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便攜式文學簡史 本書特色
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 恩里克·比拉-馬塔斯
羅貝托·波拉尼奧、保羅·奧斯特、佩德羅·阿莫多瓦 共同推薦
他的書房里散布的小書能勾起對城市的回憶:
在那些城市,他學著認識自己——波塔提夫、巴黎、巴勒莫、紐約、
維也納、阿雅克肖、布拉格、的里雅斯特、塞維利亞……
便攜式文學簡史 內容簡介
《便攜式文學簡史》是西班牙當代著名作家恩里克?比拉-馬塔斯的成名作。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馬塞爾·杜尚、瓦爾特·本雅明、喬治·安太爾、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喬治亞·歐姬芙、曼·雷、保羅·克利……這些杰出的藝術家、哲學家和作家都是“項狄社”的成員。
想要加入“項狄社”,需滿足兩個條件:首先,其全部著作不得沉重,應輕易就能裝進手提箱;其次,須是完美的光棍機器。
從蘇黎世鏡子街1號(伏爾泰酒館前)到布拉格、塞維利亞,項狄們走得越來越遠。
便攜式文學簡史 目錄
便攜式文學簡史 節選
序
一九二四年殘冬,在尼采悟得永恒輪回的那塊巨石上,俄羅斯作家安德烈?別雷因體驗超意識巖漿不可扼制的升騰而精神崩潰。同一天同一時刻,于此不遠,音樂家埃德加?瓦雷茲在戲仿阿波利奈爾預備隨軍出征時猝然墜馬。
在我看來,這兩個場景便是支撐起便攜式文學史的基柱。一部初生的歐洲史,輕便得如同保羅?莫朗乘坐豪華列車穿行在燈火輝煌的夜晚之歐洲時攜帶的書柜-旅行箱:馬塞爾?杜尚正是從這個移動書柜中得到靈感,創造了他“手提箱里的盒子”——無疑是藝術領域對“便攜”一詞*天才的贊頌。這些箱中之盒裝載著杜尚所有作品微縮版的復制件,不久即成了便攜式文學的回文、元老項狄們自我認知的標志。
數月后,經過細微修改(手提箱里的盒子被安上了一把發梳作為按扣)的杜尚回文被雅克?瑞岡特拿來表征——用他自己的話說——“文學史中的輕便崇拜”。此人或因其昭然異端的性格受到激贊,同時掀起了一輪對杜尚回文更新也更放肆的雪崩式的褻瀆——足證項狄秘社*初的成員對離經叛道的恒常熱愛。
那段日子,在元老項狄們中存在一種普遍的恐懼,生怕手提箱盒會被任意雞鳴狗盜之徒盜走,于是瓦爾特?本雅明成功設計出了一種稱書機,這種我們如今仍在使用的以其姓氏命名的機器能對無法裝載的書籍做出絕對精準的判斷,那些無法裝載的書籍即便經歷層層偽裝亦難逃脫“不便攜帶”的評定。
并非偶然的是,本雅明稱書機的發明者,究其文字的獨創性,大半緣于他微觀的視野以及對透視理論的不懈統御。“*吸引他的是那些微小的事物。”其密友格爾斯霍姆?肖勒姆這樣寫道。瓦爾特?本雅明喜歡舊玩具、郵票、明信片,以及裝在玻璃球里、搖一搖便下起雪的仿真冬景。
本雅明的字體也近乎微型,他畢生未能實現的野心是將一百行文字塞進一張紙里。肖勒姆說,他初次去巴黎訪問本雅明時,后者把他拖到克呂尼博物館,只為了讓他看一看猶太儀禮器具物品展中的兩顆谷粒:一位同道中人在上面刻下了完整版的“以色列啊,你要聽”。
瓦爾特?本雅明亦可謂杜尚同道。兩人都居無定所,永遠在路上,同是藝術界的流亡者,也是身背物什——亦即身背激情——的收藏家。兩人都熟知,迷你化就是制造便攜:這才是流浪漢與漂泊者擁有物件的理想方式。
但迷你化也是隱藏。譬如杜尚,他一直被極小所吸引,即那些須經解譯的東西:紋章、手書、回文。對他來說,迷你化也意味著產出無用:“微縮的產物從某種程度上被免除了含義。它的小既是整體也是片段。對小的熱愛是孩童的熱愛。”
孩童如卡夫卡的目光。眾人皆知他為進入父權社會所挑起的死斗,但他只能接受在繼續充當無責任的幼童的前提下達成他的目的。
無責任的幼童,這是便攜式作家舉手投足的一貫標準。從**刻起他們便規定了加入項狄秘社的基本要求:保持單身,至少得有相稱的表現,也就是說,要像馬塞爾?杜尚理解的光棍機器一般運行。是時他剛得知——正是從埃德加?瓦雷茲那里——安德烈?別雷的精神崩潰:“那一瞬,也不知為什么,我不再聆聽瓦雷茲的話,而是想到,人不該給生命太多負載、太多事去做,所謂女人、小孩、鄉村小屋、汽車,等等。我慶幸自己醒悟得早,讓我輕松做了那么久的單身漢,不用面對生活中那些再普通不過的苦難。歸根結底,這才是*主要的。”
杜尚恰恰就在瓦雷茲談及別雷在永恒輪回的巨石上精神崩潰的那一刻憬悟,此事著實令人稱怪。人們不免自問,別雷的神經問題與杜尚如無責任的孩童般做著白日夢的力保獨身的決定有何干系。問題太難,實際上沒法知道答案。*可能的是它們之間不存一點聯系,只是杜尚,在沒有任何記憶或聯想能夠當即做出解釋的情況下,陡然看見一個獨身漢出現在眼前,他無依無憑、無法交往、癡狂譫妄,全然一名便攜式藝術家,或換句話說,一個可以被泰然帶往任何地方的人的形象。
