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龍井問茶/尋找桃花源:中國重要農業遺產地之旅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201065
- 條形碼:9787559201065 ; 978-7-5592-0106-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龍井問茶/尋找桃花源:中國重要農業遺產地之旅叢書 本書特色
*在杭州,可游的不止西湖虎跑,還有遍地的龍井茶山和滿覺隴的桂雨茶香! *在龍井,可聊的不止品茶飲茗,還有奇幻的傳說、講究的茶俗和獨特的認文情懷! *從翁家山到梅家塢,從嫩葉到茶的蛻變,西湖龍井的歷史、技藝、品鑒與西湖龍井產地的風土人情都被作者剖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論是虔誠的茶客老饕還是獨愛杭州的人文風情,本書都不容錯過! *中國農業歷史學會、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推薦叢書。 杭州之名,多為西湖所誤! 讀罷此書,我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或許有人非要較真說西湖龍井的茶名也不小,何言為“西湖所誤”?那么,又有多少人來杭州不是在人流的簇擁之下看一眼雷峰夕照、斷雪殘橋就打道回府的?又有多少人一頭扎進龍井村、梅家塢、翁家山去體味一下茶園風光,聽一聽種茶人、采茶人的心聲的? 相信很多人會讀《龍井問茶》,是因為愛茶;相信很多人讀罷《龍井問茶》,會愛上杭州的茶園,愛上那里的風土人情和嫻靜時光。也許是因為天生對桂花香氣的執迷,《桂雨·茶香》這一篇我翻來覆去看了幾遍。雖然茶和中國人的生活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已數千年了,然這篇文章卻引導我們在品嘗了桂花龍井茶之余,去關注西湖龍井茶的傳統技藝、茶人的生計、品茶人的生活故事。當然在腦內揮之不去的還是,滿覺隴的桂雨,無論如何都想在金秋之際,親自去那里一探究竟。
龍井問茶/尋找桃花源:中國重要農業遺產地之旅叢書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講述西湖龍井前生今世的學術著作,同時也是一本田野手記。因為作者將他對西湖龍井茶的研究巧妙的融進了調查之中,讀者跟隨作者調研的視角逐步漸進。從龍井村溯源,作者陪伴我們一起進入龍井茶歷史的長河。一面是西湖,一面是錢塘江的翁家山村,獅峰山腳下有著杭州城桂花很盛的滿覺隴,山清水秀、民風淳樸且頗有民俗傳說的梅家塢,佛都茶鄉的天竺等西湖龍井茶文化遺產地,
龍井問茶/尋找桃花源:中國重要農業遺產地之旅叢書 目錄
序言朱世桂/001
溯源龍井村/001
龍井上品在獅峰/031
桂雨·茶香/061
虎跑夢泉/079
“修茶臂,理茶腳”/095
十里梅塢話茶俗/121
靈隱尋茶記/153
天竺訪茶蹤/175
尋找“炒茶王”/191
短暫停留的外鄉人/221
后記/241
龍井問茶/尋找桃花源:中國重要農業遺產地之旅叢書 作者簡介
季中揚,文學博士,南京農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南京農業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民俗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鄉村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主要著作:著有《民間藝術的審美經驗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城市化進程與鄉村敘事的文化互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版;《審美文化學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等書。先后發表《當代鄉村建設中鄉賢文化自覺與踐行路徑》《新世紀影視敘事中的鄉村居民形象》《鄉土文化認同危機與現代性焦慮》等50多篇核心期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