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254813
- 條形碼:9787547254813 ; 978-7-5472-5481-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 本書特色
◎ 眾多研究者傾力寫作,知乎熱門答主@經略幽燕我童貫之作,正鵠弓箭社社長親授弓箭與騎射秘笈◎ 依托實際戰例,透過西方式實證視角,系統再現古典時代軍事知識◎ 國防大學房兵、戰史學者蔡小心、宋史學人黨人碑聯袂推薦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 內容簡介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由原廓、龍語者、經略幽燕我童貫等研究者傾力寫作。依托實際戰例,透過西方式的實證視角,以考古發掘、考證、兵器復原介紹的形式,還原冷兵器時代中真實的戰場勇士、戰場故事及古典時代的軍事知識。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 目錄
強盛的根基
**章 龍與狼的死斗——從李陵直搗王庭解析漢匈戰爭背后的軍政體系
第二章 千年帝國的鐵騎——拜占庭農騎兵與超重裝騎兵的輝煌與隕落
致命的技藝
第三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淺析傳統弓箭與騎射
第四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直擊日本劍道的發展演變與實戰技巧
第五章 鋒芒——長槍在兵器史上的辯證發展之路
逐勝的哲學
第六章 戈甲從軍久,風云識陣難——淺說古典軍陣藝術
第七章 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古戰場中的軍事地理與戰陣指揮
第八章 劍與矛的秩序——西方古典時期步兵戰術的若干雜談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 節選
案例二中的單挑發生在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元月十五日,是金主完顏亮南征失敗的尾聲。金主完顏亮在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發動南征之后,當年十月即擊垮淮南宋軍的抵抗,兵臨長江。但南宋在各條戰線上都成功頂住了金軍的進攻,金軍的海軍在陳家島被岳飛舊部李寶完全殲滅,完顏亮的南征遭遇沉重打擊。在關中方面,進犯川陜的金軍部隊則被南宋名將吳玠擊敗,南宋趁機收復了七個州的領地。在京湖方面進犯的金軍則無法突破岳飛舊部京湖大軍的防御,后勤輜重被京湖大軍燒光。完顏亮親率的主力部隊則在采石磯登陸戰中被虞允文組織的宋軍零散部隊擊潰。*終完顏亮由于無法渡江而對軍士將領過于苛刻,導致軍變,本人被亂軍砍殺,隨后雙方的戰事逐步平息。 但戰事逐步平息不等于戰事結束,本案例中所列之單挑就是第二年年初之時,宋金雙方為爭奪蔡州而發生的戰斗。這次戰斗中,金軍雖然沒有攻城器械,但是勝在兵力雄厚。宋軍兵力僅有數千人,相比之下非常不利,戰斗形勢十分危急。交戰之后,金軍以強弩掩護部隊爬城,成功占領了西面城墻的一部分。宋將趙撙則不得不率領軍人和蔡州群眾進行巷戰,抵抗金軍的進攻。在雙方打得*激烈的時候,發生了這次單挑。 這次單挑的特色在于,參與的雙方并不是有名有姓的高級軍官,而是宋軍的旗手和金軍的旗手。旗手即旗頭,是引導軍隊進退的人,軍中歷來都以*驍勇善搏者為旗手,例如民族英雄岳飛從軍后就擔任過旗手。旗手受傷的時候把旗手救下來的人也會獲得重賞(《太平御覽·卷二九六》:“與敵斗,旗頭被傷,救得者重賞。”),可見旗手對于軍隊士氣的重要性。 作戰中,雙方的旗手進行了一對一的搏斗。由于城墻狹小的緣故,宋金雙方的軍隊都不敢亂動,只能看著兩位帶隊搏殺的旗手單挑。