總之說到頭,唯一清楚的就是,瓦雷茲的墜馬,別雷的崩潰,以及一名無依無憑、無法交往、癡狂譫妄的獨身藝術家在杜尚視象中的意外顯現,即是奠定項狄秘社基礎的支柱。
除了必須具有較高程度的瘋癲之外,他們還擬定了秘社成員的另兩項基本要求:首先,其作品不得沉重,應輕易就能置于手提箱中;另一個要求則是,要如光棍機器一般運轉。盡管并非必須,同樣推薦秘社成員們擁有一些被認為是典型的項狄特征:創新精神、極端性觀念、胸無大志、漂泊不倦、難以與雙重自我共處、關心黑人地位和致力于蠻橫藝術。
蠻橫中包含著能擊潰舊有機制的超人的行動力與驕傲的自主性,在強大卻緩慢的敵人面前以快速制勝。項狄們自此便把“將便攜式密謀推演為對以疾雷迅光之勢出現并消失的事物的無上禮贊”視作*高追求。因此,以“為合謀而合謀”為首要特征的項狄密謀只存在了很短一段時間。瓦雷茲墜馬與別雷崩潰不過三年之后,一九二七年,在塞維利亞的貢戈拉紀念日上,撒旦主義者阿萊斯特?克勞利以戲謔的表情解散了這個便攜式結社。
克勞利放飛項狄雄鷹的幾年之后,而今的我宣告,便攜式結社的生命遠遠超過其創立者的想象,它聯結著這個在藝術史上前所未有的秘密社團的所有成員。
下面的書頁里講述的便是那些冒著生命——至少也是神經錯亂——的風險也要實現他們的作品的人;犄角、斗牛的威脅,它們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出現在那些作品中。我們會認識他們;正因他們,如今吾輩才能空前輕易地揭去那些家伙的假面,正如赫爾曼?布洛赫所述:“不是說他們是壞作家,他們是罪犯。”
我們會認識造就了這本關于史上*快樂、*反復無常、*神經錯亂的神秘結社——它已煙消云散——的小說的人:消費了無數煙草與咖啡的迷醉作家,在生活的戰爭中一敗涂地的無依無憑、譫妄的英雄,書寫的熱愛者——當書寫成為了他們*有趣同時也是*不容調和的經歷。
便攜式文學簡史 作者簡介
恩里克?比拉-馬塔斯(1948— ),西班牙當代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比拉-馬塔斯出生于巴塞羅那,1968年為逃離佛朗哥政府的獨裁統治而移居巴黎。一生筆耕不輟,至今已出版二十余部小說和散文集,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曾榮獲多個知名文學獎項,如法國美第奇外國小說獎、西班牙巴塞羅那城市文學獎、西班牙文學批評獎、意大利蒙德羅國際文學獎等,并因其杰出的文學成就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勛章。
- 主題:一曲文學大串燒
作為一本小說,本書有一個很奇異的名字: 《便攜式文學簡史》 ,實在有些冒充文學史著作的嫌疑。 不過,讀完全書,卻也真有一種文學史的感覺,書后的20條重要書目、116條人名錄仿足了簡史的體例。當然,書目與人名錄虛虛實實,真假混雜。因為,這畢竟是小說。 作者恩里克·比拉-馬塔斯在致詞中說:……到不可知之底去找尋新奇。又引用法國詩人保羅·瓦萊里的詩歌說:宇宙 僅存在于紙上。 正是這樣,《便攜式文學簡史》正是存在于紙上的文學世界。 可以說,恩里克·比拉-馬塔斯調用真實的文學家作為人物,虛構了項迪社這一奇異的神秘群體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言行與故事:從1924年先鋒詩人畢卡比亞委托博卡多了解別雷而卻接觸到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開始,煞有介事的講述項迪們前往尼日爾波塔提夫,由此展開一系列莫名其妙的旅程,將著名藝術家杜尚、保羅·克里,文學家本雅明、塞利納、……置入其中,虛構出便攜式文學群體的聚會(算聚會嗎?)。 我以為,作者實際上是通過這些難以理解的虛構言行等,嚴肅的探討文學本身。 作者的敘述采用了各種方式:引用或真實或虛擬任務的文句,嵌入如克勞利的明信片之類文字,最后又為項迪畫像,回顧整個過程,充滿戲謔、戲仿等等,形成一曲文學大串燒。 要像解讀這本書,很需要對涉及的人物、思想了解一番。不過,真的必要嗎?假作真時真亦假:微縮的產物從某種程度上被免除了含義~,這一出好戲,也許只需體會它的戲,體會它的妙。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