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非洲金融明珠:標準銀行集團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997104
- 條形碼:9787504997104 ; 978-7-5049-971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非洲金融明珠:標準銀行集團史 本書特色
姜建清、樊兵、高文越編著的《非洲金融明珠--標準銀行集團史》介紹的是一部銀行史。銀行史與企業史既有共性也有個性。銀行是企業,是從事貨幣經營的特殊企業。許多銀行,尤其是大型銀行,往往與一國的經濟、金融甚至社會政治有密切的關系。銀行將儲蓄轉化為投資,通過投資促進經濟發展。銀行是連接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紐帶和橋梁。貨幣政策通過銀行信貸投放去傳導,銀行經營存在更大的風險,因此銀行更具公共性和外部性。銀行史不同于一般的企業史,它的視野更為廣闊一些,通過對銀行歷史的記錄、闡述和研究,往往折射出一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軌跡和時代特征。
非洲金融明珠:標準銀行集團史 內容簡介
本書對標準銀行150多年的發展歷史進行了全面回顧和介紹。從1857-1870年好望角上的新銀行開始,追溯標準銀行成立時的情況,回顧隨著鉆石和黃金礦區的發展標準銀行在1870-1895年駛入早期發展的快車道時期的輝煌,經歷1877-1952年戰爭時期的艱難發展,再到1948-1987年猶如鳳凰涅槃獲新生的曲折歷程,1980年開始隨著世界經濟金融環境發展,標準銀行揚帆起航面向世界拓展業務,重點敘述了2007年開始與中國工商銀行合作架起中非合作的金融橋梁的偉大起點,為讀者全面展現了這家古老的銀行集團150多年的發展概覽。
非洲金融明珠:標準銀行集團史 目錄
**節 夢想從這里啟航
第二節 區域性銀行初具規模
第三節 危機中的搏擊
第二章 駛入早期發展的快車道
**節 鉆石礦區的開拓
第二節 鉆石礦區的現代化發展
第三節 黃金礦區的開拓
第三章 戰爭與和平
**節 德蘭十瓦的進與退(1877-1895年)
第二節 戰爭與聯邦(1896-19lO年)
第三節 聯合與變革(1911-1934年)
第四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1929-1952年)
第四章 鳳凰涅槃奔新生
**節 南非標準銀行的設立與上市
第二節 銀行業務的現代化發展
第三節 純粹的南非本地銀行
第六章 架起中非合作的金融橋梁
**節 戰略合作新起點
第二節 攜手并肩謀發展
第三節 揚帆破浪正當時
第五章 揚帆再起航
**節 金融業務多元化發展
第二節 重返世界舞臺
第三節 重返非洲
非洲金融明珠:標準銀行集團史 節選
《非洲金融明珠:標準銀行集團史》: 導致新銀行設立延遲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有限責任制度的質疑。當時,“有限責任公司”的做法還相對少見,特別是在銀行業,將有限責任公司擴展至銀行這一舉措是否明智引起了媒體廣泛的討論。《銀行家》(The Banker)雜志在一篇名為“銀行業狂熱”的文章中寫道:“如果將如此高壓施于銀行運營,結局必然是一場危機,不僅會犧牲有限責任公司的原則,而且會嚴重損害董事、股東等的利益。”在一些媒體質疑設立這家新銀行必要性的同時,另一些媒體則對新銀行給予了積極評論:“它(標準銀行)將在倫敦和南非銀行之外提供更多的服務,且其董事人員經驗豐富,與殖民地的關系也令人滿意,沒有理由認為標準銀行的成立將不如其他近期開業的銀行一樣充滿生機并取得成功。標準銀行、倫敦和南非銀行極有可能*終吸收兼并開普、伊麗莎白港和納塔爾的一些小型銀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使殖民地的金融交易更加集中。好望角將有利于引進銀行業資本,這些資本在正確的運營管理下回報也必定十分可觀。但是,在開普或納塔爾采取其他方案之前——據悉其他項目在考慮之中——需要對現有的情況進行評估,以明確殖民地可以承受進一步競爭的程度。” 倫敦和南非銀行的成立可能還加劇了上述爭論,當時該銀行正開展獲得皇家特許狀的準備工作,該特許狀可以確保公司在破產清算時,將股東承擔風險的范圍限定在不超過其持股金額兩倍的范圍內。對“有限責任”不信任的情緒并非僅僅是區域性現象,存款人和票據持有人普遍固執地認為其受到的保護減少了。三十年之后,吉爾伯特(Gilbert)和蘇立文(Sullivan)在《烏托邦有限公司》(Utopia Limited)一書中諷刺該制度:“七八個有可能都還是貴族或勛爵的人合伙成立一個組織,在設立之初便公開聲明他們要承擔的債務規模,他們把這個稱之為出資額。”事實上,將有限責任制度擴張適用于銀行并未產生不良影響。 無法得知當初約翰·佩特森先生對這些反對意見的看法。1860年6月,有媒體報道某一家倫敦銀行竭盡所能想要獲得特許狀,但是卻讓倫敦和南非銀行捷足先登。