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九年級(上)-唐詩三百首-部編語文指定名著閱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52434
- 條形碼:9787540252434 ; 978-7-5402-524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九年級(上)-唐詩三百首-部編語文指定名著閱讀 本書特色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古語 在《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種。當中廣為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孫琴安
九年級(上)-唐詩三百首-部編語文指定名著閱讀 內容簡介
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指定閱讀書系?《唐詩三百首》(九年級上),針對初中生學習要求和能力發展特點,為初中生量身打造的閱讀指導讀本!針對初中語文教材特點,進行貼心的“名著閱讀課程化配套設計”:閱讀導引?閱讀進度指導?閱讀方法指導?專題討論?延伸閱讀,多管齊下,破解全國普遍存在的中學生名著閱讀難題! 詩歌是我國文學中蕞早成形的文學體裁,發展也蕞為充分。從《詩經》《楚辭》到漢樂府,經過魏晉南北朝,再到唐代,詩歌進入了鼎盛期,詩歌數量龐大,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流派眾多,名家輩出。 唐代是中國詩歌藝術的期,對中國后世文學、文化的影響極為深遠,歷朝歷代的文人視唐詩為圭臬。唐詩選集從開元年間的孫季良開始編纂,至辛亥革命前的一千二百多年里,平均每兩年就有一本新的唐詩選本問世。在《唐詩三百首》面世之前,規模較大、流傳較廣的唐詩選集有《千家詩》《全唐詩》《唐詩別裁集》。這些詩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學童、科考之人的必讀之書,但是這些詩集有個普遍性問題,就是收詩數量龐大,一般人難以全部閱讀完畢;其次是收詩“工拙莫辨”、良莠不齊。鑒于這些不足,孫洙決定自己重新編一部唐詩選集。 孫洙在繼室徐蘭英的協助下,以“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為編選原則,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完成了《唐詩三百首》的選編,署名“蘅塘退士”。孫洙的《唐詩三百首》以體裁為經,以時間為緯編排,所選作品體裁完備,風格各異,富有代表性,又通俗易懂,一經刊印便廣為流傳,幾乎家家都有一本。直到今天,這部詩選仍然是學生學習唐詩的入門讀物。
九年級(上)-唐詩三百首-部編語文指定名著閱讀 目錄
閱讀提示
作者介紹
作品介紹
作品評價
閱讀指導
閱讀進度指導
閱讀方法指導
專題探究指導
閱讀延伸
蘅塘退士 原序
卷二 五言樂府
卷二 五言樂府
卷三 七言古詩
卷四 七言樂府
卷五 五言律詩
卷六 七言律詩
卷七 七言樂府
卷八 五言絕句
卷九 五言樂府
卷十 七言絕句卷十一 七言樂府
九年級(上)-唐詩三百首-部編語文指定名著閱讀 節選
感遇①二首 張九齡② 其一 蘭葉春葳蕤③,蘭草在春天枝葉紛披, 桂華秋皎潔④。桂花在秋天清雅皎潔! ⌒佬来松猗荩佬老驑s充滿著生機, 自爾為佳節⑥。春秋自然成為好季節。 誰知林棲者⑦,誰想到那些林中隱士, 聞風坐相悅⑧。聞到了芳香滿懷喜悅。 草木有本心⑨,草木的芬芳出于本性, 何求美人折。哪里希望美人賞識攀折! 【注釋】 ① 感遇:古詩題,泛指心有所感,借物寓言,抒發其意。②張九齡(678—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武則天長安元年(702)中進士,玄宗時累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遷中書令,是唐代著名的宰相。后因受到李林甫的毀謗和排擠,被貶為荊州長史。他的詩詩風清雅,托寄深遠。著有《曲江集》!度圃姟反嬖娙。③蘭:指蘭草,亦稱澤蘭,其葉有香氣。葳蕤(wēi ruí):草木華垂,枝葉紛披。④桂華:桂花。⑤欣欣:欣欣向榮,形容草木茂盛,泛指蓬勃發展。生意:生機。⑥自爾:自然。⑦林棲者:山林隱士。⑧聞風:從風中聞到芳香。坐:因。⑨本心:草木的根莖花蕊,借喻本性。 【賞析】 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的《感遇》詩十二首,樸素遒勁,寄慨遙深。此為**首,詩以比興手法來描寫蘭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潔是出自它們的本性,而并非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賞。詩人以此來比喻賢人的潔身自好、進德修業,也只是盡他作為一個人的本分,而并非借此來博得外界的稱譽提拔,以求富貴利達,更不希望別人來摧折他的“本心”! ∪娒}絡清晰,結構嚴謹,而且做到了意盡詞盡,無一字落空!
九年級(上)-唐詩三百首-部編語文指定名著閱讀 作者簡介
蘅塘退士 蘅塘退士其實是清代文人孫洙的號。 孫洙(1711—1778),字臨西,一字芩西,號蘅塘,晚號退士,清康熙五十年(1711)生于江蘇無錫 。他自幼家貧,性敏好學,早年入京師國子監學習。乾隆九年(1744)中舉。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蘇上元(今江寧)縣學教諭。乾隆十六年中進士,歷任順天府大城縣知縣、直隸盧龍縣知縣。后遭人讒陷罷官,平復后出任山東鄒平縣知縣、江寧府學教授等職。 孫洙任知縣期間,關心百姓,常深入民間訪問疾苦;斷案時,還沒有笞責,他已先落淚,令人感悟。為了預防災變,他還捐銀興修水利。每當他卸任時,百姓都哭著為他送行。他為官清廉,告老還鄉時兩袖清風,囊中羞澀。 乾隆四十三年,孫洙卒于無錫,終年六十七歲。孫洙能詩善文,有《蘅塘漫稿》、《排悶錄》、《異聞錄》等著作傳世。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