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浙江大學出版社互聯網法學叢書互聯網違法犯罪的法律規制:首屆互聯網法律大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77894
- 條形碼:9787308177894 ; 978-7-308-1778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浙江大學出版社互聯網法學叢書互聯網違法犯罪的法律規制:首屆互聯網法律大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2016年11月19-20日,互聯網法律研究中心在浙江大學召開了2016年互聯網法律大會,來自人民法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機構的近200名專家學者蒞臨會議。朱新力、余偉民主編的《互聯網違法犯罪的法律規制(首屆互聯網法律大會論文集)/互聯網法學叢書》按照互聯網灰黑產業法律研究、互聯網司法程序研究、互聯網生態治理和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四部分內容,從中篩選出論文20篇,匯編成論文集。本書作為大會的標志性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務價值。本書內容主題之新,與現實之契合,囊括了目前互聯網法學領域為前沿的問題,從而為理論和實務問題的解決提供有學術價值的參考和有效的實務解決途徑。
浙江大學出版社互聯網法學叢書互聯網違法犯罪的法律規制:首屆互聯網法律大會論文集 目錄
**部分:互聯網灰黑產業治理研究
非法“代運營”相關刑事問題探析
傳統犯罪網絡化:歸責障礙、刑法應對與教義限縮
當前電信網絡新型詐騙犯罪的調研分析
電子商務領域個人信息犯罪行為的刑法規制
——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為視角
倒賣虛假認證賬戶相關行為的法律責任定性分析
刑法教義學視角下流量劫持行為的定性探究
互聯網金融灰色產業鏈的寄生模式與治理策略
涉“偽基站”刑事案件的證據審查與法律適用
第二部分:互聯網司法程序研究
電子商務領域犯罪立案管轄問題研究
——以S地區案件為樣本分析
論網絡知識產權案件中對于刷單辯解舉證責任倒置的適用
——以茍某某假冒注冊商案為例
刑案中電子取證的規范基礎與實證分析
抽樣驗證規則在網絡犯罪中的應用研究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視野下的電子取證
——以網絡平臺為視角
網絡犯罪電子數據收集與保管的規范化
第三部分:互聯網生態治理
論對局型網絡游戲網站與賭博網站的界限
互聯網平臺信息中介的屬性與平臺治理新路徑
網絡時代應對網絡犯罪的刑法新理念
以數據治理創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論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刑事責任的邊界
——以《刑法》第286條之一為視角
互聯網平臺經濟治理中合作模式的生成
“互聯網+”時代下網絡數據刑事司法問題研究
第四部分: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
互聯網金融監管法治化研究
互聯網時代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困境與出路
P2P網絡借貸行為的刑事風險與應對策略
互聯網金融的刑事風險分析與規制
P2P網絡借貸的刑法規制
——以非法集資犯罪為切入點
互聯網法律大會紀實
浙江大學出版社互聯網法學叢書互聯網違法犯罪的法律規制:首屆互聯網法律大會論文集 節選
《互聯網違法犯罪的法律規制——首屆互聯網法律大會論文集》: (3)在區分制犯罪參與體系的語境中,對于共犯的可罰性盡管存在著共犯從屬性說與共犯獨立性說理論之爭,但是共犯從屬性說無疑是當下說明共犯可罰性的理論通說。按照共犯從屬性理論,共犯對于正犯具有從屬性,共犯的成立及可罰性從屬于正犯的成立與可罰性,只有在正犯已構成犯罪并具有可罰性的情況下,共犯才從屬于正犯而成立并具有可罰性。為了回應共犯獨立性說針對共犯從屬性說提出的批評,特別是為了解決共犯的刑法評價不足與處罰空白,麥耶發展出了包括*小限度從屬、限制從屬、極端從屬、*極端從屬在內的共犯從屬性程度理論。其中,限制從屬是相對寬松的共犯從屬性理論,*小限度從屬是*為寬松的共犯從屬理論。前者是為多數國家學說與判例所接受的共犯從屬性理論,當正犯的行為該當構成要件并具有違法性時,共犯才能成立,正犯的責任阻卻不影響共犯的成立及可罰性。后者并未成為多數國家學說與判例的通說,共犯的成立,以正犯的行為該當構成要件為已足,即使正犯的缺乏違法性與責任,也無礙于共犯的成立。無論是根據限制從屬理論還是根據*小限度從屬理論,共犯的成立及其可罰性至少必須以正犯的行為該當構成要件為前提條件,“沒有正犯就沒有共犯”因而就成為共犯從屬性說的經典表述。 ……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