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兒童創傷記憶的遺忘與再現-七個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20438
- 條形碼:9787518420438 ; 978-7-5184-204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兒童創傷記憶的遺忘與再現-七個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 本書特色
動人又充滿懸疑,這些真實的故事照亮了記憶困擾我們生活的神秘之路! ——歐文·亞隆(Irvin Yalom) Lenore Terr博士在書中描述了七個故事,每一個都引人入勝又扣人心弦,甚至令人目瞪口呆。書中,她以非凡的才華引導我們生動地想象和感受生活在這樣的經歷及記憶中意味著什么,然后,回到臨床教師和科學家的角度,用這些案例來解釋什么研究已經發現了復雜的記憶結構和編碼、存儲及檢索過程。這種在生動的描述與細致的心理分析之間輕松轉換觀點的方式非常高超,展示了作者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對人類的深刻理解。 ——赫爾曼·舒爾茨 (Hermann Schultz) 醫學博士,國際精神分析協會(IPA)精神病學家和精神分析師 本書的譯者都是在家庭動力學和創傷治療領域很有經驗的心理治療師,他們能夠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Lenore Terr的大量翔實的材料以及多角度的描述和分析,使我們看到兒童在遭遇巨大心理創傷后,是如何使用壓抑、解離、見諸行動等方式對無法承受的痛苦進行防御,并同時深深地影響他們的生活的。本書既有精神分析的重要核心理論,也有關于記憶加工處理的神經科學和創傷治療的豐富知識,非常值得一讀! ——張海音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
兒童創傷記憶的遺忘與再現-七個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 內容簡介
一件遺忘很久的可怕舊事會在多年后突然記憶重現嗎?我們如何才能知道記憶是真的還是假的?書中七個引入入勝的案例揭示了為什么很少有人認為重新恢復的記憶是完全錯誤的。這些令人難忘的故事告訴我們,當人們想起他們試圖忘記的事情時會發生什么。Lenore Terr運用高超的偵探故事手法,將精神病學家的見解以及關于認知和大腦的*新研究相結合,幫助我們區分真實與虛幻。
兒童創傷記憶的遺忘與再現-七個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 目錄
1 置身陳年謀殺舊案現場
2 控方專家證人
3 路邊的女醉鬼
4 銀晃晃的水面
5 1958年的美國小姐和姐姐
6 童星的故事
7 黑色大麗花的兒子
8 尋找科爾基
兒童創傷記憶的遺忘與再現-七個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 節選
1 置身陳年謀殺舊案現場 與旅行海報讓你信以為真的情形相反,加利福尼亞的女孩們并不總是在外面玩耍。南方郊區的小姑娘們一年到頭皮膚都是淡淡的小麥色,僅僅因為她們毫不在意地走路上學放學,偶爾在下午去附近的游泳池游泳,周末去趟迪斯尼或者海灘。所以大多數放學后的時間里,西海岸的女孩們像杰西卡·利普斯卡一樣更喜歡待在家,她們吃著餅干,看著電視,和朋友們玩過家家,或者隨手在紙上涂畫那種拉起了窗簾、有一扇大紅門的房子,而不是在萬里無云的天空下暴曬。 那個不同尋常的1月下午,天空清澈明亮得沒有一絲云霧,杰西卡和她的兩個小伙伴剛從幼兒園回來,她們沖進了杰西卡家的客廳,那是一幢位于卡諾加公園的房子。