當時所指的倫敦銀行可能就是標準銀行。除此之外,還存在對這一匿名銀行的其他傳聞。例如,有報道指出,開普的總督喬治·格雷(George Gray)先生曾試圖發揮其影響力為一家新銀行獲得特許狀。但這不可能指向標準銀行,因為約翰·佩特森先生的政治立場很難令其獲得總督的支持。造成拖延的另外一個小原因可能是,約翰·佩特森先生也參與了倫敦和利物浦聯合銀行(Alliance Bank of London and Liverpool Ltd.)的建立,該銀行于1862年建成,比標準銀行早幾個月開業。 倫敦和南非銀行 倫敦和南非銀行(London and South African Bank)成立于1861年,比標準銀行早一年成立,也因此有機會在其競爭對手站穩腳跟之前贏得有利地位。這兩家銀行都是由殖民地杰出的商人出資成立;早期,兩家銀行在資本實力方面基本上勢均力敵;兩家銀行的總部都位于倫敦;一家銀行根據皇家特許成立,另一家銀行則是有限責任公司;兩家銀行在南非當地都設有“本地董事會”或委員會,但是很快倫敦總部都對其持不贊成的態度,或者被解散,或者瀕臨解散。這兩家銀行在其他方面有較大的區別。 當1864年至1865年殖民地爆發危機時,倫敦和南非銀行位于倫敦的經理被派往開普,享有全權負責的權限,采取了迅速關閉鄉村分支機構的措施,這在當時引發了新聞媒體的強烈批評。這一舉措嚴重削弱了銀行的沿海地區業務,因為鄉村分支機構是這些業務的提供者。*終,倫敦和南非銀行僅在如下地點保留了分支機構:開普敦、伊麗莎白港、格雷厄母斯頓和德班。 1871年1月,倫敦和南非銀行的董事們決定禁止鉆石預付款業務。一個月后,顯然由于新的要求已經傳達到位,他們指示“禁止給鉆石或寄售貨物提供預付款……這一決定被視為具有*終效力”。董事們還補充要求“這一問題不得要求再次審議”。這一政策不僅將倫敦和南非銀行排除在當時以及之后若干年成為盈利來源的業務之外,而且由于殖民地許多受尊敬的公司直接或間接地對鉆石業務感興趣,估計這一政策使倫敦和南非銀行與一些優質客戶之間的關系變得疏遠。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該銀行章程的一個條款也阻礙了其在金伯利的實際開業,直到這一區域被宣稱為英國領地。 由于倫敦和南非銀行的英國董事們做出的各種指示的局限性,開普的經理實際上是“戴著手銬工作”。當開普的蕭條退去,穩定的日常貿易隨之而來,倫敦的董事會不愿意考慮情況的變化。倫敦和南非銀行的倫敦董事會的過度謹慎阻礙了其擴張,而標準銀行的體制機制更加靈活,來自倫敦的業務限制使銀行的許多客戶轉移至標準銀行。1873年,倫敦和南非銀行的董事會顯然意識到了其政策的影響,限制性的規章制度得以放寬松。但是,此時的標準銀行已經將開普的優質業務攬入懷中。由于急于在許可的回旋空間內恢復其地位,倫敦和南非銀行的代表處當時遭受了沉重的損失,尤其是在伊麗莎白港,以至于清算不可避免。 標準銀行的董事們不止一次向倫敦競爭對手的董事會示好,但是倫敦和南非銀行為了維護自尊,對標準銀行的示好沒有以禮相待,直到被情勢所迫不得不改變態度。倫敦和南非銀行當時甚至努力嘗試了改組。1877年3月在倫敦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董事們固執地反對與另一家銀行合并,股東大會決議以南非和倫敦銀行有限公司的形式改組。但是,對于這一提議,許多股東尤其是伊麗莎白港的股東們表示反對,*終倫敦和南非銀行在1877年6月與標準銀行達成一致。標準銀行收購倫敦和南非銀行的全部資產,并用新發行的10000股股票進行支付。 ……
非洲金融明珠:標準銀行集團史 作者簡介
姜建清,博士,研究員。歷任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行長、董事長,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銀行家;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現任中國一中東歐金融公司(中國一中東歐基金)董事長。 執掌中國工商銀行十六年間,成功完成股改上市、經營轉型和國際化拓展,使中國工商銀行躍居全球領先大銀行,一級資本、盈利和總資產等多項指標全球排名數年蟬聯首位。 姜建清不僅有著豐富的銀行經營管理經驗,同時具有很高的理論研究素養。對銀行業經營管理、金融改革發展及金融史等有著深入、獨到的研究,先后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海外金融風潮評析》《金融風潮沉思錄》《美國銀行業的科技革命》《金融高科技的發展及其深層影響研究》《國際商業銀行監管環境與體制》《銀行轉型與收益結構研究》《商業銀行國際化:環境與體制》(上、下冊)《近代中國外商銀行史》(合著)、《銀行足跡:親歷金融改革的思考》(上、下冊)《世界金融百年滄桑記憶》(第一冊)等,主持編修并出版《近代中國銀行業機構人名大辭典》《中國工商銀行史》,并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上百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