*后宋軍旗手取得勝利,將金軍旗手殺死,宋軍士兵和蔡州群眾士氣大振,紛紛叫主將趙撙保舉這位旗手有個好官職做。大家氣勢如虹地把金軍趕下城去,擊退了金軍的進攻。可惜的是,這位確保了勝利的旗手在隨后的戰斗中也戰死了,結果竟然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這次單挑,雖然是兩個無名戰士之間的戰斗,卻直接決定了這場戰斗的勝負。勝利一方一改之前的頹勢,士氣高昂;失敗的一方則一改之前的昂揚狀態,竟然被原來劣勢的一方完全壓倒,*終被逐出戰場。可見單挑對于軍隊士氣的重要性。 這兩次單挑,都是以軍士的個人武勇穩定軍心,打擊了敵方士氣,引導戰局往有利于宋軍的方向發展。可見單挑在特定時間和特點地點、特定背景之下,對作戰過程還是有直接影響的。《三國演義》也好,172《楊家將演義》也好,《說岳全傳》也好,這些話本小說中以單挑決定戰斗勝負的表現形式,倒也算得上“其來有自”,而并非全是文藝工作者的憑空虛構。 單挑之所以有名,有些還能流傳千古,話題至今不絕,其根本的原因還是單挑較為罕見。因為其少,才顯得尤其有戲劇性;又因為其少,才顯得尤其有架空話題性。既有戲劇性,又有架空話題性,也難怪單挑為人們所重視,津津樂道了。我們樂于談論單挑,是因為崇敬英雄人物的勇氣、膽識。 我們喜愛談論單挑,是我們對人類勇于接受挑戰、勇于挑戰命運的精神的向往。不過,無論怎么講,戰爭畢竟不是打架斗毆,戰爭是暴力集團的*高的智力和動員力的對決。個人武勇在戰爭中的映射,固然異彩紛呈,但終究不是軍事對抗的核心組成部分。軍事對抗從根本上來說,還是由人所組成的集團的對抗,這就是戰斗與斗毆的本質區別。 ……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 作者簡介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眾多歷史、戰史作家組成,從事古今戰爭、中外歷史的研究、寫作與翻譯工作。他們之中有職業媒體人,擅長古代刀劍與擊劍的《名刀》雜志前執行主編,師從日本劍道名家的武術愛好者,擅長騎射、代表中國參與多項國際傳統射術賽事的正鵠弓箭社社長,留澳翻譯碩士,裝甲指揮車車長,前特警,僑居加拿大的華人,復旦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職業插畫家,等等。 原廓,記者,電視紀錄片策劃及撰稿,音速及北朝論壇古戰版塊版主,長期致力于軍事歷史研究及相關圖書的策劃編審工作,致力于古代與近代軍備評測,普及中外軍事歷史知識,講述不為人所知的戰爭故事。 龍語者,著有以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為背景的長篇歷史小說《拜占庭英雄血脈》,并寫作翻譯了大量歷史研究文章。擅長軍事題材,文章在系列圖書《戰爭事典》《戰場決勝者》《帝國強軍》中多有登出。 經略幽燕我童貫,知名宋代軍事史愛好者,知乎熱門答主,擅長古典軍事戰略分析,古典軍事軍務作業研究,曾參與《戰場決勝者》等圖書的寫作。 楊英杰,軍事愛好者,熱愛古典時代地中海世界的歷史與軍事發展歷程,同時涉獵廣泛。活躍于國內各歷史、軍事愛好者群體,撰寫古典軍事史相關專題文章。曾參與《戰場決勝者》《帝國強軍》《梟雄錄(歐洲篇)》等圖書的寫作工作。 廉震,軍事歷史地理研究者,專注于古代戰役地理復盤與兵棋推演,喜歡通過現代技術還原古代戰役布局和謀略,解讀戰陣運作和臨陣指揮。 趙開陽,師從日本劍道名家,修習劍道多年,涉獵多種格斗技藝的學習和研究,擅長古代格斗技巧及劍道研究。 矢鋒,研究歷史的法律從業者,潛心二十年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倡導以邏輯思辨和律法條理研究歷史問題。曾參與《戰場決勝者》《戰爭事典》圖書的寫作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