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十至十三世紀東亞史的新可能性-首屆中日青年學者遼宋西夏金元史研討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4689
- 條形碼:9787547514689 ; 978-7-5475-1468-9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至十三世紀東亞史的新可能性-首屆中日青年學者遼宋西夏金元史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 匯集中日青年學者的新研究 ★ 探討東亞史的新可能性
十至十三世紀東亞史的新可能性-首屆中日青年學者遼宋西夏金元史研討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2016年9月于復旦大學召開首屆中日青年學者遼宋西夏金元史研討會,本書為會上中日學者提交報告結集而成的論文集。本論文集由18篇論文組成,作者分別是來自中、日兩國的青年學者,論文的研究范疇涵蓋了社會、經濟、政治、人物、軍事、地理等各方面,對十至十三世紀即宋遼西夏金元這段時期的東亞史研究進行了一次富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
十至十三世紀東亞史的新可能性-首屆中日青年學者遼宋西夏金元史研討會論文集 目錄
從邊緣社會看南宋士人的交往和信息溝通——以魏了翁、吳泳、洪咨夔的事例為線索(平田茂樹)
遼中京大定府的建設與空間構造——11至13世紀東亞都城史研究的可能性(久保田和男)
何人?何時?何地?――后周至北宋初原型民族主義再考(山根直生)
宋代的朝貢與貿易(山崎覺士)
宋代御藥院機構與職能考論(丁義玨)
《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所見蔭補擬官文書類型再考釋(劉江)
直睿思殿與承受官——北宋末的宦官官職(藤本猛)
南宋建立時期的中央政府和陜西地區——《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中的高宗《登極赦書》(伊藤一馬)
再論《乾道臨安志》、《淳祐臨安志》——對南宋地方志編纂變化的理解(小二田章)
司馬光施政理念在歷史編纂中的表達——從《資治通鑒補》對原作的改動說起(姜鵬)
從《證類本草》到《本草綱目》——10至13世紀中國本草學的特點及影響(周云逸)
顯隱相交——宋末元初的陵陽牟氏與《玄妙觀重修三門記》(小林隆道)
馬衛集《動物之自然屬性》中的契丹“都城”——兼談遼代的東西交通路線(康鵬)
捺缽與行國政治中心論——遼初“四樓”問題真相發覆(陳曉偉)
金元汪古馬氏的景教因素新探——顯靈故事與人名還原(馬曉林)
從“王公祠堂碑”來看王積翁使日問題(于磊)
《西隱文稿》所見元明交替與北人官僚(飯山知保)
元代江南三行省“萬戶路”問題析考——江南鎮戍制度的另一個側面(溫海清)
作者所屬單位
十至十三世紀東亞史的新可能性-首屆中日青年學者遼宋西夏金元史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簡介
余蔚,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宋史研究會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為宋史、中國政治制度史,代表作為《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中國古代地方行政監察體系運作機制研究》。 平田茂樹,大阪市立大學教授。 溫海清,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