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驚馬奔逃 本書特色
莫言、李洱 欽佩推薦
與君特·格拉斯齊名的德國文學巨匠、德國文學獎畢希納獎得主
馬丁·瓦爾澤中篇代表作,一部“反映人到中年人生危機”的深刻之作
驚馬奔逃 內容簡介
《驚馬奔逃》是一部“反映人到中年人生危機”的作品,主人公赫爾穆特偶然遇見功成名就的同窗好友克勞斯,他欽佩克勞斯的成功,而克勞斯向他傾訴成功者的憂慮。一次意外的發生讓赫爾穆特夫婦和克勞斯夫婦對彼此有了新的了解。一場中年危機悄然發生卻又似乎戛然而止……小說于1978年剛一出版,即轟動德國文壇,躋入當年十大暢銷書之列。本書另包含《梅斯默的想法》。
驚馬奔逃 目錄
001驚馬奔逃
119梅斯默的想法
172瓦爾澤與他的小說《驚馬奔逃》
驚馬奔逃 節選
突然,薩比勒從散步的人流中擠出來,朝一張空桌走去。赫爾穆特覺得,這家咖啡館的椅子太小,他坐不下,但薩比勒已經坐下。他還從未坐過**排的位子。緊挨著兩邊來往的人流,什么也看不見。他倒想坐得離墻壁盡可能近些。奧托也已蹲下,趴在薩比勒的腳邊。它還在仰望赫爾穆特,似乎想說,只要赫爾穆特還沒坐定,它隨時準備挪窩兒。可薩比勒已經要了咖啡,把一條腿繞到另一條腿上,臉上流露出專門做給赫爾穆特看的愉快表情,注視著湖濱大道上懶散雜亂的人群。他也再次把目光移向那些擦肩而過的散步的人。雖所見不多,但仍感太雜亂。對那些袒胸露臂、衣著色彩鮮亮、皮膚被陽光曬成褐色的人,他感到有一種極其強烈的渴望。看起來,這里的人遠比自己家鄉斯圖加特的人要漂亮得多。但他倒不覺得自己變漂亮了。他反而覺得,倘若自己穿上淺色褲子,那樣子一定非常可笑。倘若他不穿夾克衫,那人們在他身上看到的,也許就只是個大肚子。八天之后,他對此也許會毫不介意;可在度假的第三天頭上,就像曬得發紅的皮膚仍讓他關切一樣,他還做不到那樣超脫。八天之后,薩比勒和他的皮膚也許會曬成褐色。到目前為止,陽光在薩比勒身上只是引起皮膚上每個褶皺和每個疤痕的腫脹。尤其是現在,薩比勒愉快地注視著散步的人們,他的樣子顯得格外滑稽可笑。赫爾穆特把一只手放在薩比勒的小臂上。他們為什么一定要在這里端詳那些由手臂、腿和胸脯所組成的人群呢?待在度假公寓里該多好,那兒,也不會像在這條既多石又無樹木的湖濱大道上這樣炎熱。這兒,有一半的人懷著濃厚的獵奇心理,從你身旁走過;很快,眾目睽睽就釀成了災禍。所有從這里走過的人都年輕了。現在,要是待在公寓的筆直的柵欄后面該多么好啊。
此時,薩比勒欣賞過路人的快慰在臉上化作了一絲微笑。這微笑便一直掛在她臉上。薩比勒的微笑使他感到很不自在。他撫摩著她的上臂。也許該相互說說話。一對日趨衰老的夫妻,坐在咖啡館的椅子上,相對無語,注視著朝氣蓬勃的散步者,這幅景象夠滑稽可笑的了,或者夠令人沮喪的了。尤其當妻子的臉上正呈現出那絲早已逝去的微笑時,就更是如此。赫爾穆特不愿讓周圍的人討論薩比勒和自己,盡管這些議論是對的。周圍的人對他和薩比勒有什么想法,這倒無所謂,他們想的也可能是錯誤的。一旦他增強了他們那些錯誤的想法,他便感到歡欣愉快。隱瞞自己的真相,是他*喜歡的做法。在斯圖加特,他必須承受由于鄰里和學校里的同事及學生對自己了解增加所造成的壓力。他的綽號“啄米雞”一直跟隨著他。這表明,人們已經準確地了解、看穿和抓住了他性格中的特征。每當證明學校或鄰里對他了如指掌,熟悉他從未承認過的性格特點時,他都想逃開,遠走高飛,一走了之。他們利用對他的了解,而了解得是否對,他卻從來未置可否。為了對付他,使他屈服和就范,他們利用自己對他的了解。他們善于同他打交道。他們越是善于同他打交道,他就越是渴望重新不被認識、了解。如果有人對他一無所知,這一切尚屬可能。可惜他并非始終這樣清楚地了解這點。所以,他沒有阻止過那些對自己的了解。現在,他就剩下逃避這一條退路。為此,他每年去度一兩次假期。度假時,他試驗采用表面上適合自己的面孔和舉止方式,而將自己真實的性格特點避開世人的耳目,置于安全之處。使人無法了解、認識自己,成了他的夢想。他花費了很大精力,免使細長、尖削、四面都非常陡峭的山崖城堡成為持續的意識的象征。一座超越諾依施萬施泰因王宮的宮殿深深地印在他的想象之中。森林,他老是看見森林。他看到自己在森林中急行。他坐著紋絲未動,卻感到自己在急速走動,越來越進入森林深處。謝天謝地,森林無邊無際。無邊無際的森林是多么完美。
