的君上,酷烈的黨禁,輕率的戰爭,專擅的政治,污濁的吏風
患有精神疾病的皇帝如何能君臨天下,他又該如何謝幕?
一代權相韓侂胄,為何要罷官朱熹,平反岳飛?
富有批判精神的理學如何在愈演愈烈的思想整肅中爭得正統,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 內容簡介
每一個帝王就是他統治下那個時代的縮影。本書選取宋光宗、宋寧宗兩位知名度并不高的帝王作為研究對象,以傳記方式探討南宋的衰變。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 目錄
初版前言
**章 兩朝內禪
一 淳熙內禪
二 紹熙初政
三 “政治日昏,孝養日怠”
四 又一幕內禪鬧劇
第二章 慶元黨禁
一 從風起青蘋到軒然大波
二 偽學逆黨之禁
三 韓侂胄專政
第三章 從開禧北伐到嘉定和議
一 以“恢復”的名義
二 開禧北伐
三 誅韓與議和
第四章 因循茍且的十七年
一 嘉定更化
二 在中原變局前束手無策
三 史彌遠專政下的嘉定政治
四 寧宗的晚年
附錄1 南宋光宗寧宗時代簡表
附錄2 征引古籍版本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 節選
三“政治日昏,孝養日怠”
1.悍后李鳳娘
李皇后出身將家。紹興十五年(1145)一天,她的父親李道見有一只黑鳳停息在軍營前的大石上,心里感到奇怪;丶液,知道女兒就在這天出世,這才想起有鳳來儀的吉兆,便以鳳娘作為二女兒的名字。十幾年后,李道出戍湖北,聽說道士皇甫坦善于相人,便在府第招待他,讓幾個女兒逐個出來拜見。見到李鳳娘,皇甫坦驚惶得不敢受拜,說:“這女孩將為天下母,我怎敢受她拜?”旁觀者都以為他胡說八道,李道卻聯想到黑鳳棲石的征兆,心中暗喜。
皇甫坦的風鑒之術,連宋高宗都十分相信,允許他進宮謁見。大約在紹興三十二年,皇甫坦出山入宮,高宗問他何事而來,他說:“做媒來。我為陛下尋得個好孫媳婦!苯又牙铠P娘出生故事搬說了一通。李鳳娘應召候選。同時入宮待選的還有皇太子妃錢氏之妹,其父便是兩知臨安府的錢端禮。宮禁內外之人都看好錢氏之妹,但高宗還是篤信皇甫坦的相術,為恭王聘了李鳳娘。
李鳳娘雖長就天姿,卻生性妒悍。乾道七年(1171)恭王立為皇太子,她也成了皇太子妃,性格越發驕橫悍狠了。太子入居東宮,左右侍奉的宮女人數自然不能與恭王府同日而語。李鳳娘受不了,經常在德壽宮與孝宗夫婦面前訴說太子左右的東長西短。高宗老大不高興,與皇后吳氏談話時后悔道:“畢竟武將之后。我被皇甫坦誤了!”孝宗也好幾次訓斥她:“你應該學太上皇后的后妃之德。如再只管與太子爭吵,我寧可廢掉你!”
