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浮現語法:基于漢語口語和書面語的研究-第三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1701
- 條形碼:9787100161701 ; 978-7-100-16170-1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浮現語法:基于漢語口語和書面語的研究-第三輯 本書特色
本書以功能主義理念為基礎,通過對口語和書面語材料的考察,討論共時差異背后的演變機制和功能動因,探求漢語里語法化的語用條件和語用化的句法-語義條件。本書除了導言外,分為二十章,內容豐富,涵蓋構詞、句法與修辭問題。全書以六大主題相扣,組織條理分明。作者文字通順流暢,讀來易懂;對于有關漢語各課題過往文獻的整理與評述齊全而周詳;對浮現語法的起源背景、歷來相關文獻,與論證細節亦有十足的掌握。 作者*大的貢獻,在于以浮現語法觀點,具體、深入、且全面地描述并解釋了漢語共時面中語法與詞匯的變異現象,清晰地呈現章法與句法的相生與共,從而提供一條漢語研究的新路徑。以浮現語法從事漢語研究的文獻目前數量尚不算多,本書的出版恰逢其時。嚴謹的理論架構,研究方法的一致,與研究課題廣博、完整的涵蓋范圍,是本書重要性之所在。
浮現語法:基于漢語口語和書面語的研究-第三輯 內容簡介
《浮現語法:基于漢語口語和書面語的研究》是以功能主義理念為基礎,通過對口語和書面語材料的考察,討論共時差異背后的演變機制和功能動因,探求漢語里語法化的語用條件和語用化的句法-語義條件。
浮現語法:基于漢語口語和書面語的研究-第三輯 目錄
0.1 用法研究與動態語言觀
0.2 本書的主要內容
0.3 漢語研究的動態語言觀
0.4 材料
**部分 背景信息的句法表現
**章 反指零形主語小句與描寫性關系小句的背景化功能
1.0 引言
1.1 背景信息與句法整合
1.2 反指零形主語小句
1.3 描寫性關系小句
1.4 功能與形式
1.5 小結
第二章 “V著”小句與背景信息
2.0 引言
2.1 “著”的性質
2.2 “V著(NP)”的依附性特征
2.3 前景、背景與時體
2.4 小結
第三章 關系小句的語序
3.0 引言
3.1 前置關系小句的“簡單結構限制
3.2 后置關系小句
3.3 口語中的特殊后置關系小句
3.4 前置與后置的語義一功能差異
3.5 小結
第二部分 主句述謂語的去范疇化
第四章 從認證義動詞到語用標記
4.0 引言
4.1 去范疇化
4.2 內部差異
4.3 虛化條件
4.4 小結
第五章 從言說動詞到從句標記
5.0 引言
5.1 從言說動詞到標句詞
5.2 從言說動詞到非現實情態從句標記
5.3 演變動因和機制
5.4 小結
第六章 從情態助動詞到飾句副詞
6.0 引言
6.1 位置游移
……
第三部分 指稱功能擴展與去指稱化
第四部分 詞類的活用與轉類
第五部分 句法成分的語用化
第六部分 語體特征與語法特征
浮現語法:基于漢語口語和書面語的研究-第三輯 作者簡介
方梅,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語文》副主編,中國語言學會理事。 主要從事于現代漢語語法的研究,特別在漢語功能語法、篇章和話語分析等方面有開拓性的貢獻。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