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斗爭與妥協:法英美三國憲法縱橫談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96943
- 條形碼:9787301296943 ; 978-7-301-2969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斗爭與妥協:法英美三國憲法縱橫談 本書特色
我們對熟悉的事物常常視若無睹。所以,對一個國家政治機構的*好描述通常是——但并不總是——由外國人寫的。一個對他國政治有深入研究的外國人,比本國人更能捕捉到這個國家政治體制的總體輪廓。布特米先生也不例外。他對英國、美國憲法和政治的了解,比許多英國人、美國人還要更深入、更細膩。
斗爭與妥協:法英美三國憲法縱橫談 內容簡介
《斗爭與妥協:法英美三國憲法縱橫談》對英美法三國的憲法進行了細致的比較,對三個國家憲法的淵源、精神、特征、核心價值進行了系統梳理和精辟的論述,閱讀之后讀者可以對英國、法國、美國三個國家的憲法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感性認識。在行文方面,本書深入淺出,因繁就簡,以散文一般的筆觸和流暢的語言,從歷史的、哲學的以及人性的角度對三國憲法進行了探討,被本書的英譯本譯者戴雪評價為"比較憲法領域的一部很好而富有原創性的力作",能夠讓讀者受到啟迪,學會從一個嶄新的視角去觀察熟悉的事實。
斗爭與妥協:法英美三國憲法縱橫談 目錄
序言
第二版序言
**篇 英國憲法之起源和精神
第二篇 美國憲法之淵源和精神
第三篇 主權概念之于法國、英國和美國
譯后語
斗爭與妥協:法英美三國憲法縱橫談 節選
《斗爭與妥協:法英美三國憲法縱橫談》: 可是,英國憲法的這些保留和不確定狀態難道不是一個嚴重的危險源嗎?一個外國評論家可能會問英國人:你們怎樣防止某項中世紀時已存在的特權在特定情況下突然被激活并對現代法律的運作形成制約?也許會有那么一天,英國出現一位好事的國王,認為全國人民已受夠了一個光說不練的國會,于是便決意解散內閣,恢復舊統,由名義上擁有話事權、且其地位也為普通法所承認的國王的謀士們——我是指那百十來個由國王任命的樞密院成員——來統治。要是果真如此,你能說什么呢?如果國王像從前一樣,決定通過頒布王室誥令來創建新的選區,或者通過任命終身議員來從本質上改變世襲的上議院,對這,你又能說什么呢?恐怕你也無話可說,因為國王如果真的這樣做,那是完全合乎王室的古老特權的。從來沒有任何立法剝奪了王室的這些權利和特權。除了長期不使用這個習慣外,你拿不出什么東西來質疑這些權利和特權。看看1860年發生的事吧。上議院突然挑戰下議院幾個世紀以來已緊握在手的修改稅法的特權。在這個問題上,上議院擁有*后的決定權,下議院只能主張其權利,并在原則上堅持不放,以為將來之所用。 1872年又發生了什么事呢?王室出面干預軍隊內買軍職的事①,硬是把這個事項從上議院手里奪過來,以高壓手段強行作出自己的決定。但比這還更令人擔憂的是國會那些可怕的權力——一個世紀前,這些權力曾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自由,曾被用來作為黨派復仇的工具.還曾撤銷法院的保護性判決——可能會復活。國會的這些權力,全都沒有再被觸動過。如果有一天,國會的專制大多數想鎮壓其反對派,這些權力就可以被信手撿起,派上用場。對所有這些情況,是沒法給出答案的。唯一可說的是,英國的所有政治機構都是建基于一種先人為主的樂觀主義和自信之上。英國人深諳公眾精神的力量。他們對言論自由的監督作用,對結社和集會的力量,都有切身體會。他們自鳴得意的是,他們的政治習慣是不需要靠制定法來維護的。當然,他們心里都清楚地認識到,所有的政治權力機構都有一些別人所沒有的權力,都有一些與別人相左的主張,亦都有捍衛自己主張的看家法寶,都有一些可以用來鎮壓個人權利的手段。但是他們深信不疑的是,受制于公眾輿論和傳統,不同的政治機構都不會輕易地動用手中的這些權力,而只會在對國家有利時才會使用。而即使在有需要使用時,政治機構之間也會達成妥協,不會有人獨斷專行。 ……
斗爭與妥協:法英美三國憲法縱橫談 作者簡介
埃米爾·布特米(Emile Boutmy),十九世紀法國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1835-1906),專注于比較法領域。1872年創建巴黎政治學院(Paris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tudies),1873年至1890年期間在該學院主講關于法、英、美三國憲法的系列講座。所著《法英美三國憲法縱橫談》在法國受到一致好評,在英美兩國也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可。 李光祥,廣西平南人氏,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憲法學博士,公務員,公職律師。曾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法律司副司長,現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法律部副部長、研究部副部長兼巡視員。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