不,眼前這個人身著藍色衣服,滿頭金發,眼睛明亮,牙齒潔白,赤著雙腳并且腳趾整齊、無損,他不是學生,這是克勞斯·布赫。克勞斯·布赫不相信,自己小學時的同學、青年時代的朋友和大學的同窗,竟會認不出自己。赫爾穆特只好不住地道歉。他說,職業耗盡了自己記憶面孔和名字的能力。他要記住的面孔和名字實在太多了。克勞斯·布赫——他繼續編造著什么——自然,現在聽著名字和看著面孔,喚起了自己對熟悉事物的記憶。這是薩比勒,赫爾穆特之妻。這是海倫妮,人稱海爾,克勞斯之妻。握住這位海爾的手,他發覺,此刻克勞斯正期待著自己的恭維。這個女人如同一件獎品。現在,赫爾穆特至少該向從前的朋友克勞斯說上一句:他,赫爾穆特感到多么驚異,因為克勞斯看起來倒更像是自己的學生。此刻,盡管他漸漸地不得不承認,自己曾有個叫克勞斯的朋友,并且長得同他面前站著的這個男青年一模一樣,但他仍無法將眼前站著的這個人,同自己記憶中慢慢浮現出的克勞斯·布赫聯系起來,因為自己熟悉的克勞斯·布赫,現在也該有四十六歲了,而眼前站著的這個人,倒不如說才只有二十六歲。更何況還有這樣一個姑娘。主要還是因為他帶的姑娘使自己不敢相認。所有這一切,赫爾穆特并未說出口來。他心想,我沒說一句客套話,你會感到驚奇。他瞅著他們倆的腳趾尖。他們的腳趾愜意地并排站著。他們倆在講話。他們邊講邊坐下。坐下后仍在繼續講話。
赫爾穆特漸漸明白,這個克勞斯·布赫喪失了自己生活中寶貴年華的見證人。他顯然恰恰不想從這些年華中失去什么。為了重新喚起對過去的記憶,他需要有一個伙伴,至少要借助這個伙伴的點頭和目光來證實昔日曾經發生過的情景。沒有這個伙伴,他就無法談論過去。赫爾穆特看出來,他把這視作戰友般的休戚相關。而赫爾穆特自己卻不了解這種被重新喚起的狂熱。對過去的任何思念,都使他心情沉重。每當他想到,他已沉浸在舊日的思緒之中時,便感到一陣惡心。蓋上蓋子。關緊。別讓氧氣跑進去。否則,要開始發酵了。克勞斯·布赫則全然不同。要是這家伙有一絲線索,他也想把其他所有的線索都弄個水落石出。在把二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的整件織物重新搞清楚之前,他絕不會善罷甘休。搞清楚它的花樣,或它的顏色,或者至少搞清楚它的構思。
他感到,消極的自我滿足涌上了自己的心頭。誰沒有了要求,便會滿足,這有多么好啊。一旦自己獨處,不僅內心,每一步、一個杯子和一只手,一切都變得多么容易。他可以不費勁地走動,可以在這塊圓形地毯上不停地走動。一旦自己獨自一人,便感到卸下了肩上的重擔。首先,對面部的壓力消失了。面部表情從容不迫,無顧忌地躺著。嘴巴過得*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旦嘴巴知道,我們單獨在一起時,舉止便變得像狗一樣,長時間躺著,一動不動;后來,來了興致,它便活動、玩耍。顯然,現在它想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那好極了,它可以這樣干。
當時,我只想到,那是一匹脫韁的驚馬。那個農民犯了一個大忌,他從前面向馬走去,并且向它進行說教。你不能攔住一匹驚馬的去路。驚馬肯定有一種感覺,它要保持自己道路的暢通無阻,還有:一匹驚馬可不是好說話的。克勞斯揮手做著漂亮的動作,語調鏗鏘地講著。這會兒,海爾好像比他更加矮小了。
驚馬奔逃 作者簡介
馬丁·瓦爾澤(1927— ),德國作家,在西方文壇上與君特·格拉斯齊名。他的主要文學成就在小說和戲劇方面,曾獲得多種文學獎,包括“四七社”獎、黑塞獎、霍普特曼獎、希勒促進獎、畢希納獎、荷爾德林獎、書業和平獎等。他是一位主要以現實主義方法進行創作的作家,擅長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往往通過人物的自我內省反映社會生活的變遷。他的代表作為《菲利普斯堡的婚事》《驚馬奔逃》《獨角獸》《評論家之死》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