三個孩子中一個是金發,一個是黑發,杰西卡坐在她們中間頂著一頭紅發,紅發下的顴骨上爬滿了雀斑,一直延伸到鼻梁。杰西卡的媽媽——艾琳·富蘭克林·利普斯卡坐在沙發里,三個小女孩蜷縮在她腳邊的地板上。她是在給她們講故事嗎?哦,不!她正忙著喂她1歲的兒子艾倫,兩只手都沒閑著。錄音機里循環播放著童謠“燕麥、豌豆、蠶豆、大麥生長”、一首法語歌曲、一首意大利語的,還有兒童版的“黃色潛水艇”。“你知道嗎,”幾個月后當我**次見到她時,她說:“我想做一個完美母親,完美母親會在下午給孩子們播放兒童音樂。” 艾琳是一位非常細心的母親。在她28歲的“愿望清單”上的**條就是“做一個好媽媽”。艾琳認為,她自己的媽媽沒有好好地照料過她。而杰西卡雖然才5歲多,但看起來已經像7歲的女孩,這讓艾琳感到很滿足。盡管與年長丈夫的婚姻生活維持得很艱難,但她還是為孩子們的優秀表現感到 自豪。 女孩們可以畫畫嗎?“當然,為什么不呢?畫吧!”只要艾倫能安靜,艾琳就可以放松下來,靜靜地享受透過百葉窗的陽光,這可是加利福尼亞一月下旬的陽光。 小杰西卡——大家都稱呼她西卡,似乎決心做愉快的女主人。她毫無抱怨地與朋友們共享一整套昂貴的馬克筆,不爭不搶。孩子們坐在艾琳的腳邊,畫著穿漂亮禮服的姑娘,也可能是公主。艾琳靜靜地看著,任思緒信馬由韁。這時,西卡偶然地瞥向沙發,她清澈的藍眼睛在午后的陽光下閃閃發光。就這一眼,讓艾琳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浮現了出來。1 “當時——我是說,實際上,像是靈魂出竅,”她后來跟我說,“我腦子里一片空白。這個——你看——當時是下午,孩子們都在家,晚餐時間快到了,只是無聊、平凡、無所事事。陽光穿過百葉窗的板縫照進屋子里,暖洋洋的。誰知道呢?因為那個溫度?或者陽光?反正有些事就這樣鬼使神差地發生了。” 有那么一瞬,艾琳可能在想:“今天西卡看起來大了很多”,不過她現在已經不記得這個轉瞬即逝的念頭了。也許,是那些爬滿顴骨的小雀斑,也許是那一頭比平時更為艷麗的紅頭發刺激到了艾琳的潛意識,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會是什么呢?電光火石般在她腦子里閃現又消失。 一頭細密的金紅色,女孩的頭發在陽光里閃閃發光。杰西卡扭過頭看著媽媽,想要問什么嗎?她抬起下巴向上看去,目光從母親肩膀上方越過。她的眼睛亮亮的。真奇怪!她的身體保持著原來的姿勢,頭轉過來微微抬起。這時,母親和孩子的眼神相遇了。女孩的目光那么清澈,那么藍! 就在這一刻,艾琳回憶起了一些事情。她想起了一個畫面。她看見了她的紅發女友蘇珊·內森正向上看著,她的頭扭了過來,試圖捕捉艾琳的眼神。 艾琳,當時8歲,站在門外,比她*好的朋友坐著的地方稍微高一點。那是1969年,20年前。陽光明晃晃地照射在蘇珊的眼睛上。艾琳能看出來蘇珊非常害怕。她嚇壞了。 蘇珊的藍眼睛是艾琳見過的*藍*清澈的眼睛。突然艾琳感覺到有什么東西移到了一邊。她把目光從那雙引人注目的眼睛上移開,然后,她看到了父親的身影。喬治·富蘭克林,他的兩只手高高地舉過頭頂,正在抓取一塊石頭。只見他穩了一下身形,把石頭拽了下來,而目標正是蘇珊。 “不!”艾琳覺得尖叫聲就要沖破了喉嚨,然而1989年1月的這個下午,卻沒有任何聲音干擾到她家里的孩子們。這喊叫聲就這樣一直滯留在她的腦海里。“我打了一個寒戰”,幾個月后她跟我說,“這畫面是那么地強烈,我對自己非常清晰且響亮地說了聲‘不’,好像我有能力阻止這歸來的記憶。” 但是艾琳深埋的記憶一旦浮出水面,就一發不可收拾,再也阻止不了了。她想起了尖叫聲沖破喉嚨的感覺。她想起了蘇珊——再過4天就滿9歲的她,意識到了喬治·富蘭克林的攻擊,并舉起右手試圖避開他。“啪!”艾琳聽到了這聲音,一種像用棒球棍砸碎雞蛋的聲音——艾琳此生所聽到的*糟糕的聲音。“不要!”她在腦海里大聲喊著,“我必須讓這種記憶停下來。”