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無壓力社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77333
- 條形碼:9787511377333 ; 978-7-5113-7733-3
- 裝幀:6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壓力社交 本書特色
習慣閃避別人的視線,盡量避免與人接觸?
覺得有人在看著自己,并會停下手中在做的事?
在進入一個滿是人的房間前,需要別人的陪同?
種種跡象表明,你可能產生社交焦慮了。
在本書中,作者剖析了什么是社交焦慮,并系統介紹了一套適用于所有人的方法,即減少自我關注、改變思維模式、改變行為模式,并在*后一部分補充了對特定人群有用的建議。
習慣閃避別人的視線,盡量避免與人接觸?
覺得有人在看著自己,并會停下手中在做的事?
在進入一個滿是人的房間前,需要別人的陪同?
種種跡象表明,你可能產生社交焦慮了。
在本書中,作者剖析了什么是社交焦慮,并系統介紹了一套適用于所有人的方法,即減少自我關注、改變思維模式、改變行為模式,并在*后一部分補充了對特定人群有用的建議。
作者認為,社交焦慮是一種常見的、非病理性的現象。社交焦慮者們只是傾向于把情況想得很糟糕,本身并不缺乏優點,甚至還很討人喜歡。所以,為了發揮個人優勢,擁抱未來的美好生活,我們都應該了解自己在這方面存在哪些問題,以及哪些努力是徒勞的,從而讓自己更自在地社交。
無壓力社交 內容簡介
◎ 比通俗讀物更具科學性,比專業書籍更具可操作性。 以認知行為療法的理念為基礎,圍繞社交焦慮模型展開,并為讀者提供詳細而明確的方案和實施步驟。 ◎ 適合各種人群閱讀。 大眾讀者可以借此克服自己的“社恐”問題,而心理咨詢師也可以參考本書講解的內容,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 澄清了由來已久的誤解。 傳統觀點認為人們“社恐”的原因是“缺乏鍛煉”“只要肯硬著頭皮多試試就好了”。但實際上很多社交焦慮者的問題并不出在表達能力上,反復嘗試錯誤的做法,只能讓他們的問題變得更嚴重。 ◎ 提出了一種隱性的社交焦慮現象。 由于工作有規律可循,有些人能很好地完成銷售、公關、接待等含有大量社交內容的工作,因此意識不到自己也面臨社交焦慮的問題。可一旦面臨毫無“章法”可言的社交場合,我們又該怎么辦呢?
無壓力社交 目錄
無壓力社交 作者簡介
吉莉恩·巴特勒(Gillian Butler)是英國心理學會成員,同時也是認知治療學院的創始人之一。巴特勒女士任職于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和牛津認知治療中心(Oxford Cognitive Therapy Centre)。合著《牛津通識讀本:生活中的心理學》(PSYCHOLOG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