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洪秀全演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061977
- 條形碼:9787548061977 ; 978-7-5480-6197-7
- 裝幀:書寫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洪秀全演義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普通大眾 ★一段轟轟烈烈反抗壓迫的歷史、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傳說、一段催人淚下的史詩傳奇。 ★洪秀全是中山先生的少年偶像,他的事跡激勵著中國人反抗壓迫、爭取民族獨立。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洪秀全演義 內容簡介
《洪秀全演義》是我國近代小說目前一部重要作品,它是首部熱情歌頌太平天國革命歷史的長篇小說。作者把太平天國革命這一實緒紛繁、人物眾多的重大歷史事件,加以概括和剪裁,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人物形象,并以藝術的筆觸,描繪出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興起、壯大、衰亡的過程。小說雖以刻畫太平天國的歷史、人物為主,但寫與之對立的清廷,除對所謂“中興名臣”如曾國藩、左宗棠及李鴻章等,有皮里陽秋的嘲諷和貶斥外,一般都比較客觀,并無丑化,不失為歷史演義中的上乘之作,故自1908年單行本問世以來,產生了極其深廣的影響。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洪秀全演義 目錄
**回
花縣城豪杰誕生 小山頭英雄聚首…………………………………………… 001
第二回
會深山群英結大義 游督幕智士釋豪商……………………………………… 007
第三回
發伊犁錢東平充軍 入廣西洪秀全傳道……………………………………… 014
第四回
鬧教堂巧遇胡以晃 論嘉禾計賺楊秀清……………………………………… 022
第五回
楊秀清初進團練局 洪秀全失陷桂平牢……………………………………… 029
第六回
羅大綱皈依拜上帝 韋昌輝乘醉殺婆娘……………………………………… 035
第七回
韋昌輝義釋洪秀全 馮云山聯合保良會……………………………………… 045
第八回
馮云山夜走貴縣 洪秀全起義金田…………………………………………… 053
第九回
劫知縣智窮石達開 渡鈄谷計斬烏蘭泰……………………………………… 061
第十回
洪仁發誤走張嘉祥 錢東平重會胡元煒……………………………………… 069
第十一回
蕭朝貴計劫梧州關 馮云山盡節全州道……………………………………… 078
第十二回
洪秀全議棄桂林郡 錢東平智敗向提臺……………………………………… 088
第十三回
張國梁背義加官 賽尚阿單騎逃命…………………………………………… 098
第十四回
李秀成百騎下柳郡 石達開傳檄震湖南……………………………………… 106
第十五回
胡林翼冷笑擲兵書 曾國藩遵旨興團練……………………………………… 115
第十六回
洪宣嬌痛哭蕭朝貴 錢東平大破曾國藩……………………………………… 122
第十七回
彭玉麟恤情贈軍餉 郭嵩燾獻策創水師……………………………………… 131
第十八回
左宗棠應聘入撫衙 洪天王改元續漢統……………………………………… 140
第十九回
封王位洪秀全拒諫 火漢陽曾天養鏖兵……………………………………… 147
第二十回
向榮大戰武昌城 錢江獨進興王策…………………………………………… 155
第二十一回
洪天王開科修制度 湯總兵絕命賦詩詞……………………………………… 165
第二十二回
向榮怒斥陸建瀛 錢江計斬蔣文慶…………………………………………… 175
第二十三回
勇鮑超獨救江忠源 智錢江夜賺吳觀察……………………………………… 183