“啪!”又是一聲,然后,世界安靜了。血,蘇珊頭上到處都是血!一些與血伴隨流出的“白色的東西”,以及“一些不再與身體相連的頭發”。2血,覆蓋了蘇珊的臉,她的手也被砸碎了。 在這個1989年寧靜的冬日下午,住在城郊的家庭主婦的大腦卻因超負荷運轉幾乎短路。她的心臟在胸腔里狠狠地沖撞著,在那一刻艾琳認定自己一定是瘋了。 雖然這些記憶缺席了多年,但她并沒有質疑它們的真實性。她不能理解的是,為什么這段記憶藏了這么多年,它們在等什么?后來她告訴我說,“我苦思冥想,‘如果我讓這個(記憶)顯露了出來,如果有人發現了它們,如果有人看到了,如果我告訴了任何人——那么,你知道的,就這樣——再見了孩子們’,你懂的,我就會失去我的孩子們”。 在1989年冬天的這個下午,艾琳靜靜地坐了很久,看著陽光從不同的角度穿過百葉窗照射進屋子。她對壓抑的心理防御方式一無所知,也不明白剛剛發生了什么。當杰西卡的小客人終于回家去了,艾琳從沙發上站起來,把艾倫放到圍欄里,開始準備晚餐。 艾琳并沒有意識到某些非常重要的感受——甚至整個經歷——會從意識中消除,僅以影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的方式存在,或者在某些時刻又被完整地回憶起來。她只知道當她低頭看見女兒揚起的下巴、傾斜的腦袋和藍色的眼睛時,一段20年前的記憶侵入了她的意識,而她幾乎被這揭示真相的力量摧毀。 之后的幾個月里,艾琳嚴防死守著新發現的回憶,沒有告訴任何人。她試圖迫使這段回憶“回到自己的小抽屜里,密封好”,3它們給她帶來了太多的焦慮,她開始出現胃疼、心慌、心悸等癥狀。但幾經努力,艾琳的“抽屜”始終打開著,她再也無法忘掉曾經如此成功地遺忘了20年的記憶。 20年前艾琳和蘇珊是好朋友,也是校友,她們居住在福斯特市——舊金山的郊區——位于城南30公里左右。艾琳知道蘇珊是被謀殺的——這一點,她一直都知道。跟其他人一樣,當蘇珊的尸體在離小鎮數公里外的高速路邊被發現后,她單純地認為,這案子也成了那種破不了的案件之一。 一段回憶帶出另一段回憶。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艾琳又想起了很多小的細節。有視覺的,有聽覺的,還有一些只是簡單的想法。艾琳發現自己被淹沒在緩慢而無法回避的記憶洪流中了。 有時候艾琳努力地集中精神,能回憶起蘇珊謀殺案的一些新片段,比如一只被扔掉的童鞋的圖像。然而,更常見的情況是當她在跑步機上運動或者慢跑過鄰居家院子時,回憶便在腦海中浮現出來。她記起了父親為安置蘇珊的尸體臨時挖掘的墳墓。她還想起了一枚破碎的、沒有鑲嵌寶石的兒童銀戒指。
兒童創傷記憶的遺忘與再現-七個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 作者簡介
Lenore Terr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的精神病學臨床教授,著有《嚇到哭不出來》(Too Scared to Cry)等作品,世界上*重要的創傷和記憶專家之一。 主譯者介紹 王建玉 一沙心理咨詢工作室合伙人,心理學碩士,心理治療師,注冊心理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上海市心理衛生學會會員。 審校者介紹 李曉駟 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副院長,安徽醫科大學醫學心理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內知名的臨床精神病和心理治療專家,中國首批注冊心理督導師,長期擔任中德班、中挪班和中美班的中方教員,有豐富的臨床實戰和教學督導經驗。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