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程開甲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5223
- 條形碼:9787010195223 ; 978-7-01-01952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程開甲的故事 本書特色
一生為國鑄核盾,兩彈元勛男兒魂 程開甲院士的傳奇人生 手繪插圖多彩呈現
程開甲的故事 內容簡介
程開甲,是首批“八一勛章”獲得者和“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熊杏林著的《程開甲的故事》以46個生動的小故事,并配手繪的程開甲不同時期畫像,彩色印刷,圖文并茂,展現了程開甲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作為青年學生和部隊官兵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輔導讀物。作者為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指定的《“八一勛章”英模風采錄》一書中,《程開甲:忠誠奉獻、科技報國的“兩彈一星”元勛》一章作者、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熊杏林大校。
程開甲的故事 目錄
1 “程開甲”名字的由來
2 簡曉峰校長與“年年老板”
3 顧惠人校長銅像前三次鞠躬
4 姚廣鈞老師的“小灶”
5 萌發要當科學家的理想
6 浙江大學物理系的公費生
7 流亡中的眼淚
8 別開生面的“相對論”
9 “娃娃教授”談中子發現
10 大學三年級發表數學論文
11 燈油錢與“程Book”
12 回鄉完婚
13 香港貧民窟內讀書郎
14 “陪”同學逛公園
15 湄潭的學術憾事
16 愛丁堡城樓上的誓言
17 玻恩和他的“Lost Sheep”
18 一場報告與一個理論的誕生
19 與海森堡的論戰
20 聽玻恩講愛因斯坦“離經叛道”
21 被誤認為“紅色間諜”
下篇
22 “我看到了國家的希望”
23 “幼稚病”帶來的傷痛
24 拒領二級教授薪金
25 奇妙“師生配”
26 名字進入國家“絕密檔案”
27 飯堂鬧笑話
28 那碗紅燒肉
29 “面對‘兩年規劃’,我沒有任何選擇”
30 創建核試驗技術研究所
31 空爆?還是塔爆?
32 各地廠、所輪番“轟炸”西直門
33 羅布泊定爆心
34 東方巨響
35 戈壁灘上“木蘭村”
36 “夫妻樹”
37 安全問題,程開甲負責
38 毛澤東指示:“原子彈要有,氫彈也要快!”
39 天山深處的小屋
40 看不見的輝煌
41 “文化大革命”中的“程瓦特”
42 “首長,您真的不害怕嗎?”
43 永恒的友誼
44 一朵永不凋謝的馬蘭花
45 讓他們走上前臺
46 為無名英雄證明
尾聲 崇高的榮譽
后記
程開甲的故事 節選
《程開甲的故事》: 1“程開甲”名字的由來 程開甲說:“我的名字是祖父程敬齋,早早為程家長孫預備的,意即‘登科及第’。” 這是一個很有文化意蘊的家族故事。 1918年8月3日,程開甲出生在江蘇省吳江盛澤鎮,祖籍徽州。 明末清初,徽州是全國商業*為發達的地區,可謂“無徽不商”。“徽商”這個響亮的名字,不僅傳于鄉野之間,而且見諸文史典籍,“商賈為**等生業,科第反在次者”。徽州人有個習俗,家中男丁到了16歲,就要出門做生意,“流寓五方,輕本重末”。 吳江,傍依太湖、運河,水網密布。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靈;這里,地勢平坦,無險山阻塞;這里,經濟發達;人們安居樂業。一天,吳江迎來一位做紙張生意的程姓徽商。他精通商道,一看便知,吳江是發家致富的好地方。于是,他選擇盛澤鎮定居下來。 后來,程家慢慢發跡了。傳至程敬齋時,已置了幾處房產,還收藏了不少古董、古籍。 程敬齋娶了兩房太太,一位是楊氏,另一位是王氏。但兩位太太只給他添了一個男丁,取名侍彤。 從地域文化來說,吳江與徽州有很大不同。徽州尊商,吳地尚文。 據文獻記載,自隋唐開創科舉后的1300余年中,全國共出文狀元596名;吳地,僅蘇州就有45名,占總數的7.55%。清朝一代,全國有文狀元112名,蘇州有25名,占總數的23.3%。吳地儒生不但做官的多,而且名人大家、文化世族、書香門第,比比皆是。這種獨特的文化奇觀一直持續到現代。統計數據顯示,自1955年評選新中國**屆院士(1994年前稱學部委員)至2003年年底,共選舉產生院士1026名;其中,江蘇、浙江、上海籍的院士就有443人,占總數的43%。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中,出自蘇南、浙北和長三角地區的有1O位,其中江蘇籍占6位。這里是名副其實的“狀元之府”“院士之鄉”。文化不同,塑造的族群價值取向也就有異。在吳地,想要光宗耀祖,讀書、科舉取仕為人們的首選之道。 這個觀念自然也深深地印人程敬齋的腦海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程敬齋將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兒子程侍彤的身上。 為了實現他的理想,程敬齋教兒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不許涉足商道。但程敬齋對兒子精心栽培的結果,卻是出人意料的悲慘,不但仕夢未圓,商道也從此失傳。程侍彤連考幾次,連個秀才也沒有考上,*后只能在家開個私塾,教書為業。 考試落第,貽笑鄉里。程侍彤郁郁寡歡,后來竟沾染上了酗酒、抽鴉片的惡習。程敬齋對兒子的不爭氣十分不快,于是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他讓程侍彤娶了一個洪姓舉人的閨女為妻。程敬齋自己尋思著,日后的孫子既是沾著了一些讀書人家的血脈,想來自然應該聰明些;而且,孫子長大讀書后能有一個內行的親戚指引,進步自然也會快些。他越想越興奮,仿佛自己的夢想立馬就能實現。程敬齋引經據典,給一點兒影子也沒有的未來長孫,取了一個“開甲”的名字。 沒料到,這一聯姻讓程敬齋很失望。程侍彤與洪氏連生六胎,都是女兒,無一人可領“開甲”之名。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并沒有讓程敬齋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又讓程侍彤,將浙江省南潯鎮一個梅姓大戶人家的丫鬟董云峰娶回為妾。董云峰的父親是一個潦倒的書生,家境貧寒,不得已讓女兒給別人做丫鬟。程敬齋大概也是看中了董云峰有書生的血脈,便做主將她娶進了程家。 董云峰嫁到程家后很爭氣,不久就懷孕了。程敬齋喜出望外,天天等著、盼著她能幫程家把“開甲”生出來。不幸,一場大病奪去了程敬齋的生命,他沒有等到孫子程開甲出世,帶著終生的遺憾歸天了。據說,程敬齋死的時候,眼睛瞪得很大。有人說那是程老爺死不瞑目,也有人說那是他在冥冥中期待…… 程家是大戶人家,程敬齋的喪事辦得十分體面,唯一不體面的是孝子孝孫名下寥寥無人。不知是上天恩賜,還是程敬齋死后顯靈,在程敬齋去世后的第二天,董云峰的房里傳來了男嬰的啼哭聲。程侍彤聞聲奔去,抱起剛剛包好的男嬰來到程敬齋的靈堂,撲通一聲跪在父親靈前,用男嬰的哭聲告慰父親:開甲終于來到了程家!頃刻,喪事總管拿起毛筆,在孝孫的空白處重重地添上了“開甲”二字。 ……
程開甲的故事 作者簡介
熊杏林,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大校軍銜,程開甲及其家屬唯一信任的研究程開甲生平和思想的專家,作品有《創新·拼搏·奉獻——程開甲口述自傳》《“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程開甲》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