孝宗只想鎮懾住她,并不打算真廢皇太子妃。李鳳娘卻又氣又怕,認為這是太上皇后吳氏在挑唆。冊立為皇后以后,李鳳娘更肆無忌憚、目中無人了。孝宗和謝皇后對太上皇帝高宗與太上皇后吳氏非常孝順恭敬,相形之下,李氏卻十分傲慢無禮,有時甚至乘著肩輿一直到重華宮內殿才停下。有一次,謝氏在談話時提到這類事情,李鳳娘竟惱羞成怒道:“我是官家的結發夫妻!”言外之意譏諷謝氏由嬪妃冊為中宮的。在場的太上皇孝宗聽到這種挑釁性回答,與太上皇后謝氏都怒不可遏。他事后想起內禪前夕黃洽的忠告,真的萌生了廢黜李鳳娘的念頭。他把自己信得過的故相老臣史浩召入重華宮,私下與他談起自己的打算。史浩堅決以為不可行;蛟S認識到廢后會引起政局風波,這事終于作罷。但李皇后對孝宗和太上皇后謝氏的怨懟卻越積越深。
光宗即位不久,就心臟不好。太上皇既擔憂又關心,從民間搞到了秘方,合了一大丸,據說服了心病即可痊愈,準備派人送去,又恐李皇后截留,便打算光宗每月四朝來問安時面交給他。大內宦官原就企圖制造三宮摩擦,好讓皇帝無暇萌生“盡誅此曹”的念頭,便對李皇后說:“太上合了一大丸藥,只等官家過宮便賜藥給他。萬一有意外,可怎么向祖宗、社稷交代!”李皇后聽說太上皇不同意立嘉王為皇太子,卻屬意于嘉國公,不能不多一份心眼,就派人去打探,果然有藥準備著,便銜恨在心,以為太上皇也太狠心。
李皇后決定為兒子博一次,也投石問路摸一下虛實。不久,恰有內宴,她突然當面向太上皇提出,請立嘉王為皇太子。孝宗自有考慮,沒立即表示同意。李鳳娘立馬發作:“我,是你們用六禮堂堂正正聘來的;嘉王,是我親生的,為什么不能立為皇太子?”太上皇勃然大怒。光宗沒有作聲,他明白皇后的用心,也知道太上皇不會輕改主意的。
內宴不歡而散后,李皇后一手拉著嘉王,一手抹著眼淚,把丸藥的事與不立皇太子拉扯在一起,向光宗哭訴:“壽皇不同意立嘉王,就是想廢你;給你服那顆大丸藥,就是讓嘉國公好早點繼位。”光宗受禪后,頗感貴為皇帝也并不如原先想象那樣能隨心所欲。重華宮的太上皇、慈福宮的太皇太后雖不過問朝政,但一個父親,一個祖母,自己每一句話語,每一個舉措,都必須看太母的臉色,聽壽皇的教訓,老大不自由。尤其太上皇,總讓他感到有一種父親對兒子的威懾。對太上皇執意讓魏王之子嘉國公作為自己皇位的繼承人,光宗本來就窩著一肚子火,現在一聽皇后的挑唆,也有點信以為真了。
光宗即位后,妃嬪也多起來了。宋代后宮之制,凡封郡夫人以上才有獨立的房院。紹熙時,自立房院的嬪嬙有黃貴妃、張婉儀、武才人、潘夫人、符夫人、大張夫人與小張夫人,*受恩寵的要數黃貴妃。早在淳熙后期,太上皇高宗見皇太子身邊沒有侍姬,就把黃氏賜給了他。光宗一即位,除冊立皇后李鳳娘外,還進封黃氏為貴妃。他把宮中收藏的揚無咎名畫《紅梅圖》賜她,還在畫上題詩一首:
去年枝上見紅芳,約略紅葩傅淺妝。
今日亭中足顏色,可能無意謝東皇?
