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反經 本書特色
選賢用人,明辨忠奸;量才度能,揚長避短。明察秋毫,識別善惡;力除邪惡,宣行仁德都可一讀。
反面論證,辯證有力;論述嚴密,開拓思維,不破不立,值得一讀!
反經 內容簡介
《反經》是一本實用性韜略奇書,由唐代趙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漢族歷史為論證素材,集諸子百家學說于一體,融合儒、道、兵、法、陰陽、農等諸家思想,所講內容涉及政治、外交、軍事等各種領域,并且還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邏輯體系嚴密、涵蓋文韜武略的謀略全書。為歷代有政績的帝王將相所共悉,被尊奉為小《資治通鑒》,是豐富、深厚的漢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反經 目錄
卷 一
大體**/ 11
任長第二/ 13
卷 二
君德第九/ 33
臣行第十/ 47
卷 三
反經十三/ 70
是非十四/ 76
卷 四
懼戒十七/ 130
卷 五
釣情十九/ 178
詭信二十/ 184
卷 六
霸圖三八/ 228
卷 七
七雄略三九/ 255
卷 八
三國權四十/ 280
蜀/ 281
卷 九
出軍四一/ 311
練士四二/ 313
利害六一/ 353
奇兵六二/ 356
反經 節選
善辨英才 安于任用 ※ 原文 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忌,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此君子也。 所謂賢者,德不逾閑,行中規繩,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傷其身,道足化于百姓而不傷于本,富則天下無菀財,施則天下不病貧。此則賢者也。 所謂圣者,德合天地,變通無方,究萬事之終始,協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識其鄰。此圣者也。 ※ 譯文 所謂君子,就是說話誠實守信,心中不存忌恨。秉性仁義從不向人炫耀,通達事理,聰明豁達,言談舉止溫文爾雅。知行統一,堅守信道,自強不息。在別人看來平淡無奇,并無特別出眾之處,但真要超越他們,卻十分困難。這就是真正的君子。 所謂賢人,就是指品德合乎法紀,行為合乎規范,言論足可被天下人效仿而又不傷及自身,其學識足可教化百姓而不傷及事物的根本。能使百姓富有,然而又看不到天下有過剩的財物;樂善好施,恩澤天下,從而使民眾沒有什么疾病與憂困。這就是賢人。 所謂圣人,必須能夠達到自身品德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來無影、去無蹤,變幻莫測,通行無阻。知曉宇宙萬物的起源和結束,與一切生靈、世間萬象融洽而自然相處,把大道化成自己的性情,光明如日月,變化如神靈,蕓蕓眾生永遠不知他們的品德有多么崇高,即使知曉一點,也不能真正了解其性情在哪里。這就是圣人。 ※ 評析 本節根據孔子的記述把人劃分為五等,從低到高依次為庸人、士人、君子、賢人和圣人。圣賢之人道德高尚,非常人能及,所以古今并不多見;君子與士人是生活中*常見的。另外就是那些不可忽視的小人了,由于這類人難以讓人分辨出來,所以經常使人深受其害。這是古今用人者不得不警惕的地方。
反經 作者簡介
趙蕤 ,字太賓,號東巖子。梓州鹽亭人(今四川省鹽亭縣兩河鎮趙家壩人),約生于唐高宗顯慶四年 ( 公元 659 年 ),卒于唐玄宗天寶元年( 公元742年)。唐代杰出的道家與縱橫家 。趙蕤和李白是唐代的“蜀中二杰”,以“趙蕤術數,李白文章”并稱。趙蕤的代表作為《長短經》 ,又叫《反經》。《長短經》成書于開元四年 (公元716年),共九卷 64 篇,《長短經》 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雜家和陰陽家思想之大成,是黑白雜揉之書,以謀略為經,歷史為緯,記述國家興亡,權變謀略、舉薦賢能、人間善惡四大內容,又以權謀政治和知人善任兩個重點為核心;此書高妙完美,天人合一,振聾發聵,警世懲惡,是難得的謀略全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