第二十四回
蕭王妃奪旗鎮江城 洪秀全定鼎金陵郡……………………………………… 190
第二十五回
李秀成平定南康城 楊秀清敗走武昌府……………………………………… 201
第二十六回
攻岳州智劫胡林翼 入廬郡賺斬江忠源……………………………………… 212
第二十七回
李秀成二奪漢陽城 林鳳翔大戰揚州府……………………………………… 220
第二十八回
林鳳翔夜奪揚州府 韋昌輝怒殺楊秀清……………………………………… 228
第二十九回
錢東平揮淚送翼王 林鳳翔定計取淮郡……………………………………… 237
第三十回
石達開詩退曾國藩 李秀成計破胡林翼……………………………………… 247
第三十一回
韋昌輝刎頸答錢江 李鴻章單騎謁曾帥……………………………………… 255
第三十二回
譚紹洸敗走武昌城 錢東平遁跡峨嵋嶺……………………………………… 264
第三十三回
李秀成一計下江蘇 林鳳翔十日平九郡……………………………………… 273
第三十四回
林鳳翔大破訥丞相 李開芳再奪衛輝城……………………………………… 280
第三十五回
李秀成出師鎮淮郡 林鳳翔敗走陷天津……………………………………… 287
第三十六回
完大節三將歸神 拔九江天王用武…………………………………………… 296
第三十七回
陳英王平定江西地 劉麗川計取上海城……………………………………… 306
第三十八回
取桐城陳其芒鏖兵 奉朝旨左宗棠拜將……………………………………… 312
第三十九回
向軍門敗死丹陽鎮 胡林翼窺復武昌城……………………………………… 319
第四十回
羅澤南走死興國州 羅大綱夜奪揚州府……………………………………… 329
第四十一回
李忠王定計復武昌 陳玉成棄財破勝保……………………………………… 337
第四十二回
守六合溫紹原盡忠 戰許灣鮑春霆奏捷……………………………………… 346
第四十三回
金陵城大開男女科 李秀成義葬王巡撫……………………………………… 359
第四十四回
張國梁投歿丹陽河 周天綬戰死寧國府……………………………………… 371
第四十五回
陳玉成大戰蘄水城 楊制臺敗走黃梅縣……………………………………… 383
第四十六回
李秀成義釋趙景賢 林啟榮大破塔齊布……………………………………… 393
第四十七回
曾國藩會興五路兵 林啟榮盡節九江府……………………………………… 401
第四十八回
龍虎戰大破陳玉成 官胡兵會收武昌府……………………………………… 417
第四十九回
救九江曾國荃出身 戰三河李續賓殞命……………………………………… 433
第五十回
戰桐城忠王卻鮑超 下浦口玉成破勝保……………………………………… 447
第五十一回
何信義議獻江蘇城 石達開大戰衡州府……………………………………… 458
第五十二回
李孟群戰死廬州城 左宗棠報捷浮梁縣……………………………………… 467
第五十三回
雷正琯密札訪錢江 楊輔清匿兵破慶瑞……………………………………… 477
第五十四回
破金陵歸結太平國 編野史重題懊儂歌……………………………………… 484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洪秀全演義 節選
**回 花縣城豪杰誕生 小山頭英雄聚首 詩曰: 金田崛起奮同仇,嘆息英雄志未酬。 又見腥膻渺無際,秦淮嗚咽水空流。 哀哀同種血痕鮮,人自功成國可憐。 莫向金陵閑眺望,舊時明月冷如煙。 這兩首七絕,是近時一個志士名叫志攘的所作。為慨太平天國十四年基業,成而復敗,得而復喪,憑今吊古,不勝故國之悲。玩其詞氣,大有歸罪曾、左的意思。其實興亡成敗,大半都是自己造出來的:假使定都金陵而后,君臣一德,上下一心;楊、韋不亂,達開不走;外和歐、美,內掠幽、燕,就有一百個曾國藩、左宗棠,有什么用呢?不然,洪王初起時光,信用未孚,軍械不足,三五千的保良軍,怎么倒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把清國人馬,殺得一敗如灰?到后來地大人眾,糧足兵精,倒反覆亡了呢?所以在下斷定太平天國的亡,不干曾、左,都是太平天國自己亡掉的。