以紅梅喻貴妃,以東皇自況,過去你紅葩淺妝,今天在我東皇照拂下,你位至貴妃,顏色十足,還不謝我嗎?調笑中透漏出對貴妃的昵愛。
在妃嬪隊中,皇帝“朝詠暮吟看不足,羨他逸蝶宿深枝”,對黃貴妃尤其專寵,李鳳娘自然妒火中燒,開始不擇手段地報復。一天,光宗在洗手時見宮女端盥盆的雙手嫩如柔荑,白似凝脂,愉悅之下,大感興趣。幾天后,皇后派人送來一具食盒,打開一看,皇帝差點嚇昏過去,食盒內盛放的竟是那宮女雪白的雙手。
紹熙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按慣例,光宗將主持即位后首次祭天地的大禮。宋代祭天地前,皇帝、宗室必須在前一天享太廟,受誓戒,而皇帝受誓戒后不能入住后宮,必須夜宿南郊青城的齋宮。李皇后就在大禮前一天虐殺了黃貴妃,派人去通報了貴妃“暴死”的消息,自己到玉津園散心去了。光宗在齋宮接到稟報,又驚駭,又憤怒,他絕不相信活生生的黃貴妃會一天之間無疾暴卒,猜想必是李鳳娘下的毒手。但明天是祭祀大典,他不能違背歷代禮制趕回后宮看個究竟,便哭泣個不停。
郊祀大禮在下半夜丑時七刻(即二十七日凌晨三時左右)開始。這時,星月當空,夜色清澄。光宗一夜淚流不止,懷疑黃貴妃是否真死了。但這時,他只能強打起精神,進入指定的位置,穿戴上袞冕,拿起大玉圭,準備主持大禮。
忽然,狂風驟起,把祭壇上燈燭全數吹滅,祭壇頓時漆黑一片。轉眼間,一兩朵將熄未滅的火苗被狂風猛地吹向了周圍的簾幕,簾幕撲剌剌傾倒下來,火舌卻狂竄起來,蔓延成勢不可擋的大火。光宗被這突如其來的景象嚇呆了。在場的陪祀人也都被狂風烈火驚退了。瞬間,大雨夾雜著冰雹劈頭蓋臉地打下來,夜黑如墨,風火雨雹之中,眾人都自顧不暇,也無法前往救駕了。
不一會兒,天色霽晴,大火已被豪雨撲滅。曙光微熹中,玉帛牲牢狼藉遍地,連祭祀用的鎮圭也不知去向了。郊禮已無法進行。內侍們這才把嚇懵了的光宗扶上車駕,送回大內。昨天,接到黃貴妃暴死的噩耗,今天又受到大驚嚇,光宗自“以為獲罪于天,且憚壽皇譴怒,憂懼不寧”,“震懼感疾”,患上了精神分裂癥。
皇帝被送回大內,黃貴妃的死因大白。但光宗對悍后無可奈何,得知真相只能咬牙切齒,精神病徹底發作。實際上,精神病遺傳因子早就潛伏在光宗的體內,平日一無節制地酗酒,再加上震驚與恐懼的雙重猛擊,病情來勢洶洶,“噤不知人,但張口囈言”。
內侍馳報北內,太上皇帝孝宗與太上皇后謝氏連夜趕來探視,見光宗雖已睡去,卻仍滿口臆語。孝宗既擔心,又氣憤,便把李皇后喊來。李鳳娘與親信內侍大約隱瞞了虐殺貴妃事,只說皇帝飲酒過度而驟然發病的。太上皇大聲訓斥道:“你不好好照顧皇帝,反使他病到這等地步,全不顧宗廟社稷之重,”憤怒至極時扔下一句話:“萬一好不了,就族滅你李家!”
