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兩淮私鹽與地方社會(1736-1861)/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28451
- 條形碼:9787101128451 ; 978-7-101-12845-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兩淮私鹽與地方社會(1736-1861)/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中華書局出版
★對清代中葉(1736年-1861年)兩淮地區的食鹽走私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介紹、整理與研究
★引導我們進一步思考在由強盛走向衰敗的歷史轉型時期,政府、鹽商、消費主體(廣大民眾)在不斷激化的官私矛盾中所發揮的作用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在我國古代社會,鹽被賦予了太多的意義,其價值遠遠超出了作為調味品、營養品或是工農業用品的自然屬性所在,由于統治階級長期以來一直把鹽業稅收當作國家財稅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鹽就與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乃至宗教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系。
清中葉,兩淮私鹽異;钴S。在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會各階層——無論是灶丁、貧民,還是鹽梟、會黨,抑或是鹽商、鹽官,無不以食鹽為利藪,紛紛加入到了私鹽販賣的行列。面對日益嚴重的食鹽走私現象,清政府想方設法予以防范和打擊,然而受腐敗官僚體制的影響,收效甚微。清中葉兩淮私鹽問題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地方社會各階層迫于生計,或純粹是為了高額鹽利而鋌而走險的一種冒險活動。但事實遠非如此簡單,食鹽走私可以說既是清中葉政治日益腐敗的必然結果,反過來它又是當時政治日益腐敗的集中體現和反映。
本書對清中葉兩淮私鹽問題進行了詳細的研究,試圖使人們對以下幾個問題有更清晰的了解:私鹽與地方社會的互動反映的是怎樣的復雜社會面相;私鹽的活躍給地方社會帶來了哪些影響;榷賣體制與食鹽走私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關系;私鹽問題難以得到徹底解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清代兩淮私鹽從緣起到泛濫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等等。使我們進一步認清清代專賣體制的種種弊端、官僚政治的各種丑態以及財經制度內部存在的諸多結構性矛盾;同時引導我們進一步思考在清中葉這樣一個由強盛走向衰敗的歷史轉型時期,作為食鹽專賣游戲規則制訂者的政府,應該在鹽業貿易市場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作為食鹽運銷執行者的鹽商,應該在榷賣體制當中承擔怎樣的責任;作為食鹽消費主體的廣大民眾,應該在不斷激化的官私矛盾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兩淮私鹽與地方社會(1736-1861)/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內容簡介
清中葉,兩淮私鹽異;钴S。在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會各階層——無論是灶丁、貧民,還是鹽梟、會黨,抑或是鹽商、鹽官,都無不以食鹽為利藪,紛紛加入到了私鹽販賣的行列。面對日益嚴重的食鹽走私現象,清政府想方設法予以防范和打擊,然而受腐敗官僚體制的影響,收效甚微。清中葉兩淮私鹽問題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地方社會各階層迫于生計,或純粹是為了高額鹽利而鋌而走險的一種冒險活動。但事實遠非如此簡單,食鹽走私可以說既是清中葉政治日益腐敗的必然結果,反過來它又是當時政治日益腐敗的集中體現和反映。
兩淮私鹽與地方社會(1736-1861)/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目錄
緒論
一、選題原因及意義
二、資料來源及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及本書創新與缺失
四、學術回顧及簡評
五、行文思路及本書框架
**章私鹽泛濫與“改綱為票”
一、票鹽制改革的歷史背景
(一)清代鹽法概況
(二)乾隆中衰與嘉道危局
二、私鹽泛濫與“改綱為票”
(一)吏治敗壞與鹽務危機帶來的嚴重后果
(二)私鹽泛濫與陶澍改革兩淮鹽務的實踐
(三)改綱為票的成效及票鹽制的推廣
(四)改綱為票的動因與票鹽制實態
(五)余論
三、對陶澍改革兩淮鹽務的合理評價
第二章私鹽的運銷方式與活動特點
一、湖廣、江西官鹽的流通、運銷與私鹽
(一)官鹽運銷路線與流通方式
(二)官鹽分銷狀況
(三)私鹽入侵途徑及私鹽成因
二、清中葉兩淮私鹽及其量化分析
(一)清中葉兩淮私鹽及其個案分析
(二)私鹽的地域性差異及其量化分析
三、私鹽的運銷方式與活動特點
(一)私鹽的運輸途徑與運銷方式
(二)私鹽的活動特點
......
第五章鹽商、鹽官與私鹽:地方鹽業管理層的官私博弈
一、鹽商與私鹽:鹽商式微與商私的無奈
(一)榷鹽體制下的兩淮鹽業與鹽商
(二)兩淮鹽商的利潤來源與資本流向
(三)鹽商的衰敗與商私的興起
(四)余論:對鹽商的壟斷以及商私問題的再思考
二、鹽官與私鹽:吏治腐敗與官私的興起
(一)地方鹽務官員與私鹽
(二)緝私兵役與私鹽
(三)余論
三、私鹽與地方政府:私鹽泛濫與政府招安
(一)私鹽、鹽梟與政府的博弈:進攻、退卻與打擊
(二)黃玉林案的了結:鹽梟的損失與政府抉擇
(三)討論與思考
第六章清政府對私鹽的緝私立法控制
一、清代緝私立法的歷史沿革
(一)歷代緝私沿革
(二)清代私鹽治罪法的頒行
二、緝私立法措施的確立
(一)加強緝私組織機構和緝私隊伍建設
(二)制定緝私獎懲條例
(三)通過設關置卡加大緝私力度
三、緝私組織的腐敗無能和緝私效率的低下
四、小結
余論: 對兩淮私鹽基于制度因素的思考與評價
附錄一:清中葉兩淮私鹽案例附錄二:兩淮鹽官設置圖
附錄三:湖北省河流水系圖
附錄四:湖南省河流水系圖
附錄五:江西省河流水系圖
附錄六:兩淮行鹽地鄰私入侵圖
附錄七:清代兩淮鹽務大事表
參考文獻
兩淮私鹽與地方社會(1736-1861)/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節選
兩淮私鹽與地方社會(1736-1861)/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吳海波(1972—),江西高安人。江西中醫藥大學科研處副處長,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主要從事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2007年6月畢業于復旦大學。主持及省部級課題20余項;在《歷史檔案》、《中國史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2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一部(《中國鹽業史學術研究一百年》,巴蜀書社,2010年10月出版);獲省部級獎勵10余項。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