看官不信,且聽在下道來: 話說中國自大明崇禎十七年,被滿清并掉之后,漢族人民,時時圖謀恢復:像云南的吳三桂,武昌的夏逢龍,昆明的李天極,臺灣的朱一貴,兗州的王倫,甘肅的張阿渾,四川的王三槐,河南的李文成,永州的趙金龍等,眾多豪杰,差不多沒一年不亂。無奈人心思漢,天命祚清,西起東滅,終沒有成過一回事。直到清宣宗道光末年,佞幸專權,朝多失政,水深火熱,百姓苦不堪言,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廣西地方,才崛起一位非常大豪杰,做出一番動地驚天大事來。此人姓洪,名秀全,廣東花縣人氏。自幼抱負不凡,嘗與同縣人駱秉章,月夜池塘洗澡,秀全信口占道: 夜浴魚池,搖動滿天星斗。 非常之志,溢于言表。駱秉章應聲對道: 早登麟閣,挽回三代乾坤。 秀全道:“乾坤已非三代,麟閣早屬他人,登也不必,挽也多事。”秉章笑他為狂人。秀全也不睬。及長,專好結交豪杰,時人都非笑之。只有同縣人馮逵,字云山的,深相贊許,稱秀全非池中之物!道光二十九年,兩廣地方,賊盜蜂起,如羅大綱、大鯉魚、陳金剛等,都擁有三五千人馬,打村劫舍,橫行無忌。官場怕耽干系,索性隱起不奏。秀全慨然道:“賊盜橫行,清朝的能力,已經瞧的見,投袂奮起,正在此時!”不防背后有人道:“秀全哥如此抱負,何不索性起來做一番事業!”秀全回頭,見來的不是別個,正是生平**知己馮云山,不覺大喜。遂邀云山坐下道:“逆胡肆毒,神州陸沉,黃帝子孫,誰不愿報仇雪恨?這會子兩粵豪杰,風起云涌,正是天亡逆胡之時。使我洪秀全有尺寸之憑藉,建義桂林,聲罪北平,則三齊抗手之雄,燕、趙悲歌之士,安知不聞風響應!”云山道:“哥哥既然知道,何不就動手呢?”洪秀全道:“云山又來了!光復這一件事,非同小可,豈是赤手空拳,能夠做得的。至少總要有三五千人馬,才能夠動得手。”云山道:“從來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只要有了豪杰幫助,三五千人馬,何難一呼而集?”洪秀全道:“豪杰之士,我是很歡迎的!怎奈眼前沒有,我也沒法。”云山道:“獨怕哥哥不誠心。要是誠心求賢,眼前就有一個大豪杰。”洪秀全道:“豪杰在那里?姓甚名誰?”云山道:“就在本城花縣衙門里。”洪秀全笑道:“兄弟講玩話了!官場中那里有豪杰?”云山道:“此人并不是官,是一個幕友。姓錢,名江,浙江人氏。胸羅戰史,腹有奇謀,端的經天緯地。此番來粵,也是為物色真人,同謀光復。哥哥如果要見,我就去請他來。”洪秀全道:“你與他幾時認識的?”云山道:“認識得沒有幾多天。”洪秀全道:“衙門中人怕有點兒靠不住。”云山道:“我馮逵總不會給當你上。”洪秀全道:“不是這么講。人情鬼蜮,世路崎嶇,怕你也被人家套在圈中。”馮云山道:“哥哥,你沒有見過他,所以這么說。一見之后,你也相信了!”洪秀全道:“既是這么說,就煩兄弟請他來談談。要真是志同道合,就是中國人民的福氣了。”云山道:“不瞞哥哥說,我已與他約好了呢。”當夜無話。次日,馮云山黑早起身,略點了點子饑,就出村迎接錢江去了! 卻說這錢江,表字東平,本貫浙江歸安人氏。少失怙恃,依叔父錢閎作生活。五歲上學,聰穎非常;九歲下筆成文。叔父常說道:“此是吾家千里駒,他日定能光宗耀祖!”錢江急應道:“大丈夫作事,成則流芳百世,敗則遺臭萬年。豈單靠光宗耀祖乎!”眾人莫不稱奇。既長,諸子百家,六韜三略,兼及兵刑、錢谷、天文、地理諸書,無所不讀。時揚州魏平,任歸安令,聞江名,以書召之。江大笑道:“江豈為鼠輩作牛馬耶?”遂以書絕之。 道光二十九年,兩廣一帶,賊盜四起:羅大綱、大鯉魚、陳金剛等,紛紛起事。小則打劫村舍;大則割據城池。官僚畏罪,不敢奏報。錢江看到這機會,便道:“今天下大勢,趨于東南,珠江流域,必有興者,此吾脫穎時矣!”時錢閎已經棄世,錢江遂舍家游粵,寓于旅邸。可巧故人張尚舉署花縣知縣。聞江至,大喜道:“東平不世才,本官當以禮聘他,何愁縣里不治!”說罷,便揮函聘江。江暗忖花縣區區百里,怎能夠施展?只是憑這一處棲身,徐徐訪求豪杰,也是不錯。想了一會,便回書應允。花縣離省治不遠,一半天就到了。投謁張令,張令降階相迎,執手道:“故人枉顧,敝縣增光不少!惜足下不是百里才,還恐枳棘叢中,不能棲鳳凰!只好暫時有屈,徐待事機罷了。”江聽罷答道:“小可有甚大志,蒙故人這般過譽!但既不棄,愿竭微勞。”張令大喜,錢江遂留縣署中。一應公事,張令都聽他決斷,真是案無留牘,獄無冤刑,民心大悅。 