太上皇準備回時,光宗醒了,聽內侍說壽皇在,便矍然而起,驚怖地下榻叩頭,請罪不已。孝宗慰解再三,仍不能使他釋懷;乇眱群,孝宗坐臥不安,又把丞相留正召來責備:“我讓你任相,卻不強諫,你干些什么事?”留正說:“不是不諫,沒奈何皇帝不聽!毙⒆谡f:“今后你須苦諫。皇帝如不聽納,他來問安時,我再好好勸他。”
光宗這一病可真不輕,太上皇在重華宮焚香祝天,祈禱兒子早日病愈。大約半個月后,他的病情才有所好轉。照例,冬至有大朝會,這種大朝會一年僅舉行三次,即元日、五月初一與冬至日。但皇帝病得連邁腳登樓都不行,只能免了。病情稍愈后,李皇后哭訴說:“我勸官家少喝酒,就是不聽。近來你病了,壽皇幾乎打算族滅我李家。我李家有什么罪過?”接著又把太上皇對留正說的話歪曲走樣地搬弄了一番:“聽留正得到圣語說:如再過宮,一定要留住官家,不讓還宮!本穹至寻Y病人,本就容易妄想別人暗算自己,光宗聽了李鳳娘這番話,再與她此前挑唆的丸藥、廢立等謠言串連起來,自此而后始終擔心太上皇要害他、廢他,內心深處視每月四朝重華宮為畏途險徑,總千方百計地找尋借口,推延日期,于是導致了持續數年的過宮風波。
2.一個精神病者主天下
郊禮以后的第15天,光宗才在內殿召見宰執大臣,他的病已不可能真正痊愈。再過半個多月,就是紹熙三年正月初一,照例應是正旦大朝會,也因皇帝有病取消了。而一月四朝重華宮的儀式,只能請宰執前往代行恭謝之禮。開春以后,病情稍有好轉,光宗才恢復升延和殿聽政,但五月一日大朝會,還是未能如期舉行。其后,皇帝雖勉強聽政,但大朝會卻只在紹熙五年元日舉行過一次,其他都付闕如。即便聽政,他對臣下也經常“目瞪不瞬,意思恍惚”。從紹熙二年歲末起的兩年多里,就由這樣一個精神病患者君臨天下的。
光宗的病情時好時壞,倒使李皇后更有機可乘,自紹熙三年后,政事多決于李皇后。不過,她對大政實在沒有多大興趣與能耐,只是一味為娘家大撈好處。宋代遵循漢朝非劉氏不王之制,開國以后,即便追贈王封也不輕用于外戚,李皇后卻封李家三代為王,兩個侄子都官拜節度使。紹熙三年十一月,李鳳娘再次歸謁家廟,推恩親屬26人,172人授為使臣,連門客都蔭補為官,恩蔭之濫為南宋以來所僅見。李氏家廟僭越規制,防護之兵居然比趙氏宗廟還多。這一切當然都以光宗的名義頒布詔旨的。
對皇帝受制于悍后,臣下不是沒有勸諫。據《宋史·羅點傳》,有一天,光宗在便殿召對他,羅點問:“近來,朝廷內外都相傳,說陛下內有所制,不能遽出,因而沉湎酒色,不恤政事,確有這等事嗎?”羅點是東宮舊僚,才敢以“內有所制,不能遽出”,來暗指光宗受制于皇后。光宗答道:“沒這事!绷_點見皇帝不愿正面承認,只得轉而進諫道:“我原就知道陛下不會不恤政事的。宮禁之間或有拂心亂意的事,姑且借酒自遣罷了。鄉下老百姓,閨門有不順心事兒,還縱酒解悶呢!不過,人主君臨天下,這心應像青天白日,風雨雷電過后,湛澈清明。怎能容許再有纖芥塵垢停留在天日上呢?”
紹熙五年初,起居舍人彭龜年進呈自編的《內治圣鑒》,光宗問了書的大旨,說:“祖宗家法*善,漢唐所不及,待外戚尤嚴!苯又,他看了龜年的《進書札子》,又說:“祖宗待外戚*嚴,此處便不可容易壞了!饼斈甑溃骸白孀诓惠p委外戚權任,也是愛養親戚之道。我這書大抵對女謁、宦官防之*嚴,這些人見了,恐怕不會讓陛下經常閱讀的!惫庾谡f:“不至于這樣。”但光宗在神智正常的紹熙初政時,就基本上受制于李氏,何況如今患了精神病。羅、彭的進諫對皇帝來說,猶如馬耳東風,至多換來口不由衷、言不符行的應答而已。
……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 作者簡介
虞云國,浙江慈溪人,生于上海。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宋代歷史與文獻的研究。
撰有《宋代臺諫制度研究》《細說宋朝》《宋光宗宋寧宗》等專著;編撰《程應镠先生編年事輯》;主編《宋代文化大辭典》《中國文化史年表》;整理標校《文獻通考?四裔考》等宋元古籍十余種。
近年文史隨筆編為《敬畏歷史》《放言有忌》《從陳橋到厓山》《水滸亂彈》《書砦梁山泊》《三聲樓讀記》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