錢江每日閑暇,或研習兵書,或玩游山水,已非一日。那日游至附近一個小山上,獨行無伴,小憩林下,忽見一書生迎面而來,頭上束著儒巾,身穿一件機白麻布長衣,下穿一條元青亮紗套褲子,腳登一對薄皮底布面鞋,年約三十來歲。眉清目秀,儀容俊美。見了錢江,便揖說道:“看先生不像本處人氏,獨步在這里,觀看山景,可不是堪輿大家,講青鳥、尋龍穴的么?”錢江道:“某志不在此。自古道地靈人自杰,講什么真龍正穴。足下佳人,奈何也作一般迷信呢?”那人急謝道:“小弟見不及此。才聞高論,大歉于心!請問貴姓尊名,那里人氏?”錢江答道:“某姓錢,名江,號東平,浙江人也。”那人又回道:“可是縣里張老爺的幕府么?”錢江道是。那人納頭便拜。歡喜說道:“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仰慕已久,幸會幸會!”錢江即回禮道:“小可錢江,蒙老兄如此敬愛,請問先生上姓尊名?”那人答道:“小弟姓馮,單名一個逵字,別號云山,向在山中念書。久慕先生不求仕進,卻來敝縣管理刑名,真是敝邑人民之幸!可惜無門拜謁,今日相遇,良非偶然。請假一席地,少談衷曲,開弟愚昧,實為萬幸!”錢江聽罷,暗忖這人器宇非凡,談吐風雅,倒把人民兩字,記在心中,料不是等閑之輩!正要好乘機打動他。便答道:“不虞之譽,君子羞之,老兄休得過獎!倘不嫌鄙陋,就此席地談心如何?”馮逵大喜,兩人對面兒坐了。錢江探著問道:“方今天下多故,正豪杰出頭的時候,老兄高才,為甚不尋個機會出身?”馮逵答道:“現在的主子又不是我們漢族人!大丈夫昂昂七尺,怎忍赧顏稱臣?故隱居于此,愿先生有以教之!”錢江道:“足下志量,令人欽佩!只是韃靼盤踞中原,二百年矣!君臣既有定分,何能再把他當仇人看待!”馮逵聽到這話,不覺怒道:“種族之界不辨,非丈夫也!某以先生為漢子,直言相告,怎倒說出這無恥的話來?”言罷,拂袖便去。錢江仰面哈哈大笑!馮逵回首道:“先生笑怎的?”錢江道:“不笑足下,還笑誰?”馮逵道:“某有何可笑?任先生是縣里幕府,拿某作個不道 的人,刑場喪首,牢獄沉冤,某也不怕。”錢江越發笑道:“試問足下有幾顆頭顱,能夠死幾次?縱有此志,倒不宜輕易說此話。弟若忘國事仇,今日也不到此地了。方才片言相試,何便憤怒起來呢?”馮逵急謝道:“原來先生倒是同情,不過以言相試。某一時愚昧,冒犯鈞威,望乞恕罪!”錢江聽了,便再請馮逵坐下。隨說道:“足下志氣則有馀,還欠些學養。俗語說得好:逢人只說三分話,路上須防人不仁。足下方才這話,幸撞著小弟,若遇著別人,是大不了的。須知此事非同小可,成則定國安民,敗則滅門絕戶。事機不密,徒害其身。死也不打緊,只恐人心從此害怕,那韃靼盤踞中原,又不知更加幾百年了?”馮逵道:“先生之言甚善!奈某見非我族類,卻來踞我河山,不免心膽俱裂。竊不量力,欲為祖國圖個光復。只救國有心,濟時無術,若得先生指示前途,愿隨左右,以供驅策。但恐韃靼根深蒂固,不易搖動耳!余外并無他慮,不知先生以為何如?”錢江答道:“足下休驚,胡虜氣數將盡矣!”馮逵大喜問道:“先生何以見之?”錢江聽罷,便不慌不忙的說出來。管教: 席地談心,定下驚天事業; 深山訪主,遭逢命世英雄。 要知錢江說出什么話來,且聽下回分解。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洪秀全演義 作者簡介
黃世仲(1872-1913),清末民初小說家。廣東番禺(今廣州市番禺區,位廣州市東南)人,又名黃小配,筆名黃帝苗裔,還別號禺山世次郎,為清末小說家,曾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前在港粵從事過革命宣傳活動,曾主編過“同盟會”的報紙,1913年被廣東軍閥陳炯明殺害。所作小說有《洪秀全演義》、《廿載繁華夢》、《宦海升沉錄》(一名《袁世凱》)等。這些作品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的社會,宣傳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抨擊了保皇派、立憲派的政治主張,藝術上亦有較高的成就。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